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策略分析

2019-12-09孙迎迎新疆雪峰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制度

■ 孙迎迎(新疆雪峰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一、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对于风险管理,一般分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阶段两个部分[1]。对于风险识别来说,它主要是来预估企业可能面临或者遇到的问题和状况,并以此给出一定的预估情况,由此当企业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调整补救,从而来降低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变故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对于风险控制来说,它是位于风险识别之后的一个阶段,它主要是在风险识别后做出一些反应措施,将对企业的伤害降到最低。并且,风险是一个极具变化性的问题,当企业面临的风险一旦发生变化,风险控制便会对此及时的做出反应,最大化的去解决问题,降低企业所要面临的危险。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一般规模庞大,并且大多有企业的支持,且内部构造复杂,一般底下还会有着许许多多的分公司。再加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再者,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来说,其规模越大,底下具有的分公司越多,其管理的难度也就会更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开始向着海外发展,如此一来,对于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就更加艰难。就此种情况来看,我国则更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2],对企业内部的机制进行改动与完善,使我国的国有企业可以更上一层楼。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内部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员工素质不高、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治理结构不规范、董事会形同虚设、组织体系不完善等等问题。再者,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公司制,而此种制度的重心为法人治理结构,由此一来,董事会在这之间所发挥的作用便十分的重要。一般的现代企业之中,权力方面一般都是层层制约的,并且还会成立一些专门的机制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之中,国有股在企业当中占有着一定的话语权,而其他的股东等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就寥寥无几,在国有企业当中,虽然会设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这种环境之下,这种结构如同虚设一般的存在着,并不会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二)对机会与风险的分析不彻底, 风险发生突然

一个企业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会提前制定一个个的目标来准备完成。并且对于这个目标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预估和打算,再者,对于一个目标,企业还要分析清楚其到底是机会还是风险,不能盲目的便定下一个目标。比如,这个目标对于企业有负面影响,那么它便很有可能会是风险,但是,若从其他方面来看[3],其正面的影响要远远的比负面影响来的深远,那么这个目标便很有可能会成为该企业发展的一个机会。通过对机会与风险进行分析 ,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掌控,当风险发生时,企业也可以更好的迅速做出应对措施。

(三)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策略缺乏

一个国有企业和其他的现代化企业相比,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风险意识淡薄,因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受到国家的保护,所以,对于风险问题便会考虑的很少。对于风险的概念只停留在十分浅显的位置,更别说为了预防风险而成立的机构了。一个企业如果内部的结构不够完善,再加之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强烈,那么,当风险来临之时,便有很大的可能对其无法应对。

(四)整体意识淡薄, 随意改变战略目标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都会分为好几个层次,而最高层次的则是战略目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决定企业以后的走向和发展。对于战略目标的制定,一般需要根据企业运营的情况,财务等方面做出的分析,最后才能够制定。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具有实用性和局限性。由于业务范围、产品生产、业务目的和目标的不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以企业本身的特点为基础,并以健全制度的设计和建设为基础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采取主动预防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可以制定以下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措施。

(一)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企业管理制度、程序和效率的各种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企业的实施。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不断改进业务管理程序,明确各部委的责任和职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合理化,减少非法交易的风险,减少盲目行动的风险。

(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建设

在先进的企业中,调查内部控制管理、研究经验等为内部控制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开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目的,在线内部控制系统,加强控制促进所有员工的参与,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绩效评估机制,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要澄清内部控制原则,遵守完整性、重要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等原则,指导内部控制系统的政策制定和进程,并澄清内部控制系统的法律基础和实施方法。

(三)设立独立的内部管理监督机构,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

企业设立了一个规范系统内部控制股,其中包括该部、人力资源、资产管理、规划和发展以及内部监督部和其他内部控制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审计主任,以形成一个目标机构,其目标是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

(四)详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计划,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实施总局的设想,公司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制定合理、法律、健康、完善的建设计划,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确立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推广的战略目标,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战略和计划框架。内部控制计划应包括甄选过程、培训计划、监督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按照既定计划取得良好进展。

(五)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环境竞争。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机联系。企业应在现有的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和政策评估系统的框架内,提高并依靠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规避水平。为了更好地确保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企业可以优化体制框架,结合两者形成对企业内部控制总体管理体系的内部审计。

(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经验

注重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文化,积极动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施措施,全面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文化,逐步提高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观念,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及时处理工作流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按计划进行。企业应定期举行会议,就关键问题作出现场决策,并相互协调和沟通,以解决有关的问题。

(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优化和内部控制

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程序的协调和统一,而内部控制程序不仅涉及整个管理制度的企业管理程序,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而且有助于实现企业各部委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降低内部控制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再者,关于内部控制制度 ,业务流程与国有企业党的治理运行机制要进行有效融合以及要完整的进行对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化国企改革形势和要求也是重头戏。

四、结语

作为建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管理层分析了风险管理问题,并及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应对当前在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方面面临的挑战:改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通信系统,以及优化风险管理系统,重点是在其自身能力范围内优化风险控制内容、内部风险控制;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制度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