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设计与研究

2019-12-07施永贵施永胜唐加福王洪峰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停车场全域景区

◆施永贵 施永胜 唐加福 王洪峰

大数据时代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设计与研究

◆施永贵1施永胜2唐加福3王洪峰4

(1.宁夏中关村产业园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宁夏 755000;2.宁夏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宁夏 750002;3.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110004;4.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110004)

大数据时代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旅游业智慧化水平,是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结合中卫旅游信息化应用实际,提出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建设内容,设计了平台的总体架构、系统结构和数据库系统。这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打造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游客服务、智慧旅游营销于一体的智慧化全域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大数据;智慧全域旅游;旅游信息化;云平台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旅游行业已全面进入了智慧化、数字化时代。2018年中卫市正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大数据时代借力“互联网+智慧旅游”,积极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引进世界云计算龙头企业亚马逊AWS建成全自然风冷新一代数据中心,成为游客“一睹云容”之地,为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1-8]。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旅游业智慧化水平,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卫市智慧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1)现有信息化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例如重大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沙坡头景区游客爆满,景区周边严重拥堵等状况不断出现,亟待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景区景点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适应新常态。(2)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还需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模式,提升全区域的旅游智慧化水平。(3)智慧旅游信息共享化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在智慧全域旅游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亟待建立。

2 建设内容

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秉承“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利用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结合旅游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智慧游客服务应用系统和智慧旅游营销应用系统组成的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与原已有旅游信息系统整合,形成系统完善的中卫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的应用服务体系。

(1)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大数据采集系统。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是基于景区数据资源提供旅游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决策支撑,可提供景区的经营分析、行业分析、城市画像、用户画像等,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提供充分的决策参考。旅游大数据采集系统是旅游运营企业集成天气、交通、运营商、GIS地理信息等管理部门掌握的旅游数据资源,与其之间进行旅游数据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自动地将旅游业务数据传输至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实现精准的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

(2)智慧游游客服务应用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建设电子票务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票务系统是建立覆盖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一票务服务系统,就是要整合中卫市各景区的门票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集中网上销售,便于游客购买,有效引导各个景区游客的错位旅游。停车场管理系统是对中卫市各个景区的停车场资源、景区周边的公共停车场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的同时,实现在景区流量的高峰时期可对游客停车进行整体疏导和调控。

(3)建设智慧旅游营销应用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建设OTA分销系统。OTA分销系统就是整合本地旅游服务资源并提供给OTA平台的分销渠道,旨在帮助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企业搭建、管理及运作网络销售渠道,同时也帮助各级各类的旅游分销商获取本地旅游产品资源,促进旅游服务产品资源的快速销售。

3 云平台框架设计

3.1 总体架构

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采用了 B/S模式,总体架构分为基础层、数据信息层、服务层、应用层、展现层和用户层,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架构图

3.2.1基础层

基础层是云平台的基础工程,承担网络支撑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及主机、存储、容灾备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基础层使用中卫市自建的电子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

3.2.2数据信息层

数据信息层包括平台运行所应用的景区信息、游客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商品信息、各应用系统支撑的专题数据库、数据资源共享库等数据资源,包括结构化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数据信息层为上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支撑,同时汇聚的各类资源是开展旅游大数据建设的基础。

3.2.3服务层

服务层提供目录管理服务、工作流、电子表单、BI报表、搜索引擎等工具和组件式服务,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技术工具和服务。

3.2.4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电子票务系统、景区停车场系统、OTA分销平台、旅游大数据系统等智慧全域旅游云应用系统,为游客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政府监管提供信息化服务。

3.2.5展现层

展现层是用户使用智慧旅游应用的入口,除传统的web门户外,还与移动客户端对接,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带来的需求。

3.2.6用户层

用户层包括游客、景区、旅游产业相关的商户、旅游监管部门等多类用户。

3.2 系统结构

3.3.1旅游大数据系统

旅游大数据系统自底向上可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引擎层、API服务层、数据展示层,如图2所示。

(1)数据采集层采集方式可分为主动抓取和被动收集,从景区停车场系统、电子票务系统、景区视频监控系统、OTA营销系统及互联网行业数据采集旅游相关数据,也可通过其他系统提供的API或HTTP方式抓取,被动收集为实现数据收集服务,其他系统通过接口或者手动上传数据到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

图2 旅游大数据系统结构图

(2)数据存储层可实现关系数据库存储和分布式大数据存储。分布式大数据存储使用HDFS、Hive等存储采集层收集的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引擎的分析处理,将结果存储于分布式大数据存储或关系数据库中。由于访问延迟要求,用于数据展示层的相关数据主要存储于关系数据库存储。

(3)数据引擎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规范化处理,清洗结果存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结合业务特点,关联分析不同数据源,得到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挖掘利用各种挖掘算法,对旅游相关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

(4)API服务层主要是实现数据交换API服务,采用HTTP/HTTPS方式,以XML或json等标准的数据格式,查询数据存储不同维度的数据。

(5)数据展示层包括大屏展示系统、分析决策系统、其他旅游应用系统等,基于API服务层采用不同方式将旅游大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出来。

