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助力药品流通降本提效
2019-12-08何志辉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何志辉(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当前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多、小、散、乱”的市场特征不断改善,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零售药店连锁化趋势明显,医药新零售、S2B2C、O2O等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医药供应链优化升级,将药品流通交易效率提上去,药品价格降下来。
药品流通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创新,围绕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企业三个环节,有效缩减中间冗余环节,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交易效率,使得更多、更好、更低价的药品直达消费者,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两票制”“三医联动”“4+7集中采购”“一致性评价”等行业政策,有助于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企业的创新改革,市场竞争力强、拥有人员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会整合更多资源,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方面要素得到高效配置。
一、医药供给侧改革提升药品流通交易效率
药品流通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围绕缩减中间冗余代理环节,优化“多、小、散、乱”的产业结构,实现药品流通行业分销和零售环节的降本提效,使得药品价格有效降低,减轻消费者用药负担。
其中药品分销环节,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3大国企,年销售额都超过1000亿规模,在行业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自2016年以来,大型医药国企都积极响应“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压缩“两金”,缩减应收账款,去除无效库存,降低药品流通成本。“两票制”对医药商业的影响较大,一些区域性药品批发企业,由于采购渠道、客户体量、融资渠道的劣势,品种价格竞争力较低,逐渐被市场淘汰,或者被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并购。不过,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药品流通市场特征,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集中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供应链效率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药品零售环节呈现明显连锁化趋势,国内4家上市医药零售企业,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大参林,近些年在全国重点局域布局,快速覆盖终端网络。比如,老百姓大药房在直营门店基础上,积极推进健康药房加盟门店,扩张速度更快,实现全国区域网络的有效覆盖;益丰大药房聚焦重点城市,借助股权融资快速扩张;一心堂大药房依靠“少区域高密度”策略,在华南市场深耕突破,部分区域优势明显。除了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大参林4家医药连锁企业外,叮当快药、泉源堂等积极拓展智慧药房,依靠24小时药店营业,30分钟送药上门等服务,快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城市,赢得了很高的消费者认知度。传统大型医药连锁零售药店的发展速度加快,而以叮当、泉源堂为代表的新型智慧药房,通过O2O新零售模式,营业时间比传统药店更长,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药服务,满足日益变化的健康消费需求。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持续优化药品流通结构,实现医药市场的优胜劣汰,将一部分竞争力较低、营销管理落后、缺乏技术优势的区域型商业企业淘汰。药品流通的分销和零售两个环节,有效缩减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的资源实现更优配置。
二、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和药品结构
长期以来,处方药供给和销售主要集中在医院临床渠道,社会化零售药店市场份额较低。“医药分家”“药占比”等供给侧改革政策,将带来千亿级的处方药商品结构变化,更多医院临床渠道的处方药外流到社会化零售药店,通过市场机制提升药品流通的配置效率。
处方药外流带来的流通商品结构变化,为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企业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各大医药企业也都发力终端销售渠道,快速地推进全国广阔市场覆盖,尤其是传统重视零售药店市场覆盖的医药企业将占据有利位置。而对于原来以临床渠道销售为主的医药企业,将不得不建立零售团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或者通过与第三方药品流通服务型平台合作,快速覆盖40万终端药店市场。
目前最常见的处方药外流方式是DTP模式,即医药工业授权产品给零售药店代理,患者通过医院医生开具的处方到药房购药。全国各大连锁零售药店,也都积极布局DTP药店,抢占处方外流市场份额。但是,目前医院外流处方数量相对较少,零售药店获得的市场份额有限。
除了DTP模式外,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种新的处方药外流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医院,连接医生和患者,线上线下相结合将诊断前、诊断中、诊断后流程线上化,创新处方药外流销售渠道,构建基于电子处方的开方审方配方服务体系。目前,微医集团、百洋易复诊、春雨医生、丁香园等互联网医疗平台,构建互联网医院诊疗平台连接医生和患者,满足用户的健康咨询和用药需求。
三、S2B2C、新零售模式赋能医药供给侧改革
目前,药品流通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包括医药S2B2C、新零售O2O模式等,也在助力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突破。2017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被取消,传统医药商业、零售企业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业务,借助第三方平台或自营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整合交易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网上买药,有效满足下游终端用户的购药需求。
药品流通行业的简政放权改革,有利于医药商业企业、零售企业借力互联网工具,实现更多互联网电商、新零售模式创新。如医药供应链整合交易服务平台,我的医药网搭建S2B2C平台,赋能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借助信息化提升药品交易和营销效率;九州通FBBC模式,从上游医药工业企业,到下游消费者端,打通集团内部各个环节,提升全链路营销交易服务。S2B2C、FBBC模式都极大地提升了药品供应链效率,品牌工业企业可以快速覆盖全国市场,将药品的交易成本降下来。
医药+互联网模式,推动了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线上问诊购药等多种类型服务,丰富了消费者购药场景及综合健康服务。其中,零售药店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满足消费者用药的线上咨询,医生开具处方,药师审方配药,整个诊疗环节互联网线上完成,消费者线下领取相关药品即可。这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消费者购买处方药,不用再去等级医院排队取药,有效满足了消费需求的灵活性。
随着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到家O2O平台的快速发展,足不出户30分钟到家的新零售模式,也开始渗透到药品零售市场。当前,大型连锁零售药店开始借助O2O模式,开展30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尤其是紧急感冒、跌打损伤、验孕避孕、儿童用药等品类,更好地满足急需,快速送药到家。24小时药店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广大消费者夜间用药将更便捷,购药体验大幅提升。
药品流通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助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医药供应链效率,缩减了传统分销代理多级环节,实现了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企业降本提效。而处方药外流的商品结构变化,通过降低公立医院药品份额,提高社会化零售药店份额,利用市场机制提升药品流通交易效率。医药新零售、S2B2C、FBBC等模式创新,提高了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高效配置,使得药品价格有效降低,零售服务更多元化,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健康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