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初心及“根”与“魂”的思想基础
——基于给陕西各界的九封回信的分析
2019-12-08任晓林王一美v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延安博物馆陕西延安76000
任晓林,王一美v(.延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延安博物馆,陕西 延安 76000)
治国理政,重在找到“初心”的源头,也在明白“根”之所系,“魂”之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时刻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最紧密联系,续写出治国理政新篇章。
通过回复群众来信表达治国理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时常采用这一方法,建立起与社会各界群众最广泛的联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1948年,党中央、毛泽东离开延安。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发去一封“复电”,告诫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继续团结一致,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同时要求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作风。[1]这封复电,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思想动力,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党和人民建立思想感情的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多次讲过,陕西是根,延安是魂。陕西寄托着他“根”与“魂”的基本情感,也同时是他形成“初心”,立党为公的思想起源地。200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两会”陕西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中感慨地说:“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份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2]“对陕西、对延安确实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我是当时在延安入了党,当了支部书记,延安的人民养育了我,培养了我,这个都要用一生来报答。我也是在一直期盼着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到陕西去,重返延安,看望我们的父老乡亲,和我们延安的同志一起共商家乡的发展大计,特别是向老区人民学习,向我们陕西的各级党政广大群众学习。”[2]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春节前夕,习近平回到陕西延安梁家河村。他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3]
回顾习近平这些讲话,一个深刻的理解就是在他的心目中,始终有一个关于“根”与“魂”的思想表达。而对于延安来讲,由于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由于习近平曾经插队七年的人生经历,因此,政治生命之根和政治精神之魂的意义更大、更丰富。
在公开的报道中,自1995年3月4日起,习近平有九封回信是给陕西及延安的乡亲们、青少年朋友们的。这些回信包括《给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校长的信》(1995年)、《给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2008年)、《给梁家河村乡亲们回信》(四封)(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2017年)、《给延安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的回信》(2017年)、《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2018年)等。在这一封封回信中,习近平深刻地传达了他的初心思想及“根”与“魂”的情感基础。
一、红色记忆是初心之所在,根之所系,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习近平于1995年和2008年分别两次给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回信。其中,1995年3月4日给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校长的回信内容如下:(1)此信内容见于陕西延安杨家岭希望小学校史馆。
陕西延安杨家岭小学校长同志:
你好!
有机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与你们建立联系,很高兴。
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在革命圣地延安、在毛主席曾经工作、战斗、生活过的杨家岭创建希望小学,这种意义更非同一般。
作为陕西人,陕西延安更牵挂着我与别人不同的情感,这一神奇的土地,也是我父辈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是蹉跎岁月里,我七年插队生活的地方。它充满了我无限的眷恋和回忆。
我希望,通过捐建希望小学,能尽自己对延安人民的一点绵薄之力,同时也相信,通过捐建这所希望小学,福州市与延安地区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一好事办实、办好。
专此
祝好!
习近平
1995年3月4日于福州
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建立“希望小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基础薄弱问题的一个慈善举措,东南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响应。当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动员当地企业家捐资,在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建起了福州希望小学。2009年和2015年,习近平又先后两次来到学校看望师生员工。习近平的回信包含着他最为深刻的关于“根”与“魂”的理解和他对老区教育的“牵挂”。
在这封信函中,习近平指出:“作为陕西人,陕西延安更牵挂着我与别人不同的情感。”“这是我父辈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是蹉跎岁月里,我七年插队生活的地方。她充满了我无限的眷恋和回忆。”这里,他把生命之根与精神之魂做了最好的诠释。他认为捐建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是非同一般意义的一件事,认为老区扶贫,关键在扶持教育。他信中说:“在毛主席曾经工作、战斗、生活过的杨家岭创建希望小学,这种意义更非同一般。”他指出:“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这里,他强调回报的责任和意义,更看重回报的方式。他同时要求:“我希望,通过捐建希望小学,能尽自己对延安人民的一点绵薄之力,同时也相信,通过捐建这所希望小学,福州市与延安地区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一好事办实、办好。”(2)此信内容见于陕西延安杨家岭希望小学校史馆。显然,他对延安作为精神高地、思想之“根”充满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也同时寄予了他拳拳的赤子情感。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习仲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长期以来,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坚持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2018年5月,同学们给习近平写信汇报自己学习革命历史的收获,表达了坚持革命理想,努力成才的决心。不久,“六一儿童节”前夕,同学们就收到了习近平给同学们的复信:[4]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同学们:
你们好!你们的来信我收到了,看了以后感到很高兴。
你们在信中说,村里的老人常给你们讲照金的革命历史,这片红色的土地让你们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我去过你们的家乡照金。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下,北梁小学即将恢复为完全小学,同学们上高年级不用跑远路了,在学校能喝上直饮水、洗上热水澡。你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话讲得很好。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一”国际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祝你们、祝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节日快乐!
习近平
2018年5月30日
习近平强调“根”与“魂”的历史记忆,把革命历史,红色精神看作最直接的教育资源,看作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他也非常强调要在红色土地上把革命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在上述回信中,他指出:“村里的老人常给你们讲照金的革命历史,这片红色的土地让你们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4]显然,牢记根在哪里,魂在哪里的目的在于把对党、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大我中牢记家国责任,进而把红色教育与革命、建设、改革知识结合在一起,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他从关爱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强调孩子们要学会感恩。当得知学校基础设施改善时,同学们上高年级不用跑远路了,在学校能喝上直饮水、洗上热水澡了,他谆谆告诫同学们:“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4]立德在于树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这才是一个有用的人。习近平对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了厚望。
二、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要通过奋斗让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美国访问。在华盛顿州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他发表演讲,向全世界介绍梁家河。他深情地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5]
梁家河是习近平树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地方,是树立发奋图强理想的萌发地,也是他成长之魂的萦绕地。惦念梁家河体现了他最深的乡情与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牵挂。习近平曾在1993年和2015年两度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期间,他也先后四次写信给梁家河的村民,鼓励乡亲们脚踏实地、发展生产,把日子过好。在习近平给梁家河的四封回信中,2007年的回信具有代表性。全信内容如下:(3)此信回复时间为2007年8月28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
梁家河村的乡亲们:
你们好!
