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2019-12-06甘伟金

求知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模式

摘 要:信息技术是困扰许多学生和教师的科目。在学生看来,信息技术知识复杂多变不利于理解,许多抽象的知识点无法同实际结合起来,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在教师看来,信息技术是一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学科,要根据不同知识点的适用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针对抽象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知识。

关键词:教学模式;初中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100-02

一、调整课堂布局,优化课堂体验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为教师讲解课程基础知识,带领学生研习课本例题,再进行课堂练习并设置课后习题。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教学质量较差。微课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有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合,提炼出课程教学内容,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重新调整教学布局,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场地进行扩展,由传统的单独室内教学扩展为室内室外教学相结合,带领学生在操场、活动场地、实验室等区域采用实地操作的教学模式来探究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传递的例子。这种活动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有效地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课本中对于信息传递的描述通过调整教学布局的方式转化为简单直观的生活现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吸收。

二、活用网络社交,开辟第二课堂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的方式实现时间与空间上的拓展。现代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知识量较大,单单依靠课堂时间是难以完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所以需要我们利用微课开辟第二课堂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课后习题和相关通知推送,课堂上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和相关的学生进行课下交流,同时让一些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疑问的学生有第二次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把下一节信息技术课堂的内容提前推送到公众号中,让仍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预习。

教师可以在微信中设立一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小游戏,比如,信息技术答题闯关类游戏,答对一定数目的习题可以获得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信息的传递”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些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工具,并鼓励他们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搜索一些课本外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后时间巩固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帮助班级内部的学生整合他们所搜集到的资源,帮助他们按照兴趣更好地在课后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三、推进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知识点传授和反思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吸收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反思,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精简化并组织学生进行整体的课程反思学习,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内整个解题过程,感悟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信息技术思维过程,将知识经验转化成自身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的策略。微课的另一大优势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将信息技术课程精简化的同时,将抽象的信息技术概念知识点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或视频播放的教学形式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记忆。

例如,在教Office软件这一部分时,这部分软件操作的知识量较大且联系紧密。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软件教学与练习的课程简化为若干个小节,在进行每一小节的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后通过反思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软件操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播放一些诸如文字的修改、文字的复制等操作的视频,通过更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

四、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规划课堂

合理地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形式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信息技术基础技能的课程中,频繁地使用电教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主体教学课程的重要程度。因此,教师在实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一些需要实际活动来探索发现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主动避免电教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带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及其规律。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编辑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模式,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的方式,训练学生进行打开文档、输入文字、修改文字、保存文档这样的操作能力。

而在课程中遇到一些教师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的、生活中又缺乏常见例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通过电教媒体的形式,将一些教学实例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幻灯片播放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必须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播放一些由若干图片组成的幻灯片,通过电教媒体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另一种奇异的信息技术世界,从根本上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

五、优化分组教学,师生共同进步

分组教学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讨论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切记不能低估初中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要合理地利用初中生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来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组教学。为此,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挑选几名出色的学生当小组长与教师一起对小组内同学进行辅导,帮助落后的学生追赶进度,获得进步,帮助已经学会的学生巩固新知。从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入手,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在成长层面上向教学提出了多元化的个体学习诉求,要求教师以一个全面综合的知识脉络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来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現代初中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执教经验,以提升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切入点,通过调整课程布局,活用现代技术、合理规划课堂、优化分组教学等手段,带领他们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正苍.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J].读与写,2015(14).

[2]杜琳琳.沟通世界 点击未来——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5).

[3]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147.

[4]韩立刚.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4(6):45.

作者简介:甘伟金(1983—),男,广西桂平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