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优化方式*

2019-12-09胡丽娟程泓怡文林邵崇钰江西中医药大学

营销界 2019年50期
关键词:价格医疗医院

■胡丽娟 程泓怡 文林 邵崇钰(江西中医药大学)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依据政府制定的服务价格,在对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向患者收取的服务费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收费标准进行监督和协调,包括六个步骤:价格的申报、执行、调整、公示、核查及考核评价。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依托于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互联网、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医疗卫生和生命健康活动相关的数据。1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取消药品加成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深化医改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式,使医疗服务价格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从而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具有必要性。

一、医疗服务价格现状

伴随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的相关政策也灵活变动。医疗服务成本是医疗服务价格确定的重要依据,医疗服务价格本质上是医疗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社会福利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因此医疗服务价格一般低于医疗服务价值。在长期生产发展的不断累积下,医疗服务价格还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状态。

(一)医疗服务价格与价值不对称

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医院的一项产出,除去基础卫生材料的消耗,还包括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付出。其存在培养长时间,工作高时长,临床高风险,高强度等特点,但医务人员的价值却远低于医疗服务价格,这样的不对称现象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此外,由于医疗服务内容的复杂性和技术专业性,参与定价者如果对相应医疗项目缺乏准确了解,便易导致在临床实际落实中不能最大程度实现相应的服务质量,从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效果。

(二)医疗服务价格存在地方性补偿差异

根据相应的总体补偿测算,政府会对医院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但医院的级别,类型,所在地区经济的不同,其实际的财政补偿也可能不同,容易出现补偿不到位的情况[1]。是否完善的补偿测算会影响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影响社会公平。实际的财政投入对现实的影响更加明显。如果对医院投入份额过度,则导致支出浪费;但如果财政对医院投入份额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医院正常运行等。

(三)医疗服务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

医疗服务价格若只靠单一的市场调节,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只注重收益,不良竞争,盲目引进设备,扩大规模等。而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刚性成本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基础性成本也随着物价不断上升,若是因为市场自身调节的缺点而诱导产生的价格“虚高”,势必会使得“看病贵”的现象更加严重。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需要由政府履行好监管的职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沟通机制不完善

由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涉及面广,因此完善的沟通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医疗机构价格沟通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与医保管理部门,在收费的合理性上存在异议;与临床科室,在执行价格政策过程中难以给予有效答复;与医务管理部门,在项目开展的资质认定上难以达成统一意见[2]。当新情况出现时,如果价格管理部门与其他任意一个职能部门缺乏有效沟通,都容易使医疗服务项目无法迅速整改或高效落实,从而导致管理的滞后,最终对医疗服务的质量造成影响,不利于医疗服务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服务价值的实现[3]。

(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内在主观能动性不高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有贯彻有关的医药价格政策;管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研究制定内部价格管理,奖惩标准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医院相关人员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安排多为被动接受,很少主动研究其内在的联系[4]。如何激发相关人员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制定的参与积极性和关注度,以及如何提高联动分析能力,怎样使医疗价格管理的职能多样化等等,这一类的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三)医院服务价格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医院价格管理数据多,如服务项目、基础耗材、收费记录等,而信息管理仍主要依靠人工。如在收费过程中,部分环节仍手动计费,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存在错误,最终的效益不尽如人意[5]。数据信息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医院的数据处理能力,所以医院如何提高数据的管理分析能力,使数据信息电子化,标准化,有序化成为解决价格管理中数据问题的重要内容[6]。

三、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式

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在容量、种类、速度、价值上表现出大、多、快、高等显著优势外[7-8],还具有多态性即多种形式呈现信息,和时序性即具有清晰明确的医疗记录时间等医疗领域特有的特征。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技术高速发展,并已形成有“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多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成本,使医疗服务价格更好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协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一)有机联动大数据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沟通机制

价格服务管理部门在健全价格管理机制时,需充分考虑沟通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沟通,在基金渠道、价格制定等涉及多部门人员交叉影响的复杂问题上,通过透明公开的网络大数据,将存在问题置于网络中,收集相关建议并切实改善反馈,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完成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制建设。

(二)大数据下的分诊治疗

1.大数据分析综合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推荐易感人群就诊

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某种疾病的易感人群做出判断,可以尽早地让他们做好预防保健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和延缓疾病的发生,从而做到未病先防或者小病防变,从而从根源上降低人们的治疗疾病成本。

2.建成完整的医疗大数据,构成一套高效的知识获取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大数据分析筛选大量数据经过分类、分析、处理,使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更智能,通过分析海量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比较多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将大幅降低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现象的发生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减轻患者负担。

3.通过政策和大数据引导

将社区卫生所或者公立医院的相关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后,对各个医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优势和不足,比如医院的医务人员治疗水准,医院的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率等数据,要在医院,政府等相关平台进行公示,并且要及时更新,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在数据支持下,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的下沉,规范就医秩序,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与此同时,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管理作用,从群众中来,并到群众中去。医务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听取人们在平台中有效的反馈信息,如对相关政策疑问要及时进行答疑,对反应的政策不足要及时作出修正,对服务评价好的医务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等。

(三)大数据支持联机会诊

对于分级诊疗基层人才匮乏,资源不足而面对急症束手无策的情况,通过医疗大数据和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实现“百万医师下基层行动”计划落地生效,让大数据资源“多跑路”、群众看病“少跑腿”,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四、总结和展望

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疗服务价格中的运用,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有助于患者在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使医生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这为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活力。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信息数据的处理也将在不断地电子化,科学化,标准化,有序化。

猜你喜欢

价格医疗医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价格
价格
萌萌兔医院
价格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