耀成、玉明的来信及你们托延安市党政代表团带给我的土特产都已收到,谢谢大家。
我离开梁家河村已有30多年了,从1992年回到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到现在也有15年了,但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这次,从延安市党政代表团那里得知,近年来梁家河村和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经全部到村入户,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大家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祝愿乡亲们生活幸福!
习近平
2007年8月28日
在梁家河,习近平实现了由一个十五岁少年到二十二岁青年的年龄转变;由一个普通青年到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转变;由一个共产党员到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角色转变。这三大转变也促成了他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使得他获得了人生的“大学问”。显然,习近平“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难忘的七年”的情感也正缘于此。
每一次给梁家河乡亲回信,他都表达出浓厚的乡情意识。2008年7月12日他回信说:“收到梁耀成和石春阳同志代表你们寄来的信,了解了村里的近况,很感欣慰。”“村里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很不容易。”(4)此信回复时间为2008年7月12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2011年5月2日,他回信说:“村里从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乡亲们的收入进一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对此,我深感欣慰。”(5)此信回复时间为2011年5月2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2014年5月5日,他在回信中写道:“去年夏天,延川遭受了严重的持续降雨灾害,我一直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在党和政府支持下,你们带领乡亲们积极抢险自救,全面启动灾后重建,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村民收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得知以后感到欣慰。”他又说:“我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村里乡亲们和全国广大农民一起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6)此信回复时间为2014年5月5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这种永生难忘的牵挂是习近平对“根”与“魂”思想的最好注解。
由于历史的原因,陕北地区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习近平后来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讲过“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因此,这也形成了他“两山”理论的重要基础。他认为通过山清水秀、基础设施改观和农民增加收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2007年8月,他就在给村民回信中指出:“从延安市党政代表团那里得知,近年来梁家河村和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经全部到村入户,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感到非常高兴。”(7)此信回复时间为2007年8月28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2008年7月12日,他得知乡亲们的收入获得新的增长,高兴地写道:“村里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很不容易。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支持,要感谢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8)此信回复时间为2008年7月12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七年插队生活,培养起习近平与乡亲们最真挚的情感。从回信中可以看出,村子里的一点一滴变化都使他这个曾经担任过“支部书记”的人感到无比的欣慰。
习近平深知,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离不开村党支部发挥积极的作用。2011年与2014年,他又先后两次给村民回信,肯定了村党支部的工作。他指出:“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大家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他说“过去一年,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为乡亲们办实事、做好事”是值得肯定的。他希望村党支部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也希望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完成好带领群众致富的各项任务,统筹办好村里各项事业,共同创造梁家河村的美好未来。”(9)此信回复时间为2014年5月5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按政策办事,也要因地制宜,这是习近平的主张。为此,习近平多次写信为梁家河发展支招。2011年,他在回信中告诉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村里从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使乡亲们的收入进一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在这里,他向全体村民表达了他最真挚的情感,“让村里乡亲们和全国广大农民一起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今年,村里制定了发展计划。希望你们带领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丽。”(10)此信回复时间为2011年5月2日,内容参见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使馆。
曾经插队的梁家河,只是陕北地区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它寄托了习近平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全部情感。这情感的基础是他心中有根,使命中有魂。
三、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根”,要在中国梦的实现中树立当代青年的坚定信念和精神风貌
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的热潮是十八大以后青年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教育部及共青团中央也希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为此,2017年4月和7月,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全体学员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分两批来延安参访。在延安,同学们不仅对延安作为红色摇篮的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对习近平插队生活七年,形成初心的成长历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结束,同学们给习近平写信汇报收获和体会。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回信,内容如下:[6]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同学们:
来信收悉。得知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本届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了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礼,我感到十分高兴。
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习近平
2017年8月15日
从信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强调延安精神在塑造青年灵魂和促进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这封回信中认为,“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礼。”[6]他说:“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6]这里,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结晶,也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更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灵魂所在。习近平谆谆告诫大家:“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6]
初心永驻,一魂相牵,一脉传承。对于延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习近平赋予了它更多的精神力量。2017年9月,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这所1937年以“陕北公学”命名的大学更是受到了习近平的关心。他在9月22日的回信中,高度肯定了“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7]但同时也要求学校继续高举延安精神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7]
之于青年,之于教育,学习延安精神是习近平的嘱托,而对于全体共产党人而言,延安精神更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根之所系,是魂之所归。也诚如他所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8]
总之,习近平给陕西各界群众的九封回信是一种以情感为纽带的思想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他治国理政“初心”的思想根源,也是他关于“根”与“魂”的最真切的阐释,具有深刻的意蕴。这些信函虽然是给陕西的、是关于延安的,但从时间节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来看,更是给全国广大青少年的,给全国广大父老乡亲们的。从这些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共产党人,只要牢记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就能时刻牢记家国责任,民族大义,就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最为壮丽的炫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