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冲突下方言的保护与开发*

2019-12-09曾内圣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0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语言

■曾内圣(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随着城镇化的推行,作为乡土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与代表城市文明的普通话发生了激烈碰撞。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说普通话,慢慢忘记了乡音。实际上,方言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系牢自己与家乡的纽带,背后蕴含着上千年的文化积累与智慧传承。探究对方言的保护和开发,既是对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普通话推行与方言保护开发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论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和提出推广普通话的途径与策略,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方言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但是缺少一定的时代因素以至于研究成果缺乏较强的可行性。而基于城镇化进程这一背景下的研究方向与成果正是此次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所在。

一、普通话与方言的概念界定1

普通话:现代中国大陆普通话(standardmandarin/putonghua)主要语言是以北方汉语普通话(又称中国汉语官话)和南方汉语官话为语言基础的两种方言,中国汉语普通话作为最早在进入联合国境内工作的官方语言之一,已不断发展逐步成为中外之间进行汉语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许多海内外国人前来学习中文的首选使用语言。

方言:标准语的方言(dialect)标准语指的是区别于使用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的发展是一种语言分化、发展不平衡的过程和结果,通行于某个语言地域或社会阶层,在整个国家范围内不具备全民性。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普通话与方言在受众基础上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极易导致方言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概况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增加,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等方面,城镇居民就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领域。此外,城镇居民呈现出典型的生活特征:新旧结合,即“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城镇化速率稳步增长。截止2019 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比2018 年末提高1.02 个百分点。2019 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 万人,连续7 年保持在1300 万人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 元,首次突破3 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2019 年,340 个左右贫困县成功摘帽,1109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三、方言生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调查

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10 名安徽蚌埠本地人(包括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从业者、农民)的数据信息。

本次调查问卷的侧重点在于三个层次:方言使用频率、方言使用场合、方言认同感。其中方言使用频率包括少、一般、较高三个等级;方言使用场合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方言认同感包括亲切程度、实用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亲切程度包括亲切、一般、不亲切三个等级,实用程度包括有用、一般、不实用三个等级。具体收集数据如下:

在方言使用频率数据调查中,使用较少的人数占比81.2%,使用频率一般的人数占比11.00%,使用频率较高的人数占比7.8%。

在方言使用场合数据调查中,非正式场合使用方言的人数占比93.65%,正式场合使用方言人数占比8.35%。

在方言亲切程度数据调查中,认为方言亲切的人数占比76.20%,一般的人数占比15.30%,不亲切的人数占比8.50%。

在方言实用程度数据调查中,认为方言不实用的人数占比91.30%,认为方言实用性一般的人数占比2%,认为方言实用的人数占比6.7%。

综上,方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在逐渐下降,多数人对方言的需求是满足亲切感,在工作、会议等正式场合下,人们对方言的需求很小。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镇人口密度的增大,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交流以及城镇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统一发展,学习并使用普通话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而方言则很难满足上述需求。

2.宏观政策导向

当前,推广并倡导普通话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所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思想,政府旨在形成一种推广普通话的浓厚舆论氛围,进而对社会大众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从侧面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环境。

3.教育政策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收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学校一般要求教师运用普通话进行授课,北上广深部分地区学校将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资质证书作为教师的硬性门槛之一,以此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此外,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中,曾出现过课本的编者将原作中的“外婆”改为“姥姥”的情况,上海教育委员会对此回应:“姥姥”是普通话词汇,而“外婆”是方言词汇。这表明,部分地区的教育体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取舍上有失偏颇。

学生作为传承方言文化的主力军,在入学期间所接受的语言熏陶几乎全是普通话教育,这样会导致方言的传承者的大幅减少,也缩减了方言的使用范围。

4.群体无意识行为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病态延伸

从众心理与崇拜、模仿的心理暗示在当今社会愈发普遍。

现今仍有很多人将地域方言视作阻碍地域文化沟通的绊脚石,却忽略了方言在文化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很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定居城市的人,在体验城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后,便自发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与行为模仿。为了更好地融入大都市生活圈,这类群体将讲普通话的行为纳入到高质量生活标准的范畴之中,从而对方言产生排斥的心理,认为说方言是一种很“土”的行为,是落后、贫穷文化的代表,最终造成了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四、保护方言的现实意义

