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2019-12-06俞凯君龚瑞怡孙龙杰胡姗姗朱江
俞凯君 龚瑞怡 孙龙杰 胡姗姗 朱江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养老服务正面临着变革,但是在现行的养老服务体系中,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构架将如何发展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了解了目前养老服务现状后,又分析了当下养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结合不同时代的实际情况,设置过渡阶段最终实现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智能化、人文化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 人工智能;大数据;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 F719;TP1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9.10.018
本文著录格式:俞凯君,龚瑞怡,孙龙杰,等. 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 软件,2019,40(10):7882
Research on Service Model of Pens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YU Kai-jun, GONG Rui-yi*, SUN Long-jie, HU Shan-shan, ZHU Jiang
(Librar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era, pension service is facing changes. But in the current pension service system, how to develop the pension service framework in the environ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has aroused our thoughts.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nsion serv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ension industry at present, and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ervice needs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ifferent times to set up the transition stag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highly intelligence and humanistic old-age care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Pension service
0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擬、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其相互之间的融合越发深远,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对各个领域的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整体构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与养老服务模式的结合引起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模式发展目前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依旧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而且受到各类思维模式的限制,导致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模式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全部作用,所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服务模式依旧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改变行业发展运行模式、整体体系构架将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失能、高龄老人的需求服务增长迅速。2015年10月下旬,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老龄化三阶段中的快速老龄化阶段。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全面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届时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2]。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养老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养老设备不完善、养老体系构架不合理、对老人的人文关怀不充分等问题,导致我国的养老服务与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不能有效结合,并不能合理的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由于我国老人存在一定的传统思维,对于养老机构的接纳程度较低,大多还是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未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将会成为国家养老模式的主要趋势。所以,面对不断深化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构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制框架、运行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充足合理的养老服务,成为了我们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传统养老模式现状及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今日逐渐凸显,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养老机构,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七类: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特种老年养护院、老年公寓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上述七类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以及养老机构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作为分类标准,以实现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或多或少存在医疗护理不全面、紧急救护不及时以及情感慰藉不到位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则是老人及其家庭,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因素,导致目前众多老年人更加倾向于居家养老,即依靠子女照顾进行养老,但是居家养老同样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子女工作时间与照顾老人时间冲突、子女生活安排与照顾老人时间冲突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不稳定,而且由于子女并非专业的养老医护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的护理照顾工作并不能达到相对的标准水平,致使老人在养老过程中的些许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同样从这方面也体现出目前国民对养老理念的不积极,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对养老还没有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
1.1 医疗护理不全面
伴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体各项机能与身体的免疫力会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由此导致老年病的出现,如:老年痴呆、老年性耳聋、老人性视力衰竭、老年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且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较低,所以很多老年人发病都存在并发症,即并不是单一的某一身体器官出现问题,而是多个身体器官相互影响产生病灶。目前,老年人的老年病具有潜伏周期长、医疗护理需求量大的特点,使得对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要求较高,而且由于现实情况导致的部分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致使医疗护理的覆盖范围被迫压缩。所以在目前的养老模式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医疗服务资源有限,导致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居家养老,均存在对老年人医疗护理不全面的情况。
1.2 紧急救护不及时
老年人的紧急救助是指因各种突发因素对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采取的紧急救援行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存在的风险所带来的危害[3]。目前,对于老年人的紧急救护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紧急救护体系不完善。目前各类养老机构和医疗产品中,虽然具有有紧急救护设备,但是大部分设备存在感应度、察觉度、灵敏度不高的现象,而且紧急救护专业从业人员能力有限,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于紧急救护的迫切需求,从而导致老年人因突发情况而造成的危害较大。(2)紧急救护资源欠缺。纵然我国医疗领域发展十分广泛,但是在老年人紧急救护资源方面,依旧属于相对短缺的领域,一方面是医疗市场领域重点关注医疗治愈方向,而忽视了老年人紧急救护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资源投入不充分,导致老年人医疗救助资源短缺。(3)紧急救护理念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的众多身体状况都可以实现智能预警,而基于智能预警下的紧急救护才是真正的紧急救护。目前,医院或养老机构对于老年人的紧急救护主要是在老年人出现不适状况后而进行紧急救护。而不是以预防为主,救护为辅的紧急救护服务理念。
