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用奖励留住顾客反而会适得其反

2019-12-06沃顿知识在线

销售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针对性顾客客户

沃顿知识在线

绝大多数公司都会竭尽全力吸引顾客。一旦吸引到顾客,则会想方设法留住他们。因此才会有“吸引顾客的营销活动”,通过奖励计划、产品推荐和小礼物让顾客继续支持这些公司。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策略完全合情合理。

不要介意你的顾客有多种选择

很多公司为了留住顾客都会开展各种营销。他们希望保留这些顾客的忠诚度,因此会给予各种激励:例如,可以在下一次购买时省钱;可以省10元等等。这些营销手段十分常见,很多公司都认为这样有效。但事实真的有效吗?

我们有机会同一家为吸引顾客而开展营销活动的手机公司合作。对我们而言,这就好比一次实地测试:公司针对一组随意选择的顾客用价格来吸引他们。而对于另一组顾客,则什么也不做。结果,活动所针对的顾客走掉的却更多。事实上,更多人犹豫不决。这对公司而言真是糟糕的结果。

实际上一视同仁的做法可能不会起到作用。我们发现了更微妙的结果:它们有效,但前提是必须针对正确的目标。因此,公司仍然可以开展营销,但必须要有针对性。

关键心得

首先,随着更多公司开始考虑此类营销活动,绝大多数公司最典型的举动就是开展以大众市场为目标的营销:向每一位顾客发送为吸引他们而做的营销广告。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最简单。无需考虑太多,只需要给每个人发一份就可以了。

然而,有时候向顾客发送广告只会让顾客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疑问。例如,在这家手机公司的宣传活动中,他们发送广告来调查人们的使用习惯,并在广告中说:“或许有其它更适合您的计划。”这就会让顾客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而如果他们在这里能够找到不错的产品,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也看看呢?

这就说明,吸引客户的营销活动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活动。认真思考你的客户基础中谁有可能离开。不要“一视同仁”;一定要有针对性。

出乎意料的结论

表面来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为吸引客户而开展的營销活动是有效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些真实数据。

我们对一批某电信服务的顾客开展了一项研究,跟踪他们在活动之前三个月内和之后三个月内的行为。我们发现在参加了营销活动的顾客中,两个月过后10%的人会放弃这项服务。而没有参加活动的顾客中只有6%终止了这项服务

4%这一差距之大令人惊讶。我们发现,很难找到证据证明哪些活动对于吸引一般顾客有效。但是,想要找到活动对谁有效却并不难。顾客分为很多类,并具有各自的特征。这对公司而言是很容易发现的,即活动究竟对谁奏效。

这个出乎意料的事实就是:对一般人而言营销活动并没有效果。对很多公司来说,我认为这是令人醍醐灌顶的发现。这些公司应该认真思考:究竟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定制吸引顾客的营销活动。

公司应该如何确定营销活动的目标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对于客户定制化,目前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了,特别是对于那些以数据为驱动的公司而言。这些公司往往掌握大量关于顾客的信息。例如在移动手机市场,公司通常都会收集使用者以往的消费信息。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收集了活动之前三个月的各种信息:没用完的情况是否很多?人们消费掉的计划内通话时间有多长?我们掌握的信息包括有效通话的数量。顾客在一个月内是否使用了100分钟?另外一个月是否会突然增加到200分钟甚至500分钟?

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客户基础分为很多类型。很多时候,如果能对顾客的数据做些区分,就不难实现定制化。

公司在处理数据时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各家公司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开展实验。特别是在提到大数据、分析以及诸如此类的种种时,不难发现很多公司都会开展A-B测试。

我们发现,仅靠A-B测试还远远不够。正确的分析数据必不可少。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我们在A-B测试中有一组顾客收到了公司发送的推荐。另外一组则没有收到。相对于控制组,收到推荐内容并采纳的受试者更稳定。由此来看有人可能会觉得营销活动起作用了。但应该记住,是顾客决定采纳营销活动的推荐。因此,这里面包含一个自我选择。

对参加了营销活动但决定不采纳的人而言,他们转换产品的频率更高。这个事实说明,正是因为接触到营销活动才导致他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猜你喜欢

针对性顾客客户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