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2019-12-09郑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颅脑重度评分

郑娥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BI评分明显提升,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其生活能力,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重度颅脑损伤;优质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重症颅脑损伤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良损伤[1],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照顾。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多予以优质护理,能够获得良好效果[2]。本文作者将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49~57岁,平均年龄为(53.1±4.9)岁。观察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为50~57岁,平均年龄为(53.5±5.1)岁。家属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1)均符合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3];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8分;3)昏迷时间超过6h。

1.3排除标准

1)不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2)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1.4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处理。

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1)优质的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的定期消毒,并进行良好的消毒,确保室内拥有舒适的温度与湿度;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探视情况,为患者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2)优质的急救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与鼻腔的分泌物,将头部偏向一侧,对患者进行吸氧,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若患者的气管被切开,则需要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为避免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现象,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s,并且不易将吸痰管插入过深。3)优质的生活护理。①角膜护理。对于该类患者,眼睛无法有效闭合,且较易发生感染现象,因此需要使用红霉素眼膏涂抹于患者的角膜处,以降低感染发生率。②口腔护理。该类患者的口腔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使用1%的双氧水进行擦拭,以此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还需要在嘴唇处涂抹石蜡油,避免干裂。③严格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4)优质的营养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案,对其予以早期营养护理。若患者无法自主进食,可采用鼻饲管注射方式;若患者具有清醒意识,可使患者自主进食,以便提升其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5)优质的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1.5观察指标

1)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4]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2)临床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颅脑功能;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且出现死亡现象。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BI评分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其余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B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BI评分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将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损伤,应该予以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但以往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模式无法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5]。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优质的环境、急救、生活、营养与并发症护理等内容。该种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全面照顾,因而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6]。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种模式能够发挥更佳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升,并且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4.59%,主要原因在于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照顾,并且能够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良好的防控,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作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首选模式。

参考文献

[1] 季晓霞.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8):14371439.

[2] 隗强,孟晓静,李黎明.浅谈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07):7475.

[3] 卢俊梅,林志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44145.

[4] 王璐苹.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141172.

[5] 孙悦,黄士宏,叶慧.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155156.

[6] 杨水平.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4849.

猜你喜欢

颅脑重度评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宫斗剧重度中毒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