1.3 情感慰藉不到位
我国当前老年人群体情感慰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巢老人居多,孤独感普遍;子女探望父母质量不高;缺少可沟通交流的群体;老年人权益保护意识不强等[4]。情感慰藉对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心情(幸福感、获得感等)。而伴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于情感慰藉的需求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老年人的所处养老机构不熟悉老年人的生活经历或是老年人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等各类因素不能及时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对老年人的情感慰藉不到位。
1.4 生活照料不稳定
当前,家庭成员和养老机构是老人生活照料服务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我国老人更加倾向于居家养老,这就使得老人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老人配偶离世、老人子女或孙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等因素不能按时照顾老人,亦或是由于经济压力导致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不充足不充分。以此形成居家养老过程中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不稳定的诸多因素。
1.5 养老理念不积极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快速发展,这使得老龄化群体与社会的距离感逐渐加大,社会参与度不高致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失落感成为我国養老服务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老年人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养老理念的理解相对落后,且与当前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老人忽视了自身丰富阅历、人生经历所带来的优势与优越感。另外老年人对于养老机构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这也是由于老年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且更多层面上较为依靠子女导致的。所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在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中,养老理念不积极导致社会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依靠子女照顾的养老模式。
2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模式
结合上述论证,我们不难发现,在养老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养老服务方的配套设施不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而导致的养老护理不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老年人因受到传统思想束缚而对养老服务的了解与认识缺乏全面性。
伴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的不断融合,养老服务也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环境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老年人人口基数十分庞大,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缓慢,且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的智能化养老服务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和探索阶段。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社会实际情况的养老服务模式,最终逐步实现优质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模式。
2.1 短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过渡
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与养老服务产业正在不断融合,但是受限于诸多因素,例如:老年人传统思维、老年人对养老机构了解认识不足、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等的影响,在短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将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信息数据单向传递的养老服务过渡模式。上述过渡模式是以老年人为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的养老服务模式,而此过渡模式的目的有三:(1)收集并建立健全老年人养老信息数据库。在过渡模式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老年人信息数据的收集,最终构建起老年人养老信息数据库。收集的数据包括:老年人子女工作或学习所在地、老年人家庭状况、老年人病史等各类信息。通过上述信息库的建立,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同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慢性病作出相关的预防措施。(2)完善养老机构运行模式,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了解与认识。通过上述过渡模式的运营,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将会趋于完善,最终实现社区、养老机构、大型医院三方联动、信息共享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帮助下,对老年病及慢性病的预防和救治将会有长足的发展。(3)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养老专业人员紧缺,专业化程度不高[5]。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都是一些下岗职工在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由于从事老年护理社会地位不高,待遇相对低,工作强度又大,一些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不太愿意选择从事养老护理[6]。所以我国急需具有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护理人才,为今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提供护理保障。下图1为短期未来过渡养老服务模式。
由图1我们不难发现,在短期未来的过渡养老服务模式中,信息数据的传递是单向的,即老年人在情感慰藉与生活照料方面是由其配偶、子女、亲戚朋友或是慈善组织、志愿服务所提供的。在医疗保健与紧急救护方面,则是老人通过对社区、养老机构和大型医院提供相关信息而构成二者之间的养老医护模式,其中社区与养老机构、大型医院之间则会构建老人身体信息数据库,这便于在遇到紧急事件中,无论老年人处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使
得相关机构及时获取老年人的实时信息,为紧急救护提供时间保障。而且在短期未来过渡养老服务模式中,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能够逐渐建立起老年人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对接受养老服务的每一位老年人进行实时的信息更新,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合理的养老及医护建议,为老年人的慢性病及老年病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为长期未来的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充足的理论与数据基础。
2.2 长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转变
根据上述短期未来的过渡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积累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模式、机构养老的观念的了解与理解,养老服务模式将逐渐向机构养老作为信息主导,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分级,信息双向传递的养老服务模式转变,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信息高度融合、针对老年人不同情况提供相对应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该模式是由短期过渡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转变而形成的,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支持下,构建起老年人养老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紧急救护、情感慰藉以及生活照料提供优质的服务。长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是以社区、养老机构、大型医院作为核心向居家养老老年人、机构养老老年人以及老年人配偶、子女等进行多向信息传递的服务运行模式。下图2为长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
根据图2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未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服务模式中,社区、养老机构和大型医院将构建起全面的养老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再配合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以实现老年人身体状况实时监控、亲人家属知晓老人身体状况、慢性疾病合理预防等全方面的养老服务模式。而且在长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中,社会资源会经过合理整合,对不同阶段和情况的老年人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养老服务。另外,在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对老年人养老状况进行分级,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出合理的分类建议并
