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学旅行的本质探寻高校在其中的价值
2019-12-06王峥冀含笑
王峥 冀含笑
从本质上看,研学旅行是教育产品,但过程服务中需要旅游介入,即研学旅行教育是核心,旅行为教育服务。但当前,大多数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研学旅行产品在旅行体验上做足了功夫,但在研究性学习上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多数研学旅行产品呈现“只旅不学”或者“多旅少学”的问题。基于此,探讨高校在研学旅行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研学导师、与研学机构合作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并使之标准化、规模化、开发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引言
自2013年2月首次提出“研学旅行”以来,经过6年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从小范围的试点到今天的各省市积极开展,并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大量的机构进入市场,比如传统的旅行社、传统的教育机构等,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发展速度也很快。数据显示,我国研学人次自2014年后迅速增长,境内研学人数由最初的140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340万人,境外研学人数则由2014年的35万人增长至85万人。境内研学和境外研学收入近年来增势迅猛,研学收入自2015年来已经翻倍增长,境内研学由40亿元增长到101亿元,而境外则从120亿元增长至273亿元。2018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 117元/次。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研学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研学师资匮乏、研学课程名不副实、研学课程体系混乱等,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把研学旅行做成了旅游,研学变成了“只旅不学”或者“多旅少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研学旅行本身出发,追本溯源,搞清研学旅行的本质,然后厘清谁才是参与研学旅行的主体,进而探讨高校在研学旅行中的价值。
一、研学旅行的本质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和现有学科教学不同,研学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传授,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研学场景中,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即研学旅行要通过旅行这种途径,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想回答研学旅行到底是教育产品还是旅游产品,需要回归政策本源。
第一阶段,提出设想,进行试点。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3年,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第二阶段,写入工作要点,开始推行。2014年,研学旅行进入教育部工作要点,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教育部2014年7月14日出台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中对中小学学生寒暑期赴境外“游学”团体的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和安全责任机制等做了规定。国务院2014年8月9日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界定内涵。2015年8月4日,国务院新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第十五条指出: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12月19日出台《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从以上对政策的梳理中,我们再来审视一下研学旅行的内涵。在《意见》中,开篇明义写道: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之后2017年,国家旅游局(原)发布的行标文件也把研学旅行定义为“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旅游活动”。研学旅行的界定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通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研学旅行组织的主体是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研学旅行的形式是一种创新,跨界“教育+旅游”包含“研学+旅行”,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旅行指通过“行万里路”来抵达真实的研学场景,基于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料达到“破万卷书”的目的。一次优秀的研学旅行不是把孩子从课堂搬到旅游景点,一定是需要有教育内容体验来设计。所以,研学旅行过程中,教育是核心,旅行为教育服务。从本质上看,研学是教育产品,但过程服务中需要旅游介入。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体现在“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体验式教育”上,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研学旅行的本质所在,而且“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是融合统一的,不是割裂的。
二、研学旅行的参与主体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把研学旅行全项委托给旅行社或者其他类型的承办机构,由他们设计研学课程、安排行程、组织人员。研学市场的火爆,导致各路市场主体都开展研学,旅游社、游学机构或平台、留学中介、培训机构、文化交流中心等,但凡有资源的人都想进来分蛋糕,在市场野蛮生长过程中必然出现产品良莠不齐的问题。分析目前市面上各家服务机构的研学旅行产品,在华丽的语言包装下,“深入体验”型的活动课程是最多的一种形态。但当前,大多数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研学旅行产品在旅行体验上做足了功夫,但在研究性学习上还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多数研学旅行产品呈现“只旅不学”或者“多旅少学”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和旅游是两个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很难熟悉两者,一般来说,搞旅游的不懂教育,比如常规旅行社的导游,一般都不了解教育心理学,只能胜任常规的导游工作,他们的優势可能性在于食、住、行资源整合有经验;同时,搞教育的不懂旅游,比如教师,让其设计旅行线路、匹配研学团队相应质价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资源要素,实在是强人所难。研学旅行是需多部门、多群体相互协作完成的事,同时需要多种人才加入,高服务、高知识含量,但目前的研学机构,包括各种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教育培训、咨询机构、文化教育公司、打着研学旗号的专业公司等,绝大多数组织不具备,研学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也蕴含着鱼龙混杂的忧患,投机者、逐利者泛滥。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也正是因为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在产品研发上没有发挥或者较少发挥作用。研学旅行产品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研学政策,由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相应政策来制定服务的规范和标准,然后学校和研学机构从教学目标出发研发课程、调配资源、安排行程、确保安全。研学旅行需要多方参与,寓教于乐、知行合一,既体现教育属性,又不过于生硬、严肃。
三、高校在研学旅行中的价值
一个好的研学旅行完成,需要多环节、多部门、多种资源协调。既然研学不是某一方能独立完成,那就需要分工协作,是否可以考虑高等院校的介入。高校介入研学旅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研学导师
研学旅行的关键在于研学导师。研学旅行的本质是“教育+旅游”,要实现教育和旅游核心元素的跨界融合,关键在于研学导师,导师是研学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研学要在博物展馆、自然景区、人文遗迹、乡村田野、营地社区乃至企业工厂、大专院校等社会化场景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研学导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大量互动,将会给学习者带来難忘的经历和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同于传统课堂知识点的获取,研学旅行这种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关键是师生互动方式。优质的研学导师培养,是研学旅行服务机构具备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研学旅行这一政策落地及成功实施的基石。但目前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专业研学导师人才稀缺,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研学导师专业,培养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等具有一定人文和科学素养,熟悉旅游业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研学旅行开展提供人才储备和保障。
(二)与研学机构合作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并使之标准化、规模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研学旅行机构达9 000余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机构是根据国家政策风向涌入的旅行社等“教育门外汉”,他们对于如何在旅行的动态过程中保障研学的教育属性做得不到位,导致目前很多研学旅行产品流于形式。随着学校、家长和各类监管机构对各种“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坚决反对,专业课程设计能力成为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核心。可以由高校与研学机构成立专门独立的研学课程研发机构,每类产品由高校相应学科的相关专家领衔成立相应课题研究组,成员构成包括专家、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旅行社人员等,遵循项目学习和在地教育等教育理念,研发相应课程,并使之规模化、标准化。遵循高校产、学、研用的思想指导,盘活高校教育资源,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也弥补“教育门外汉”做教育的短板。
(三)开发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影响研学旅行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是场地,它是研学活动的载体。研学基地和营地需要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符合安全规范,同时对场地规模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场地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且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场地建设受到严格限制,属于稀缺行业资源。而高校一般校园规模较大、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安全的管理规范,且有大量的科普场馆、实验、实训场馆等,目前这些资源仅供高校学生使用,尤其是一些实验室、实训室类的场馆仅供部分专业学生学习、实践、实训使用,资源利用率不高,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而各个中小学均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等,急需校外研学场地,而目前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研学场地稀缺,因此,可以利用高校校园及其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开发主题文化、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科技创客、励志情商体验、科普体验等类型的研学产品,使高校研学成为研学旅行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长期以来,国内很多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与西方院校相比相对弱化,开发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可以使之成为高校服务社会的新功能。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