方言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倘若方言的传播者出现了断层,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保护方言有利于维护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人文地理视角)

方言在部分地区具有较强的全民性。以方言为主的沟通往来会促使当地经济活动更加密切、便捷。由于方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方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区经济朝着双赢、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方言是增强地域文化归属感的重要动力

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影射与浓缩,保护方言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家乡文化的忠诚度,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家乡文化。

(三)方言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外出打工的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在饱受生活压力的同时,很多人选择将家乡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而方言在无形中寄托了打工群体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说方言可以有效排解这类群体的生活压力。。

(四)方言是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方言不仅是日常沟通的工具,更是记载地区传统文艺的重要工具。例如关中地区的秦腔、江淮地区的黄梅戏,都是以地域方言为基础进行创作,这不仅能体现地域文化的魅力,更方便人们口耳相传,提高作品传唱度。

(五)方言推动普通话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

普通话并不是一套全新的语言,其发音、语法、词汇等都是在地区方言的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因此,发展普通话不能以方言作为牺牲品。

五、保护方言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

(1)政府要积极宣传方言的社会文化价值,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两种语言,提高群众对方言文化的认同感,避免对方言产生歪曲和误解。

(2)在宣传过程中,可充分运用城镇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板块。

①硬件基础设施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广告牌处可投放关于保护方言的公益广告。在路标上可增添方言指示(配有标准语言指示)。

②软件基础设施

在社区服务、公交车报站、等方面可适当运用方言,既能增强亲和力,又能推广方言。

(二)充分运用各种媒介保护方言

现代媒介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各地方电视台应积极创办方言频道或栏目。陕西广播电视台在这一方面卓有成效。《百家碎戏》栏目剧以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展示秦川大地的百姓生活,并有效推动了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此外陕西二套《都市快报》新闻栏目,开设以陕西方言为载体的小剧场板块,并在主持中不定期穿插陕西方言的词汇,这种诙谐幽默的播报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对陕西电视台的忠诚度,也推动了方言文化的传承。

(三)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冲突。很多方言所表达出的感情、寓意是普通话无法做到的,因此学校应采取坚持主体、包容共存的态度来面对方言,从而充分发挥方言的优势所在。以语文课堂为例,很多古诗词中的单字、骈句都是古代方言的流传,倘若对这一地域的方言文化毫不了解,那么必定会给古诗词的理解学习带来困难。另外,由于方言缺乏统一的语法规则,让其在以普通话为主导的环境下生存,也有利于发展方言。

(四)将方言作为地域特色产品的附加值进行输出

方言背后蕴含着一个地区上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智慧传承,但其在全国范围内不具备普适性,因此通过人际传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是巨额的,且收效甚微。将方言的文化价值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既可以推广方言,又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在陕西特产食品的包装上,附加“嘹咋咧”这样类似的陕西方言,可有效提升食品的产品附加值。在地区旅游业上,导游可根据具体的旅游资源进行方言和普通话穿插的旅游解说,这会极大地提升游客兴趣,刺激旅游消费。

(五)对方言文化采取建档保护制度

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凭借录音、光盘、摄像等信息采集存储技术保存下来。2011 年,浙江省实施“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明确将方言保护作为全省8 项重点项目之一。2015 年,陕西省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开展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的通知》,先后在10 个区市以县为单位建立方言数据库。

六、结语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方言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符号,更是地域、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在当今社会,不能仅凭借语言的实用性这一面之词来决定一种语言的辉煌与没落,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语言根基,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子。因此,应从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大局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探索出一条适合方言发展的,能与普通话和谐共存的道路。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语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语言是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我有我语言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