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视角
2019-12-08王雪燕汪祥松刘国凤
王雪燕 汪祥松 刘国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宗教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各种积极手段,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个人信仰及价值取向,不断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从而构建一个稳定的中华文化认同体系。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影响因素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认知,在很大程度上由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共同作用。[注]刘海英:《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32期,第72-73页。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我国边远的贫困山村,受当地文化、经济、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不足、硬件教学设施简陋。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信息闭塞、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无法高效地接受或认知新思想、新知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较弱。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能力、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等主客观因素均为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因素。
(一)意识形态因素
自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均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多种文化价值观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使得国际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更加多元、复杂,并且各意识形态处于相互较量的状态。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最为明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如微博、微信、推特等社交媒体,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方式竭力宣传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尤其是加大了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思想渗透的力度,企图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指导性地位,企图达到分化中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这种意识形态渗透淡化了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持,削弱了部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意志与民族精神。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上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也冲击了其原有的思想意识,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产生了动摇。
(二)社会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摆脱了原有生活环境的束缚,从封闭的生活状态进入到开放式生活状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发生了明显变化,所学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开阔、复杂,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均得到了进步,而受此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取向、利益主体也进入了多样化发展状态。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传统思想观念被打破,各种民族利益冲突显现,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其在价值取舍、树立人生理想过程中容易偏离科学、正确的方向,从而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认知程度。
(三)学校因素
根据教育部[2014]文件《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的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现阶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对传统,老旧的教育模式居多,缺乏创新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认为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法单一、陈旧、枯燥、单调,且教学内容无法将教材中生涩、抽象的理论与发生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相融合,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失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长期生活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信仰、历史文化传承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族风俗、生活习性,经历了传统文化的积淀之后,会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的价值观,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应与汉族学生接受的课程不同,不仅需要高校与任课教师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征、民族个性与民族心理,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基础脆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显示我国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课的学习状态并不理想,由于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因材施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不足,导致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质量与效果并不理想。
(四)个人因素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其价值观多以宗教信仰、图腾崇拜为核心,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并不相符。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均拥有对自然物的崇拜与信仰,而自小生活于这种环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耳濡目染之后,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独特的崇拜与信仰。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其包含的价值观标准、教学内容等,多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固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产生矛盾,致使他们产生厌烦、疑惑的心理,甚至产生逆反的情绪。[注]陈俊:《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3期,第87页。另外,自进入大学校园后,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加深了社会化程度,但是由于其长时间生活于本民族区域内,其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必将影响价值判断与选择,而这种受潜意识作用的支配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色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的加强,大学校园内充斥着多元化的价值观与思想文化,其中既包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包含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既有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各种价值观与思想文化“鱼龙混杂”。在此背景下,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部分思想意识不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陷入迷茫,甚至会受到“泛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影响,容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偏离的问题。[注]陈俊:《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3期,第87页。
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关系到未来的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注重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三个倡导”,进一步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内化需求。[注]李晓辉:《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理论观察》2017年第7期,第135-137页。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整合作用,高校在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过程中应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实现高校思政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
如果教学方法不到位,那么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的片面性,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造成高校思政课堂枯燥无味,这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无法对思政课产生持久兴趣的主要原因。当前,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行为习惯、认知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形态等,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措施,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得到不断提升。
(二)将“爱国”“和谐”“友善”等价值理念作为培育重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其自身特殊的教育背景的影响,高校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该将“和谐”“爱国”“友善”等方面的价值理念作为教学重点,并对这些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注]张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10页。其中,“爱国”指的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注]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9-04/30/content_5387964.htm。“和谐”指的是各项活动之间互促互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一种平稳状态,其不仅是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追求目标。“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一种关系状态。各大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认同教学,将“爱国”“和谐”“友善”等价值理念有重点、分步骤地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点,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整体进步;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众志成城,纷纷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出谋划策,这是实现社会各阶层和劳动群体之间共同发展、求同存异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路径。
(三)充分认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
