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点练能,“读”出成功
2019-12-08王小玲
王小玲
语文教学也要提“诗和远方”,既要有“诗意”,也要很“扎实”。语文课堂的“诗意”,就是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用语言文字构筑了一个个美的世界。阅读教学只有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化入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沉潜到作品深处,对文字的意境进行整体的感受和玩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次的美学蕴涵的把握,让孩子们沉浸在文字营造的美丽世界中。语文课堂的“扎实”,是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借助文本让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的提高,注重语言训练与能力培养。
面对一篇篇文章,一节节语文课,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智慧的教者,要想清楚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教什么,兼顾教什么,综合地处理问题。教学时应着眼整体,用火眼金睛去发现三个“点”: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有取有舍,力求言意兼得,力求读写双赢。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点“读”,去品味文义呢?
一、学会整合,摸清教材独特的资源点
(一)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去确定训练点
要有教材整体建构意识,形成整合意识,利用表格、知识树、鱼骨图等方式整合教材(或单元),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学习。
1.认真阅读目录,了解本册大致内容。
2.认真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及学习任务。
3.认真阅读7个口语交际·习作,明确每次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
4.综合性学习,了解其学习内容,提前做好相关资料搜集的准备工作。
(二)从教参中的重点、难点去确定训练点
(三)从课后题中把握重点、难点确定训练点
比如《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出现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环境描写的句子,老人“平静”的神态的描写的句子,要求仔细体会句子的含义。因此,抓住这些句子反复读,在读中领悟文章内涵,学会写作方法。
通过以上这些准备工作,我们一定能找到每一篇文章的训练点的,找准朗读训练“点”,选择朗读训练“点”,备好朗读训练“点”!
二、备课备“读”,吃透课文可用的隐藏点
朗读,获取独特的第一印象:教师拿到教材不要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看各种教学参考教案,一定要“啃”教材,钻进去,先要有第一手个人对文本的第一面的、独特的感悟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受任何编委、授课名家的干扰,你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样的?要对教材进行真正的感悟和理解,在备课中注重自己对教材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一定要用多种方式来获取:先快速浏览,大致了解文本大意;接着大声朗读,解决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新词;接着多次朗读,达到熟练、流畅;接下来还要大声朗读,捕捉打动你或让你不明白的词句,并思索作者的表达主题。
朗读,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最重要的一环。于永正老师说,他备课时就是要一遍遍大声朗读,而且要在屋子当中站立,有感情地朗读。这要成为备课的必须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出文章真滋味。
比如,在大声朗读《生命生命》一课时,课题没有标点,这却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初读课题,用句号,读得平缓;学习完三个事例“瓜苗生长”“飞蛾求生”“静听心跳”后,总结时读,用叹号,读得起伏;拓展写话环节,提醒学生思考“生命还可以是什么”,用省略号,读得意犹未尽。三个标点,三种体会。
我把我备课备“读”的感受带入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时情到深处,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先要用自己的朗读让自己喜欢文本,喜欢揣摩文本,才能有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而产生深刻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以生为主,找准本节教学的切入点
以《为人民服务》中第二自然段为例: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篇议论文,是学生初次接触,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学生也比较陌生。如何理解这种逻辑性强,引用经典的语言,需要教师深挖教材。讲解时,教师抓关键词,引导学生读好“而死”“去死”。“而”和“去”,一字之别,却能通过不一样的“读”,读出感悟毛泽东文字之精妙!
《凡卡》一文中有这几个句子: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的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引导学生用轻快上扬的声音读好“啦”字,用声音的从低到高从慢到快读好三个“逮住它”,读出凡卡回忆里的“乐”,现实中的“悲”,领悟“反衬”的写法,体会凡卡的悲惨命运。
四、立足课堂,把握学生学习的疑问点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分析“精彩片段”中的六个“怎样”五个“如何”——
汤姆躺在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他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基独自一人去探险;如何顺着两个通道一直走到风筝线够不着的地方;又是如何去探索第三个通道的……
学生们在学习这个段的时候,发现这六个“怎样”四个“如何”特别拗,觉得多余,就提出疑问了:可不可以不要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比读:怎样读好“怎样”,去掉“怎样”再读。学生在摇头晃脑的朗读中,轻松体会出汤姆夸张地吹嘘自己所体现出的顽皮可爱的特点。
总之,选择课文中有核心教学价值的精妙语段,课堂上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读的目的为培养语感,为文学鉴赏,为情操陶冶,更为了学会运用。选好阅读的“点”,一定能培养能力,“读”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