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09彭婷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精细化部门

■ 彭婷(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理念最早在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入中国,对中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的当代社会,目光长远的企业管理中早已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妙用,将精细化管理策略运用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一定成效: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保证企业科学运营;实现企业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精准对接等等。

精细化管理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全球信息流为知识网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为企业提供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方法不仅对企业整体运营有着全面把握,对企业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做到事无巨细。

在企业管理的决策实施上,要求采用精细化管理策略的企业能够有效落实其方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作者的工作上;要求企业领导权责统一,企业员工定位明确;更要求企业管理制定统一标准、企业职能健全,使企业管理者的各项指示能够准确传达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各部门的问题能够快速畅通的反馈到管理者处。从而避免企业制度实施的滞留化和形式化,提高部门的配合度,确保决策实行的效率性,从而提高产业质量。

在与客户的合作方面,精细化管理方法要求企业紧密结合市场与客户的关系,发挥企业各部门的最大职能,为客户提高切实有效的方案选择,通过团队协作、集思广益,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提高最适合客户的产品制定,从而为企业自动筛选优质客户,同样给客户以优质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打开知名度,强化企业品牌力量。

(二)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判断一个企业的运行是否科学,首先就要看企业在产品的制定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在合理的成本支出下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做到紧抓市场风向,优化升级,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同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调配上合理分配,用精英团队而不是人海战术去制定方案。精细化管理模式就能够准确抓住各个部门的职能,将各个部门的作用有效发挥,细化各岗位工作,明确定位,团结合作,降低企业管理的内部成本。

此外,在对企业各部门的监督方面,企业管理者也能够通过精细化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各部门工作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监督各岗位的工作情况。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安定各工作人员浮躁的内心,减轻焦虑和不安,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的可靠度。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2.保证企业安全运营

面对新型的经济环境,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而企业的改革创新、优化升级必不可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长足发展的经营策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是保证企业安全运营的长久之道。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测量定位,同时为各企业抓住该产业的市场走向,科学地根据市场情况为企业量身制定管理办法。使企业工作者做到责任与义务的统一,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在国家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生产结构,从而避免被市场监控和淘汰,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1]。

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原因

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准确掌握企业表面和内在实际情况,为企业量身打造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准确性,将企业决策者的各项策略精确落实到企业的各方各面。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为企业筛选优质人才和优质客户。在对企业资源的分配方面,能够精确将各类资源分配到与之相对应的部门,从而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与员工的沟通方面,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便捷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交流渠道,使员工的诉求准确而集中的反馈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集中处理员工的各类问题,从而避免应交流不够或交流过度出现的各类问题。除此之外,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巨大效用,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优质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了专属选择,从而为企业打造优质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建立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量身打造专属企业文化,并将该企业文化深入到各部门,强化企业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做到精细教学、精细落实,打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2.建立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体系

管理部门、执行部门、宣传部门等各各部门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而要统一管理多个职能不一、性质不同的部门,则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帮助。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职能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在精简企业的部门链条的同时,为各部门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便各部门施展拳脚,做出一番作为,而不是暗自较劲,争夺企业资源。精细化制度体系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平等的对待每个部门,提供合理的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估标准。

(三)当前阶段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大多企业仍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对科学的企业管理办法缺乏系统的认识,甚至有些企业还没有认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一昧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这就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落实和普及产生了障碍[2]。落后的管理理念无法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实际实行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各种问题,降低企业的工作质量。

2.工作人员素养较低

普通企业的员工群体中,总是精英占少数,而素质一般甚至偏低的员工占多数。这就对企业的运行发展产生了很多变数,企业管理者无法保证精细化管理能够在每一个人身上得到落实,落实的程度也难以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工作效率的高低,从当前市场的普遍规律看来,优秀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高,普通企业的员工素质偏低,当然,优秀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招揽精英型人才,普通企业无法在生产成本之外提供更高的工资条件,这就导致了企业间的素质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效率的距离越来越远。

3.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我国多数企业对精细化管理都处于摸索的状态,企业管理者面对各种未知因素缺少经验难免会有所保留。以至于精细化管理只能在企业的主要部门进行试点,而不能落实到各个部门。这就忽略了简单环节的关键作用,忽略了细节对成败的影响,导致精细化管理的效用大大降低,从而被企业管理者否定甚至放弃。

三、用精细化管理方法科学推动企业发展

(一)完善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关键部门,财务的清晰明了代表了企业的清正大方。完善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做到企业资金分配一碗水端平;有利于降低企业财产风险,从容应对国家财务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预防破产风险;有利于发挥市场职能,宏观调控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收益,为企业提高运营及生产资金的同时,保证企业员工的工资增长。同时及时更新财务部门的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资金分配的调整,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二)完善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主体。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管理者合理分配员工,淘汰落后员工,引进先进人才。同时强化老员工的精英意识,力争上游,不断提高自己的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必不可少。精细化管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监督、考核都有着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缓解上司和下属之间的矛盾,解决企业员工间的利益冲突,为企业培养一批批精英化人才。

(三)提高企业精细化执行力

企业从决策到生产不仅仅是简单的上行下效。这需要上层部门和下属部门形成双向沟通的渠道,下层部门准确掌握上层指示,上层部门及时了解下层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实行和施行发挥最大效用。企业生产的各各阶段复杂多样,涉及面广阔的企业产业链较长,这都需要企业精细化管理各部门执行效果。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企业生产,用精细化管理调控实际执行情况,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3]。

四、小结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在企业管理上下足功夫。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虽然还需要企业不断探索,但值得一试。科学合理地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管理企业,对企业的运营和生产都能带来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精细化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