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技术特点

2019-12-08高克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腺体乳腺筛查

高克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作为一种新的乳腺癌的检查方法能够减少或消除组织重叠和结构噪声的影响,有效提高诊断和筛查准确性,降低召回率和不必要的活检,乳腺癌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

1 DBT的原理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是一种新兴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能够提供横断面的数据[1]。DBT的成像原理是通过X射线管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进行多次低剂量曝光,将得到的一系列在不同角度拍摄的二维图像重建为平行于探测器的厚度为0.5~1mm的影像,所得到的层厚由不同的设备决定,层数则取决于拍摄时乳腺的压迫厚度,重建的薄层图像以连续或单独一个层面的方式显示,为放射学报告提供三维信息。例如我院使用的德国西门子的 Mammomat Inspiration乳腺X线机,摄影时X线球管在(+25°至-25°)50°的范围内旋转,每旋转2°进行一次曝光,得到25幅2D图像,再将这些2D图像重建为1mm厚度的3D断层图像,所得到的层数取决于压迫的乳腺的厚度,如乳腺压迫厚度为50mm,就得到50层的图像;如选择Combo模式在同一体位下可同时获得2D+3D图像。DBT可以提高病变的可见度,从而产生比传统乳腺X线摄影成像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了DBT,并且大量的研究表明DBT在筛查和诊断方面都是有效的[2]。

2 DBT的辐射剂量

由于DBT是采用断层合成技术,需要进行多次的低剂量曝光,所以患者所接收的辐射剂量是有所增加的,但是仍然在FDA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研究显示[3]尽管DBT图像的剂量较低,但2D和DBT联合研究可使患者的辐射暴露增加约两倍,然而增加后的剂量仍然低于FDA3mGy/view的安全限制。换句话说,增加后的剂量只相当于美国每年1~2个月的本底辐射。研究显示[4]应用数字乳腺3D断层成像系统发现,对于压迫层厚为5cm、腺体密度为50%的乳房,FFDM成像所受平均曝光剂量(mean glandular dose,MGD)为1.20mGy,而DBT成像接受的剂量为1.30mGy,相对于FFDM仅高出8%。虽然相比于FFDM的辐射剂量DBT的辐射剂量有所增加,但是DBT的诊断效能更高,从而减少了乳腺的复检率,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患者,一次DBT检查所增加的曝光剂量远远小于因重复FFDM摄片而累积的辐射剂量。目前已有部分DBT带有合成2D图像,一旦合成的2D图像被显示为可接受的替代方案,辐射剂量的边际增加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3 在指导BI-RADS分类方面

美国放射学院提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作为一种质控手段用于标准化乳腺X线摄影报告、评估病变、推荐相应处理办法,有利于影像科医师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并且BI-RADS分类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外科的处理原则。研究显示[5]使用DBT可以显著提高BI-RADS分类的确定性,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根据BI-RADS分类的处理原则中BI-RADS 3类的患者存在2%的恶性的可能性,其处理原则是进行短期的随访,那么DBT的应用能否减少BI-RADS 3类在诊断报告中的使用率。Elizabeth等[6]研究发现,在实施DBT之后,从筛选中召回后,BI-RADS 3类的整体利用率没有变化。然而,DBT筛查后短期随访中每1000人中绝对平均减少2.4名女性,因此与仅接受DM筛查的女性相比,女性被召回的总体减少。根据BI-RADS标准,一般认为分类为BI-RADS 0级的病例需要召回患者进行进一步影像学评估和/或与既往检查进行比较才能最终获得诊断,在筛查中更为常见。研究显示[7]不同年资医师阅读DBT影像后对病变的BI-RADS分类与病理一致性均有所提高,而且不同年资医师对BI-RADS 0级的病例判定均明显减低,尤其以低年资医师更为明显。

4 DBT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世纪70年代X线首次被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到2000年出现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性能,尤其在乳腺致密型腺体的妇女中。但对于二维影像由于致密的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可能会掩盖潜在的癌症,因此整体敏感度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纤维腺体组织的重叠使诊断的特异度降低[1]。由于DBT得到的是断层图像,可以有效的避免FFDM存在的腺体组织与病灶重叠的问题,使病灶显示更加清楚。大量的研究显示,DBT能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尤其在致密型乳腺的妇女中提高更为显著。有研究[8]发现对于病灶边界清楚的致密型乳腺患者,随着乳腺密度的增高,DBT的优势就越明显,但边界清楚并不能作为确定病灶为良性的指征。DBT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相比较,在致密乳腺病灶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等方面DBT均具有优势,并且对致密乳腺内病变的特征显示更清晰,对BI—RADS分类较高的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更高[9]。Kim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乳腺癌筛查中,FFDM联合DBT检出将有助于发现侵袭性乳腺癌中较小且侵袭性较弱的亚型,从而发现预后较好的亚型,尤其是对乳腺密度较大的女性。杨蕾等[11]研究显示与FFDM相比,DBT可以提高乳腺密度为ACR3型和4型、年龄≤50岁和未绝经患者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可以提高非原位癌、单纯肿块、10mm<病灶≤20mm乳腺癌病灶的诊断敏感度,DBT显示乳腺癌病灶长径的能力优于乳腺X线摄影。DBT可使病灶显示更清晰,从而增加病灶检出率并降低召回率。致密乳房的DBT相对于二维乳腺x线摄影,大大提高了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乳腺肿块显示更加直观。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国内外学者对DBT在提高致密型腺体病灶显示方面的结果是一致的。致密性腺体的女性与非致密型腺体女性相比,前者罹患乳腺癌的概率大概约为后者的1~2倍,而亚洲女性多以致密型乳腺为主,因此DBT在乳腺癌的诊断与筛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5 小结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这就对乳腺癌早期筛查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的各种乳腺癌的检查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其优点及一定的限制;DBT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新方法,在目前的应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成像时间延长、医生阅读时间延长、以及辐射剂量有所增加等不足,但是相比这些不足而言患者从中获得的利益更大,而且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DBT在未来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腺体乳腺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