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教改探讨

2019-12-09邹亚丽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应用型实训

邹亚丽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二级学院六星级专业,于2017年-2019年成为工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第二批省级工科高校应用型试点转型专业,为跟紧学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求,提高地方院校应用型专业工科教学质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工程管理专业认真落实教育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以期把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加强起来、把课程教学质量提起来。提高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1 应用型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工科院校发展时间均不长,学校教学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和探究过程中,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教师实践经验不够等问题。而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与实践紧密相联系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创新精神,这些都需要通过学校实践课程来完成,所以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及将来进入社会是否具备职业竞争能力。

2 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2.1 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符

高等学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符合,这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一方面每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很多,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出现招不到需要人才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高等学校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培养不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只是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当的实践工作能力。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大致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方向,其中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毕业生较多,然后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而课程方面,目前主要课程在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和投资与造价管理方面,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课程较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设置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安排与本专业以往的就业情况有关,以往就业主要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

2.2 学生不知所学

根据本人对学生实践学习的了解,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训和现场实习结果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是本专业,本校其他专业以及其他学校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课程设计与实训方面,学院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其中有要求老师每天进行现场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以往学生有问题找不到老师的现象,由于每天有老师的直接监督,学生对待课程设计也要认真些。现场实习方面,近两年也学校提倡用校友邦对学生进行实习督促,让学生每天在网上写日记记录问题和每天所学知识,老师可以每天看到学生在上面的日记和现场图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学生远程实习的督促作用,很多学生对实习日记记录非常详细,反响很好。

但是,也存在很多学生不知所学的情况。对于部分平时理论课程不积极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实践课程时根本不知道该学什么,该如何开始学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于理论课程学生没有学好,加上本身对待课程设计就不够重视,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开始做课程设计。在现场实习尤其是自主实习过程中,更不知道每天需要学习什么,每天的实习日记都是反复的简单记录着同样的内容,如今天又进行了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对于具体操作内容不够详细,也没有主动查阅资料,去发现问题。当然,在这里学生不主动积极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2.3 部分教师不知所教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二是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方法及法律法规知识。而教研室大部分教师以前所学专业知识或从事工作均为土木工程技术相关领域方向,只有少部分教师毕业于工程管理相关专业或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尤其是大部分年轻教师,一般是应届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所以对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不太理想。

3 应用型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措施

3.1 进一步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偏少,建议增加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增加应用型工科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优势。为了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管理与经济的理论基础更加充足,建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理论课程。为了使学生今后就业范围更广更加多元化,建议可以适当开设一些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

3.2 针对学生制定详细实践学习计划

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可以根据培养方案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历的老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理论知识进行制定。对于课程设计,可以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实施细则,课程设计实施的每一步都有详细指导,最好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并且给学生参考完整的课程设计实例,这样就是学习成绩较差学生也能依样画葫芦大致做出一些东西。对于现场自主实习,可以事先给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规定学生在现场每天需要学习什么,并给出一些的问题,让学生能有兴趣自己探索学习并解决这些问题。

3.3 提高年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年轻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不够,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学课程的经常变化,导致年轻教师不能够专一从事某一方面的教学工作。本人建议对各专业教师教授的课程范围进行固定,固定后在一般情况下某一课程与教师相对应,这样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两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

年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最主要的是教师工程管理工程实践经验的提高。本人建议年轻教师利用挂职锻炼、假期、科研项目等多接触相关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以便能更好地进行相关教学工作。同时学院也可组织年轻教师去企业参观学习,也可以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培训和交流。教研室内部也可以进行相互讨论与交流,可以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讲解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实践知识。

3.4 利用实训基地

建议校内的实训基地与相关的行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分类,在保证工作过程的前提下进行实验实训项目的设计,进行相关的实践条件与工程场景还有工艺流程的建设,对该基地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进行建立完善,创造相关的职业环境与氛围,使该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与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使这一基地建设成为拥有真实的环境与较强的系统性的实训教学基地,并且可以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等。

建设学校实训基地的目标为:培养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的学生、将学生的时间训练与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打造功能齐全、将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融为一体的实训场所。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应该基于实训基地的设备优势与掌握的专业人才技术便利,对行业的专业需求进行了解,在校内的实训基地中进行企业人员与在校生职业能力培训的加强;主动加强与企业、行业以及劳动部门的沟通,无论是对校内还是企业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培训与职业资格的鉴定。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与技术优势,主动开展对外的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

工程管理专业,每年需要向校外的合作实践基地输送大量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实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专业教师进行带队,参观校外的实践基地,增加对建筑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认识,更加直观地了解现场管理、建筑材料、房屋的构造以及工程的测量等,使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专业认知得到提升。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将其外派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中期的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施工与建设过程进行亲身参与,同时在施工现场承接一定的工作量,或具体参与到相关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中。在学生的实习期结束之后,一些表现较为优秀的同学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合同。

4 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是围绕工程类活动过程而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务实性和应用性特征,尤其是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更为显著。本文根据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总结,分析得出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与各位交流和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