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2019-12-09许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针灸治疗效果

许婧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西药米非司酮联合针灸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EMAb转阴率也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西药米非司酮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尽早得到改善。

【关键词】 针灸;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妇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疼痛、腰痛和血尿等临床症状,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确保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5±1.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0±1.6)岁。组间一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米非司酮治疗,每日1次,每次25mg/1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在患者月经来潮第5d开始治疗,将子宫、关元、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及血海作为主穴。针对存在肾虚症状的患者添加太溪、肾俞及照海穴位;针对存在夹痰症状的患者添加丰隆穴位;针对经行疼痛患者添加次髎、合谷及太冲穴位。以平补平泻法进行针灸,使用0.25mm×50mm毫针直刺穴位,每次留针20min,每周治疗3次,月经期停针灸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标准

采用自我陈述评分尺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进行评分对比,评分尺为10cm,每1cm代表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痛经程度越严重;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兩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MAb改变情况,将两组患者血清EMAb转阴率进行记录对比。

1.4临床疗效判定

以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判定治疗有效率,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测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上述指标同治疗前相比改善均较差。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通过(±s)、(%)描述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检测出的血清EMAb阳性率分别为73.3%、76.7%,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MAb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分别达到了90.9%、93.3%,而对照组患者血清EMAb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5.2%、73.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痛经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程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痛经程度明显减轻,两组评分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活性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包括经血逆流造成内膜种植异常、化生内膜转化、血液和淋巴良性转移、医源性的内膜移植、免疫防御功能缺陷及遗传等因素。痛经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一系列妇科

疾病的发生,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以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致使大多数患者不易接受[3]。而米非司酮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该药是一种抗孕酮药,药物可通过与受体结合对孕酮进行阻断,从而达到抑制卵巢功能及引起闭经的作用,最终使异位的子宫内膜收缩,改善患者痛经及其它临床症状。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单一用药治疗达不到最佳理想效果[4]。因此近年相关研究将针灸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学治疗疾病常用的方法,通过选取疾病对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可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温经散寒及调和阴阳的功效,最终起到调理气机、促进气血循环及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配合临床常规西药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帮助患者尽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研究结果显示,同给予单独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EMAb转阴率也明显提高。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东霞,王琳,孙晓兰,等.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06):7174.

[2] 谷守娟.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46.

[3] Xiao X W,Zhou Z G,Wang P,et al.Metaanalysi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endometriosis[J].Ji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48(02):5053.

[4] 韩紫娜.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04(07):1617.

[5] 谢丽娟,陈嘉欣.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系统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3):635638.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针灸治疗效果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