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9-12-07汤称奇

政工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基层

汤称奇

面对官兵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实际,要切实抓好心理教育和训练,加强心理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部队开展心理预防的能力。基层心理服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官兵诉求、紧随官兵喜好,让大家在乐于接受中得到启迪、愉悦身心、调适自我,才能释放能量、发挥威力、彰显价值。

一、当前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现地走访、座谈交流,了解到在一线带兵人的不懈努力下,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积极解难帮困,营造和谐氛围。根据相关要求,基层作战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时间多达数月。针对外训条件艰苦,用水、用电、看电视、打电话难的实际,野外驻训的基层部队能够积极协调驻地有关部门协助解决,方便官兵生活;针对外训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采取每周放一场电影、组织业余文体比赛、举行联欢会、组织参观驻地名胜古迹,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针对外训官兵心理压力大、伤病较多的实际,安排卫生连军医、卫生员和心理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和送医送药;针对官兵个人、家庭困难多的实际,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大部分外训部队都安排专车接送外训官兵参加各种自考、函授考试。同时,在外训期间,大力开展“双四一”(军官和部属相互汇报和知道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和心理服务工作要跟上)和“四个互助”(工作互助、生活互助、思想互助、技术互助)活动,在官兵中广泛进行谈心交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内部关系,营造上下同欲、官兵同心的和谐氛围。

(二)注重人文关怀,深受官兵欢迎。始终把加强人文关怀作为“动中建”两个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问题认领、‘三解’回应会”,积极为官兵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每周落实不少于一天的休息,为每个连队配发卫星电视接收器,根据驻训条件因地制宜建立篮球场、乒乓球室、广播站、流动图书馆、野战影院和野战话吧等,切实让官兵休息好、娱乐好。积极开展各种卫生服务,每天组织医疗小组巡诊,组织心理骨干成立“向日葵”心理服务小分队,定期到各个外训营区巡回为官兵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尤其针对某些兵种特殊疾病多发的特点,卫生连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针灸、推拿进班排活动,深受广大官兵好评。

(三)加强教育引导,严防隐患苗头。通过调研发现,基层部队能够严格落实旅团领导定期与营连主官、营主官与所属干部、连队干部与战士普遍谈一次心,准确掌握官兵个人想法、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有针对地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对精神心理异常的,要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进行矫治;对有现实危险苗头的人员要严格落实“三包一”(党员、干部、骨干承包重点人)责任制,及时采取管控措施,确保不发生问题。及时解决官兵思想和心理问题。同时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突出考学落榜、新毕业学员、进步和婚恋受挫、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等人员,深入细致搞好摸排工作,切实把不放心人员纳入视线,干部骨干主动靠上去做工作,严防出现安全问题。

二、当前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基层一线部队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从长远建设上看,基层部队开展心理服务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与挑战。

(一)精神心理疾患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安全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问题在军营也不断地涌现。当前,官兵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六种:报复心理、妒忌心理、逆反心理、虚荣心理、自卑心理、侥幸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很容易引发案件事故。分析近年来部队发生的自伤事故,都程度不同地与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此类人员有的患病久治不愈,思想负担重;有的受家庭困难和婚恋困扰,难以排解;有的因亲友期望值过高,压力过大;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

(二)心理障碍问题增多不能满足战场环境需求。实战化训练要求参战人员具备更高心理承受能力、对抗能力和调控能力,满足紧张、激烈、对抗的战场环境需求。“90 后”“95 后”已成为部队主体,“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比例增多,许多青年官兵“从校门到营门”,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与完成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作战能力需求还相差甚远。

(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影响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军在多样化非作战行动中担负的角色越来越多,要求具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应征入伍适龄青年缺乏艰苦和挫折磨砺,少数官兵呈现出思想隐蔽性强、自我调控能力弱、心理依赖性强、承受能力弱等特点。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军营生活、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出现焦虑、抵触、孤僻、抑郁等不良反应,心理失衡、行为失控,个别人员甚至发生逃跑和自伤自残问题。

三、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实战化训练节奏加快、强度增大、压力空前,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部队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的危险因素,加强心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在建强专业队伍的同时注重谈心交心。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有效缓解官兵精神压力,激发练兵斗志。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鼓励上级与部属谈、干部与战士谈、战友间互相谈,在交流中沟通情感、增进团结。充分发挥心理骨干作用,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疏导相结合,广泛开展谈心交心,及时排除官兵心理隐患。要学会自我调适,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到操场上跑两圈,找战友聊聊天,在笔记本上写一写,给亲人朋友打打电话,及时驱散心情乌云、清除心理垃圾,让心灵始终充满阳光。开展“心理服务进班排、心理咨询送上门”活动,帮助官兵排除心理不适,调整好精神状态。

(二)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官兵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志,做到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真实细致地掌握官兵的心理状态底数,把问题突出的个别人纳入工作视线,安排专人做好转化工作;对有现实危险的要严加管控,该调离的要及时调离,防止发生问题。依托基层卫生连建立“心理咨询室”,明确兼职心理医生,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电话;安排心理医生为官兵进行心理测试,组织心理训练,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缓解心理压力;通过模拟战场环境的适应性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日常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被干部骨干批评受委屈了、管得太严想家了、训练太苦不想干了、愿望没达到想撂挑子了等情况,这些都很正常,就像走路过程中鞋里的沙子、电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万里晴空中飘过的一片乌云。对这些事,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理性地分析,要以一种非常豁达的胸怀去理解、去面对。

(三)在以诚相待的同时注重正向教育激励。经常对下属或者受教育对象进行心理暗示——“你很优秀”“你能够做得更好”,可以帮助其准确自身定位,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挖掘潜能,巩固增强自信心。因此,对于有“心理疾患苗头”的官兵而言,精神和语言上的鼓励显得更加重要。对他们谈心教育,应尽量做到不“辱”、不“激”、不“训”,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打击;要以诚相待,即便他们真的做错了,只要是非原则性的,没有恶劣影响的,要给予一定理解,帮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耐心讲解,真正触动他们内心深处那块“柔软地”,让“忠言不再逆耳”,让“良药不再苦口”,以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但也要切忌为表扬而表扬的“假表扬”,那样有时会适得其反。同时心理调适要高效,邀请驻地医疗机构的专业心理医生定期为官兵心理辅导,引导有心理隐患苗头的官兵保持健康阳光、积极进取的心态。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基层在线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