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

2019-12-09叶金玲王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心功能发生率康复

叶金玲 王凯

【摘要】 目的:评判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18例。观察组经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照组经介入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千叶舒张期E峰到室间隔距离EPSS、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速度/A峰速度E/A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接受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优势均非常突出。

【关键词】

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冠心病;介入术;临床效果

冠心病,也可以叫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冠状动脉血管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发的血管腔狭窄/阻塞所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病[1]。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条件下则会发病,主要表现:突感心前区疼痛、发作性绞痛/压榨痛等。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3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分析实行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近3年收治的3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2例、6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61.9±6.6)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1例、7例;年龄为54~70岁,平均(62.4±6.8)岁。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临床相关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通过WHO颁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者。

排除标准:严重心律失常者、心肌炎者、心肌病者、肺源性心脏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對照组实行常规治疗,严格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数变化,若是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处理。

观察组实行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早期康复治疗:手术后1~2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缓慢步行5min/次,间断性进行运动即可。2)中期康复治疗:术后3d开始实行有节律、低强度运动,可鼓励患者在室内步行,间断/连续完成行走训练,每次10min,每日3次。3)恢复期康复治疗:手术后4周合理调整患者的运动强度、训练时间,建议加强步行训练,适当延长步行的距离。与此同时,还应鼓励患者进行爬楼梯、健身操、太极等活动,活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主,30min/次,3次/周。如果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感,需要停止运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联系卡。此外,应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项目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LVESD、EPSS、E/A、LVEF、LVFS)、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进行处理。两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出现冠脉循环障碍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病症,属于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心脏病。该病病残率、病死率均非常高。当前,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方面多通过介入术治疗。介入治疗可很好地处理局部血管狭窄方面的问题,然而无法有效阻断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4]。因此,临床方面需通过综合心脏康复方法治疗。运动属于心脏康复的根本,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肌肉缺乏运动为引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对预防冠心病来讲非常有利,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效果较佳,能够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介入术治疗对患者血管内膜的损伤较大,这时促裂素大量释放,直接作用在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导致内皮细胞脱落,并出现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情况,内膜厚度增加。通过运动方法干预,降低血管内皮素水平效果较佳,还能提高纤溶酶和血小板的活性,不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冠脉血栓形成等状况。此外,可促使血管再通,严格控制心肌缺血发生率,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心脏储备功能以及心功能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在心功能相关指标和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钱毅东[5]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能够看出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实行综合心脏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而且能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

综上可知,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能保障临床疗效和安全,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优势较突出。

参考文献

[1] 楼娟,胡小红,黄鸣,等.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2):881885.

[2] 阮小芳.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195197.

[3] 李春伟,李轶鹏,秦文艳,等.心脏康复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冠脉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02):121123.

[4] 骆旭婷.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护理心得[J].医药前沿,2017,07(09):255256.

[5] 钱毅东.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7):40.

猜你喜欢

心功能发生率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