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2019-12-06赵伟
赵伟
2019年5月,在江苏省体育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上,笔者代表工作室进行了《篮球基础战术:传切配合》的公开课展示,本课是根据工作室近年来进行的“基于单元构建的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而设计,通过对某一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将每个课时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单元的学习目标,从而逐步实现阶段的学科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单元设计——承上启下
单元教学作为初中体育教学最为完整的基础单位,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篮球传切配合》单元计划时,注重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从复习移动和原地传接球过渡到快速三角传球,再拓展为四角传球,然后渐进成传切配合和“四角篮球”比赛,最后通过考核和比赛将所学技战术合理应用。这样设计可以确保每节课之间能够紧密相连、循序渐进,更有利于学生对篮球传切战术的理解与学习。在本单元的设计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单元教学内容
篮球中的传切配合是最常用的战术之一,技术简捷、配合明快、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符合水平四学生的认知水平,适用于其技术和体能发展及储备的实际阶段。
2.有序安排单元教学内容
从移动技术、三角传球,到四角传球和传切配合战术及对抗游戏和比赛,整个单元围绕“传切配合”这一核心内容,将与之相关联的移动、传球、投篮、对抗防守等相关学习内容按照递进、连续的关系分配课时与课次顺序,前一次课是后一次课的基础,后一次课是前一次课的递进、延伸与拓展,整个单元内容安排呈现递进性、连续性和相关联性的逻辑关系。
3.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本课设计符合现行课程标准水平四的要求,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和明确的要求。首先,学生在练习中能积极参加篮球技术中的移动快速三角传球、四角传球、传切配合的学练,逐渐形成积极主动参加篮球运动的意识。其次,掌握行进间传接球、移动快速三角传球、四角传球和传切配合的动作要领和战术要求,能将这几种技术和战术熟练运用到游戏和比赛中。最后,在学练中提高反应和协调能力,发展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在与同伴合作练习中相互鼓励与谅解,不断磨练意志力,培养果断勇敢、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二、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1.热身准备,做好技术铺垫
片段呈现:导入热身阶段,学生站成2路纵队进行慢跑,跑动过程中根据教师提示结合侧身跑伸手要球、滑步移动、行进间拉伸等练习热身,随后在规定区域内进行2人1组的无球摆脱防守练习和多种形式传接球的球性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不仅让学生的机体、心肺功能逐步过渡,以适应课的需要,而且复习了本节课所用到的移动技术和传接球技术。结合标志桶的无球跑动,让学生熟悉了切入路线,为切入动作做好了准备;在球性练习中,2人1组复习传接球的同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为接下来的配合练习做好铺垫。
2.辅助练习,形成动作概念
片段呈现:2个辅助练习都是由2名学生在同一个三角形练习区域内完成,要求跑动中注意伸手要球并结合语言提示,尽量做到人到球到。练习1为摆脱跑位后接球投篮练习,学生A持球做投篮或虚晃假动作,学生B摆脱跑位后接学生A传球以投篮的方式投回,一定时间后进行交换;练习2为2人1组的传球后切入接球练习,学生A持球做假动作,将球传给B学生后迅速摆脱跑位接学生B回传球,练习一定时间后2名学生进行交换。
设计意图:在技能发展阶段,利用辅助练习让学生自主体验,对空切投篮和传切形成初步动作概念。教师通过示范和语言提示,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边练习边思考,纠正和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注意传接球时机,并强化同伴间默契配合意识。通过凳子和标志桶组合形成三角形练习区域,不仅提高学生练习密度,而且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学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三角进攻的战术意识。通过充分合理地使用场地器材,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增加学生运动负荷,从而達到有效提高体能的效果。
3.传切配合,分组分层学练
片段呈现:通过标志桶简单的移动而改变练习队形,巧妙形成新的防守组合,每个半场为一个练习区域。2路纵队分别站在2个防守障碍后,根据篮球位置的不同分别进行传切的纵切练习、传切的横切练习、空切的纵切练习和空切的横切练习,并尽量将球投进。教师巡回指导,可以适当移动标志桶以限定练习者的切入路线,也可以根据练习情况,让学生进行消极或积极防守,从而增加实战体验感受。
设计意图:在改变组织队形练习传切配合时,通过移动标志桶既可以让学生明确切入的路线,巩固切入动作,也可以发挥器材的最大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组练习,从无防守队员到消极防守练习到积极防守练习,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有效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4.游戏竞赛,融入传切实战
片段呈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场8v8的“四角篮球”游戏竞赛,每队2名学生在底角规定区域内作为移动“篮筐”,场上队员采用人盯人防守,只可通过传接球和移动跑位的方式将球传给“篮筐”进行得分。每次得分后,双方“篮筐”都要进行换人,在游戏竞赛中将本节课所学传切战术合理运用。
设计意图:篮球技战术的学习要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把传切配合战术游戏化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将传切配合巧妙地融入到游戏当中,做到前后呼应,让学生学以致用,而非枯燥单一地练习技术动作。结合比赛的竞争与合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将所学技战术运用在游戏中,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篮球场上充满活力与激情。
5.放松评价,知识技能相伴
片段呈现:在放松与评价阶段,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练习,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师生、生生之间总结本节课练习情况,并对课堂中发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肯定,全体学生自觉完成器材的回收和归还。
设计意图:通过放松和评价,不仅使身心得到恢复,而且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课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技能,在比赛中运用技能,在总结中巩固技能。
三、课后反思——改进提高
反思1:在进行传切配合练习时,学生传球方式较为单一,在实际应用中不容易将球有效传给同伴。教师多提示学生在传球之前可以配合假动作(如晃动后传球、投篮姿势后传球等)或者采用多种形式传球(如击地球、高抛球等),将球传给同伴,然后再做切入动作。
反思2:在有人防守练习时,可以将练习情境更为具体化。比如切入方向要视防守者状态而选择,即防守者盯人,有球侧切,防守者盯球,异侧切。根据这些设计,加入学生之间场上沟通技巧,如手势、语言甚至眼神等信号的运用,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练习。
反思3:把体育课堂“能、会、懂、爱”作为自己下一阶段目标,让学生能运动、会运动、懂运动、爱运动,在师生互动的同时,关注生生互动,让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