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效自主解决“比多、少”

2019-12-08陈丽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陈丽君

内容摘要:避免孩子胡乱解决“比多”“比少”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得花心思取其知识的精华,浓缩成要点,形成解题步骤。从而达到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并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培养孩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认真审题 开发思维 理清思路 掌握方法 促进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每个孩子都有个通性,就是好动,集中力、自控力差。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启蒙段,看似简单的数学题目,但对于孩子来说是极难的,对教师来说一年级也是具有教学挑战的年级。教师想在枯燥的教学内容中,高效完成教学知识,就要懂得发挥孩子短暂的集中力时间,取其知识的精华,浓缩成要点,形成解题步骤,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比多”“比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凭主观性去解决,他们认为,只要是比多就是用加法计算,只要比少就是列减法。孩子对题目没有多加思考,也没有解题的思路方法,靠蒙胡乱一列加减,结果就是失分惨重。下面,我就“比多、比少”这一内容,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找“比”句式,确定大数、小数

在自主探究“比多”、“比少”的问题时,大多孩子都会通过画图法和摆小棒去解决确定大、小数的问题,但结果也不能全尽人意。成绩较好的孩子,理解能力强的,很快就能通过自己动手,探究确定出结果。而部分中层生特别是潜能生还是在多遍读题后,依旧无法理解到底是谁多?谁少?

其实,在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时,不管是画图法,还是摆小棒法,一切都是为了更直观地去分析已知条件中,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如何更准确地判断出大、小数呢?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通常都会要求孩子拿到题目后,把信息多读几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去动手操作、探究讨论,适当引导他们首要确定大数和小数。

如题:第一层书架上有13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首先让孩子,读题、审题,找到已知条件:第一层书架上有13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

再在已知条件中,找出“比”句式,确定句式是“比多”还是“比少”。此题确定比句式是“比多”—— 谁比谁多多少。

确定“比多”句式后,就可以确定大、小数:比字前的量就是大的数,即第二层书架上书的数量是大数;比字后的量是小的数,即第一层书架上书的数量是小数。

如若题目是:“第二层比第一层少8本”,就可以确定是“比少”句式。比少句式中,比字前的量就是小的数,即第二层书架上书的数量是小数;比字后的量是大的数,即第一层书架上书的数量是大数。

简单的说,“比多”句式,就是比字前面的量是大数,比字后面的量是小数;“比少”句式,就是比字前面的量是小数,比字后面的量是大数。不管是比多,还是比少,都是以前面的量作为标准:“多”则前面大,“少”则前面小,比字后的量则和前面量相反即可。

二、利用代入法检验结果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检验自己确定的大、小数是否正确呢?在比句式的基础上,我引导孩子们,用了“1、2代入法”继续延伸检验。

如 “比多”句式时:“第二层比第一层多”则把“2”代入放在比前,“1”代入放在比后,则形成新句式——2比1多。

如 “比少”句式时:“第二层比第一层少”则把“1”代入放在比前,“2”代入放在比后,则形成新句式——1比2少。

和比句式一样的做法,以前面的量作为标准:“多”则比字前代入2,“少”则比字前代入1,比字后的量则和前面量相反即可。此时,如代入后说法都能成立,再回归于直观的画图法和摆小棒法去观察对比,如若都能一致,那么大、小数的确定也就是正确的。

三、确定问题、定计算方法

比多、比少的问题中,无非就是存在三种量,分别是较大数、较小数及相差数。审题后,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问题:到底是求大数量?小数量?还是求相差数?有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知识作为基础,孩子已经能较好地解决相差数的问题。只要找到求多多少或是求少多少的问题,孩子都能很快地运用减法进行计算解决。只要找到问题,确定是求“多多少”或是“少多少”,即可用“大数-小数=相差数”。

至于用“比多、比少”句式来确定大数、小数后,根据上述的方法确定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即:“知少求多”用加法,则用“小数+相差数=大数”;“知多求少”用减法,则用“大数-相差数=小数”。只要孩子能找出解题的规律,比多比少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对于数学,大家可能都会说要注重于让孩子多练。但更多时候对于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理解能力较差,即使是自身想学,但没有掌握好方法,再怎么勤奋也只是事倍功半。所以,课堂教学上我更注重于培养学生去认真审题、开发思维、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师生间教与学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得由我们教师用心去发掘、探索、归纳,从而达到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

参考文献: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及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