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9-12-09陈晓龙
陈晓龙
(天津天保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300)
机械制造专业是我国高校学科的重要组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比,高操作性、高实践性是其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要求其必须注重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的充分应用。高效化、科学化、先进化的教学方法及设备应用能有效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1 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背景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工业机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再加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企业渴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强烈要求,机器的应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产业还不够成熟,虽然各类工业企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但目前人才市场上仍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人才紧缺状况。虽然也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全覆盖,但广大企业仍处在资金、设备短缺的状态,时刻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现阶段,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课程设计还存在改善的空间,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第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素材要求较高,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学生在参加实践课程时很容易感觉到枯燥,课堂参与度不高,很难实现课程设计的最终价值,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第二,课程设计的生动性不强。课程设计比较乏味,科技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也需要提升技术化水平,但是现阶段的实践课程的设计没有关注到技术化知识培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弊端最终会体现在考试成绩中;第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缺乏科学的管控手段。在实践课程的进行中可能会产生与设计相偏离的现象,一旦不能及时管控或者调整,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正常开展,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机械制造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改进策略
3.1 确定与社会发展和工作岗位需求相契合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
如果说实践技能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那么岗位需求就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指向标。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培养不能够脱离与社会实际而独自发展,而是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首先,在机械基础知识部分,院校应选取当前较为常见的机械用具和使用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多组织模拟实践活动,建立模拟车间结构的实践区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2 开展基础知识教学工作
实践课程的开展虽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实践课程要在理论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开展,起到的是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实操技能。如果自身知识积累不到位,那么实践教学就很难开展,造成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实践教学和理论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两个过程,实践教学能够更加直观地给学生们输送理论知识,让学生们的记忆更加深刻。除此之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操作能力是学生将来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实践课程的开设,能够知晓知识积累中的漏洞,同学们有查缺补漏的学习机会。
3.3 完善实训体系的考核评价制度
普通高等学校培养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目的让学生明白机械制造业今后的发展,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岗位奠定基础,高校对学生实训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在考核中要以职业人的标准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直接面向岗位和企业发展,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以综合项目为主,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取缔以往的考试制度,在实践中教学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进行考察。
3.4 教学设备的自主研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专业内容进行简单设备的自主研制。譬如,通过不同长度的皮带模拟制作输送系统输送线,同时确保输送系统H 形多分支循环运行结构布局。通过独立化的驱动装置、电光传感检测装置、控制链接装置确保机械加工装置设计、组装系统合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系统掌握本专业的机械制造,更对自动化控制、电光传感、机械安装等内容有清晰了解,在保证教学设备应用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3.5 每年对各年级短学期实践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从实践形式、实践时间、实践效果及学生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各年级的短学期实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以此作为下年度短学期实践持续改进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长期的短学期实践—总结—持续改进—短学期实践闭环系统,不断提高学生的短学期实践获得感。
4 结语
在我国走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也少不了机械制造的身影。普通高等学校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实训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