3.3.2电子票务系统

电子票务系统由关联系统及接口、公共服务、功能模块、大数据交互、购票渠道五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关联系统与OTA分销系统、信息大屏、园区餐饮零售系统进行业务数据交互,旅游大数据平台主要用于电子票务相关数据的采集,形成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仓库;公共服务主要是与业务逻辑处理无关的基础模块,包括登录、收银台、交易、安全等;功能模块是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主要包括(1)订单管理:各类订单的售卖、取票等处理;(2)基础信息:基础信息管理,包括门票、用户、团体、安全等;(3)会员管理:会员相关逻辑处理,包括信息管理、资料存储等;(4)闸机入园:分门票和会员入园两种模式的处理。

图3 电子票务系统结构图

3.3.3景区停车场系统

景区智能停车场系统由外部接口、系统功能、旅游大数据平台对接部分组成(如图4所示)。外部接口主要是用于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作为旅游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场相关数据也会作为大数据平台数据来源传输给大数据平台;系统功能是系统的核心业务处理部分,主要包括(1)出入口管理系统:主要是停车场出入口相关系统,包括检测、识别、控制等系统;(2)管理中心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终端对停车场各类系统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对已有记录进行查看、统计;(3)视频采集系统:主要用于出入口及停车场中的图片、视频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

图4 景区停车场系统结构图

3.3.4 OTA分销系统

OTA分销系统由关联系统及接口、公共服务、OTA平台基础业务、OTA管理平台和售卖渠道组成(如图5所示)。关联系统主要是与OTA系统和电子票务对接;公共服务主要提供用户登录、分销商售卖、分销订单、对外接口功能;管理平台能够提供OTA管理、景区管理、分销商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售卖渠道分为OTA和分销商;OTA平台基础业务是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主要包括(1)订单管理:包括订单查询、订单核销、分销商退票;(2)企业管理:包括OTA管理、分销商管理、景区管理;(3)产品管理:包括旅游产品管理;(4)产品包管理:包括产品包管理,产品包价格管理、产品包退票规则;(5)协议管理:各项产品协议管理。

图5 OTA分解系统结构图

3.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含各个业务子系统的数据库以及融合各个系统数据建设的旅游数据仓库(如图6所示)。业务子系统的数据库采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旅游数据仓库需要综合存储多种数据源的细粒度数据,进行多维分析,使用Hive搭建,可利用Hadoop生态中的Hadoop、Spark、Storm等大数据工具对旅游大数据进行离线或实时大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可同步存储到关系数据库MySQL中,对接各种数据应用,进行数据展示或查询。

(1)业务系统:智慧全域旅游云平台各个业务子系统,包含停车场系统、票务系统、闸机系统、监控系统、OTA营销系统以及互联网行业数据,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为旅游云大数据系统数据库即旅游数据仓库的数据源,通过数据采集平台汇总采集到数据仓库中。

图6 数据库系统架构图

(2)ODS层:Operation Data Store, ODS层为业务系统数据源的同步存储,粒度与源系统保持一致,为数据仓库与业务系统的缓冲层,数据结构与各业务系统相同。

(3)DW层:Data Warehouse,ODS层数据经过规范化、解析、整合和筛选之后,进入DW层。

(4)DM层:Data Mart, DM层为特定分析需求的数据集市,通过数据引擎计算DW层数据生成。

(5)APP层:Application,应用数据层根据特定的业务需求组织数据,从DW层或DM层获取,不需要复杂的计算,为了保证查询性能,一般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

数据仓库中各层之间数据流动主要通过ETL来实现,具体使用SQL关联查询数据源或使用Map Reduce,Spark等工具实现算法处理。DW、DM、APP层中的数据均可分为维度表和事实表,维度表为分析对象属性的描述信息,如景区信息表、城市表、停车场表等,事实表为各个业务世界的度量信息,如停车记录表等。

4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全域智慧旅游云平台为中卫市旅游行业建立了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游客服务、智慧旅游营销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数据资源共享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旅游大数据系统积累旅游数据信息,形成旅游数据分析体系,帮助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涉旅企业的运行情况,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电子票务和智能停车系统丰富了旅游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OTA分销系统是推进门票销售互联网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旅游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旅游营销。本平台预留的视频监控、智能传感设备等连接接口和待建系统接口,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为下一步全域旅游的整体软硬件升级和其他子系统建设,全面实现旅游智慧化发展留有完善的空间。

[1]黄葙.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讨[J].旅游管理研究,2019(6):21.

[2]章筱蕾.“互联网 + ”背景下智慧景区建设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3):35-37.

[3]林烨秋.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旅游信息化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141):141-142.

[4]禤庆东,罗琪斯.全域旅游智慧化平台建设[J].测绘通报,2019(6):131-134.

[5]魏青.区域旅游一体化下泉州智慧旅游平台的顶层设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8,26(6):51-57.

[6]李莹,崔艳.河南省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河南科技,2018,666(12):18-20.

[7]王君泽,李婕,张磊.智慧旅游建设框架研究[J].智慧城市评论,2018(3):45-53.

[8] 周庆东.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

猜你喜欢

停车场全域景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Maxe 迷宫闯一闯
『摘牌』
“摘牌”
停车场迷宫
某景区留念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