“互联网”代表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它深度融合社会、经济、互联网创新成果,整体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网络时代更应注重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接收信息,为此,高校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先进、健康、积极的文化占领高校内网,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的优势与特点,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乐于接受的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觉学习,并且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师生积极互动,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从上述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汇集全国人民价值认同的强效“粘合剂”,并且还具有科学性以及普遍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认知的主体不同,所表现出的认知层次也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个体成长环境的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等与普通大学生也有所不同。鉴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或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事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
(一)以国家角度为出发点,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是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注]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2014年第10期,第7页。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以社会角度为出发点,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滋养家国情怀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民族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中的详细体现,还是实现民族价值观的有效进程,可确保个人价值观的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以个人角度为出发点,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指思想理论通过环境的影响、教育的教化,以人的主体理性认知、情感认同的形式转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思想信念。[注]汤玉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难题及其破解之道》,《教育评论》2019年第1期,第82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即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清除大学生头脑中陈腐、错误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价值观和民族价值观。[注]孙明福、杨秀芝:《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构建措施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培养与教育需在不断提升理论基础水平、树立心理认同、增强归属感、强化爱国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站在新时代的角度进行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理论基础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感都包含在平常的学习状态、思想认识、实践工作以及心理活动等领域。[注]周小燕、杨泽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22期,第133-134页。因此,综合分析其平常表现可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思想的提升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等,充分掌握其情感诉求和利益追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内容植入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其成为规范学生行为方式的有效准则。严格把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理念和灌输理念的交叉点,并且对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和表扬,确立较为合理的价值基础。价值理念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只有进入到学生们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并吸收大量的实践经验、优化措施和分享理念,才可以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关于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认同意识,高校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有意识的接受教学,渐渐转变成无意识的行为习惯。这种认同方式主要表现为认同理论,然后慢慢转变成主动追求,同时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终就会形成稳固的行为习惯。由此可知,思想教学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学校的行为准则,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教师要掌握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加强价值观的认同及意志的整合,同时还应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后期的调整,使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切实可行性。
(二)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认同感的建立本身包含心理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也是一种心理认同方式。为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及认可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还应该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为前提,使其形成对本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因此,高校需综合考虑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中华历史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间的依附关系,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寻找思想活动的共鸣之处,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感依赖。高校在采用当下最流行的价值取向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时,学生会逐渐接受这种理论观点,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注]冯梦婷、姜曼:《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调查报告》,《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第120-121页。使得流行的价值取向完全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感与针对性。为此,高校教师需致力于掌握学生们的心理特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案例和大众化手段将生活中的案例陈述清楚,使其能够充分理解,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见解。高校面临的是学生们既定的价值理念、思想特征等,所以必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将其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各个阶段,通过运用不同的实践策略,构建一个稳定的思想基础、情感心理及价值取向,实现各民族文化和中华历史文化的全面进步,传递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共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
(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意识
高校不但应该创新教学实践方式,还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思想感情。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实质上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精神洗礼,并且需要学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如果大学生拒绝这样的洗礼,则很难实现价值认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将“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加以结合,增加思想感情的投入,提高人文方面的关怀。[注]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10期,第215-219页。高校教师应通过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不断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为此,高校不但要认识到宗教和历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作用,还要唤起学生们内心的归属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需要物质方面的满足,还需要有精神方面的寄托。高校可以利用情感、文化归属、身份认同以及心理引导等方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在反复交流中确立了多元一体化的格局,充分融合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使其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民族认同即为明确个人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并且为中华民族取得的国家荣誉感到自豪。
(四)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思想
“爱国”是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培养“爱国”意识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各大高校需要积极探寻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从不同渠道开展“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时代精神,提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从而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学习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决心,以及实现国家统一的内心期盼。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创造出深远而持久的历史文化,需要让学生从中掌握到以下信息: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历史使命和奋斗方向等。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全领悟了我国经历的沧桑过程,便会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感。要通过大力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对学生们的爱国教育,并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内容,形成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此外,爱国思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扩大历史文明的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爱国态度,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巩固并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激励人心、振兴民族精神的合理手段。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可以反映出最根本的精髓内容,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各大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时,需注重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与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价值理念转化为行为习惯,坚定其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实践表明,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教学系统中,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情感认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使他们成长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骨干力量,从而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核心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