提供相对应的养老服务。而且在长期未来养老服务模式中,老年人的配偶子女等亲属也能够与养老机构、社区、大型医院构建起交流通道,及时沟通交流老年人的日常身体状况,为老年人的慢性病及老年病提供及时有效的重要信息。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人工智能养老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例如:智能养老机器人、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些人工智能设备能够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以提醒老年人按时吃药为例,通过人工智能设备的提醒,老年人能够做到按时吃药,实现对疾病的预防以及对身体的保养。未来智能化设备在养老方面的逐渐应用也能构建起对老年人生活方面的高效管控,从老年人的吃穿住到老年人的医养护,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将会为老年人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服务,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科技为其带来的便利。
2.3 总结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着转变,但是由于养老产业是微利性产业[7],导致其发展周期较为缓慢,一方面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服务主体的传统思想影响,致使在养老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使得养老服务转型较为困难。所以在未来的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过渡阶段,即短期未来过渡养老服务模式为长期未来的养老服务提供丰富的数据保障与人才培养过程,而且通过该过渡阶段,也能够让老年人直接体验到科学技术发展为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改变传统思想对老年人思想上的束缚。
在深度老龄化和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的现实情况下,智能化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8]。所以对于养老服务的主体,也就是老年人来说,使其接受智能化就成为了目前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我们可以明确,通过设立一个过渡阶段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智能化设备就成为了过渡阶段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而且目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和养老产业的结合并没有完全融合,在过渡阶段可以积极探索二者的融合领域,最终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的高度智能化提供实践基础。
3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机遇与挑战
3.1 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养老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现象不断加剧,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养老资源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9]。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养老护理专业从业人员稀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十分充足,但是在养老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空白,很少有人愿意当护工。
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居家养老护工,其工作性质属于“保姆式”护理,在养老服务中充当生活管理员的角色,另一类是养老机构护工,其工作强度较大,而且由于工作十分辛苦,人才流失较快。目前,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为养老事业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其中就包含智能养老服务设备。在养老服务过程中,既具有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又具有熟悉智能机器设备的专业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養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最终实现专业人才护理辅以智能设备的高效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养老医养护提供保障。
3.2 老年人心理建设成为养老服务的重点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过程中老年人对物质的需求趋于平稳,致使老年人逐渐将养老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心理建设上来,即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更加准确的说则是老年人更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但是由于我国子女赡养义务繁重,为了忙于生计,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对老人的关爱做到面面俱到[10]。导致目前我国老年人患抑郁症的人数比例在逐渐增加,所以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建设就成为了养老服务的重点方面。
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模式下,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依旧属于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每个老年人情况各异,难以统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十分模糊难以界定,使得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建设的时候,难以掌控尺度。而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目前仅能通过数据了解到老年人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更加深层的思想信息仅能通过和老人或其家庭成员的交流获取,这就导致对老年人的心理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综合上述论证,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物质的需求程度逐渐减弱,而对心灵上的满足感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所以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养老服务中,合理分配智能设备与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分工,让护理专业人员重视起老年人心理健康建设就成为了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
4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养老服务行业正面临着变革,在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服务的同时,养老服务行业也急需对行业运行模式进行重构,并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合理的过渡时期,以便为不同阶段的老年人提供符合其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养老服务。基于目前的情况来看,养老服务依然存在老年人信息数据不全面、专业护理人才稀缺、养老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后,要对各类问题进行合理分配,将专业从业人员与智能服务设备合理分配开来,以求最大程度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另外,目前养老服务的发展更倾向于短期未来过渡阶段的养老服务模式,我们需要在该养老服务模式下,积极面对行业中的各类问题与挑战,为长远的智能化养老服务提供充足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信息数据,以实现高度智能化、人文化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孔祥溢, 王任直. 人工智能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 37(11): 2-5.
[2]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EB/OL].[2018-08-12].http://www.chyxx.com. industry.201510.352441.html.
[3]刁生富, 刁宏宇, 吴选红. 大数据时代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比较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6):1 04-112.
[4]郑乔营.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对策研究[D].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8.
[5]谢荣华, 谢意浓. 湖南高职老年护理教育实践路径的研究[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7, (1): 24-25.
[6]谢荣华, 谢意浓. 大数据助推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 (15): 146-147.
[7]麻凤利.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8]朱勇, 庞涛. 中國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Z]. 2017.
[10]胡婉. 我国智能养老模式的构建及路径选择[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 26(4):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