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

2019-12-09陈浩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工程造价岗位

陈浩(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关键字: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

0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当下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专业,但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许多学校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定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所需要的工程造价人才更倾向于具备优秀工程造价审核能力,还要具备一系列的现代化管理等综合能力。因此,怎样解决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1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定位

1.1 层次定位

通过分析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需求,从而得到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型的结构分布图,这一分布图主要包括4个层次,最低层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进行工程结算、标底编制等日常工作,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程造价专项技术。第二层主要是工程型人才,该层次人才主要进行工程审计、成本计划的编写与制作、相关成本控制等工作,工程型人才对于工程造价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强,这一层次的人才通常是高职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考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及要求。第三层主要是综合型人才,该层次的人才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还需要进行工程造价鉴定以及投资顾问等工作。工作人员在开展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工作时需要全方面的了解工程经济、工程造价以及相关方面的知识,拥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在进行投资顾问工作时要全面掌握投资学、经济学以及工程造价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一层次的人才主要是适用于本科阶段中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最高层是专家型人才,该方面的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相关行业的规范研究、进行国际工程的结算以及对造价理论进行研究等工作,如今的许多企业对这类人才要求较高,要求专家型人才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主要进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1.2 岗位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的岗位主要分为边缘岗位和核心岗位两大部分。边缘岗位主要受社会关系、机遇以及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边缘岗位工作的学生主要从事的是非工程造价类但与工程造价类专业有联系的工作岗位,比如:施工员、BIM技术员、质量员、资料员等工作岗位。核心岗位主要是指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学生在就业时需要具备完善的造价专业的核心能力,掌握核心岗位未来职业发展变化以及当今的职业发展规律,初始岗位以及发展岗位是核心岗位的两个主要层次。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预算员、BIM技术员、招投标专员、二级造价工程师岗位通常是初始岗位,该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是在监理公司、建设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毕业生进入这些机构中主要从事一系列的与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相关工作,比如:工程预结算工作、工程招投标工作、标底编制等工作。而发展岗位主要指有5年或者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之后通过个人努力选择到更高层次的机构进行工作,一级造价工程师、投资咨询工程师是本专业发展岗位的主要岗位,他们主要担任企业中的成本控制主管、项目经理等高层职务。

1.3 差异化定位

差异化定位主要是针对人才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点不同,所喜欢的工作类型各不相同,比如:从事造价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专门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人才进行差异化培养逐渐形成了分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热爱工程造价的学生必须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文化基础知识、技术基础知识、土建(安装、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技术等,充分掌握各种工程造价应用技术,土建工程造价方向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型专门人才。就安装工程造价方向的学生而言,必须要掌握工程造价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工程审计、编制工程成本计划等相关的能力。招标代理方向的学生主要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工程造价计划的计算方法和管理方法,能灵活的编制招标文件,自主地展开招投标活动。

2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思路

2.1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改革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造价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单一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过于死板,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当下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按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即1+X证书)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向。当下建筑行业主要需要的是装饰、土建、安装3个方面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时应将这个三个方面进行一定的结合,引导学生更多地掌握各种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方面的造价管理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充分满足相应岗位不断变化的要求,进一步促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的完成。

2.2 核心专业课程构建与改革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对于核心课程的改革是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核心课程进行改革要掌握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将技术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当下工程建设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这一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做到进一步优化,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下工程造价专业领域的基本要求。

2.3 教学模式构建与改革

在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建构与改革时要以学生未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摒弃传统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以及分散式教学的特点,将完整的工程项目到学生的实际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促进造价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丰富考核方式,摒弃以往唯一的考试衡量标准,不断丰富考核的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发现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即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对于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定明确的构建与改革思路,借鉴先进学校改革经验,取长补短,长善救失,从各个方面促进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改革的成功。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工程造价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