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碰撞与交汇中探寻中国音乐的足迹

2019-12-06白佳欢

人民音乐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曲家研讨会学者

想因碰撞而闪光,文化因交汇而繁荣。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音乐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碰撞、融合。2019年9月19日—22日,“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暨第22届“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课题组、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arch)与CHIME(《磬》)杂志联合承办,山西吕梁艺术学校协办。

20世纪90年代,荷兰莱顿大学的施聂姐女士(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和高文厚先生(Frank Kouwenhoven)、英国伦敦大学的钟思第教授(Stephen Jones)、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的皮卡尔教授(Francois Picard)、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海伦教授(Helen Rees)共同创办了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并创办了西方唯一一本研究中国音乐的英文雜志《磬》,展现了西方学者对中国音乐的关注和研究。自1991年至今,“磬”国际研讨会已成功在世界各地举办了21届,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本次会议是第二次在中国本土举办,参与发言的中外学者一共有121名,来自中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日本等12个国家及地区,参会人数在“磬”历届会议中排名第二。三天的研讨会中,除了主题发言、三个分会场共31场的分会场主题发言外,还包括一场青年学者论坛以及三场作品音乐会(民族器乐重奏音乐会、民族器乐独奏音乐会、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会议结束后,主办方中央音乐学院组织海内外学者赴山西吕梁艺校和北京天坛、智化寺等地对传统民间音乐进行考察。本届会议可以说是多角度、多层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音乐当代的创作、研究和保护传承。

一、全球视野下中国音乐的多元议题

中国音乐欧洲研究基金会的工作主要围绕中国民间音乐以及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地区音乐的比较研究展开,本次会议更像是一场中外学者对中国音乐的集体追根溯源。会议主题“Contrasts in Chinese Music”凸显了中外学者对中国音乐中碰撞与对比的关注,包括中国音乐在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碰撞,也涉及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百年来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音乐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等。因此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当代新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等研究论题成为本届研讨会的焦点。本届研讨会成为历届‘磬研讨会中议题最为多元、议题边界最广的一届。

(一)新视角  新史料  新思考

鉴古而知今,中国当代的音乐研究基于对中国音乐历史价值的全面梳理和挖掘。古今中外的史学理论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洛秦的《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以自身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对音乐人类学“中国经验”的结构性思考,以具体的案例展现了音乐人类学在中国音乐问题、论域及方法中的实践,并对其进行了反思和发展构想。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证明,音乐人类学观念的引入将会为中国音乐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拓展其研究视域。白佳欢《“小历史”的历史理念与区域音乐史研究——以明代松江地区古琴活动研究为例》借鉴了社会学和区域音乐史的研究方法,对明代松江古琴的区域性活动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英国学者杰恒瑞(Henry Jacobs)的《声无哀乐论:嵇康的音乐论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毕乙鑫的《音乐·外交·心态——以乾隆时期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例》以及周婧的《唐代音乐中的政治因素:三种中亚胡戏接受情况的对比》关注到古代音乐思想、音乐活动、音乐形态与政治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古代音乐被赋予的政治意涵。

海外学者对于中国音乐家在海外的音乐活动史料的挖掘,不但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史料范围,也为国内音乐史学研究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新思考。美国学者饶韵华(Nancy Yunhwa Rao)《当代华人作曲家在纽约:以〈纽约时报〉为视角》、瑞士学者谢乐(Xavier Bouvier)的《中国风组曲:重新发现的共和国时期的小提琴和钢琴作品》、美国学者史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的《“探索一条活路”——从上海解放前的文化角度看谭小麟的学生在1947年实验作品的演奏会》以海外留存的音乐资料对中国近现代作曲家的海外音乐创作活动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史料都是首次引用。身处海外的中国作曲家如何处理西方音乐与自身音乐文化的关系?海外的音乐届如何评价和接受这些“东方声音”?这些史料的发掘和解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二)东西方视角下的传统音乐

探寻传统音乐的历史脉络、确立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才能在多文化交融的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本届研讨会中,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引人注目,研究内容包括广东音乐、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戏曲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等。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中国文化语境中少数民族音乐认同的确立和其音乐形态的变迁。杨民康组织的“差异与汇流:音乐与族群、国家、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与汇流:音乐与文化构建”讨论小组集中讨论了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多民族生活中的想象、构建和文化认同。黄婉召集的“越过‘边界的身影:音乐民族志中的‘个人研究”讨论小组,则以少数民族中的某一个表演者或表演团体为例,从个案研究出发,探讨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变迁。无论是群体研究还是个案展示,这些民族音乐学学者深入田野采风实践,身体力行地研究、传承传统音乐,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下多民族音乐的生态样貌。

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是海外学者走入中国田野进行探寻的一大动力。澳大利亚学者英倩蕾(Catherine Ingram)做了题为《家乡之歌:侗族歌手和澳大利亚土著歌手相会于悉尼》的主题发言,并通过纪录片和现场表演的形式分享了对侗族大歌的田野调查,她与侗族大歌歌手的表演给学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倩蕾曾深入侗寨与侗族歌手一起生活18个月,在这期间除了采集和学习侗族大歌,还学习侗语,并和侗寨村民一起农作、表演。她还邀请侗族妇女到澳大利亚交流表演,并为她们与澳大利亚恩马结热妇女创造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将不同的少数族群聚集在一起讨论各自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和认识。

作为外文化研究者,英倩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文化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热爱,以及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做的努力。在本届研讨会中,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海外学者投身于中国音乐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葡萄牙学者苏安廉(Enio de Souza)的《1980—2019年代:中国音乐在葡萄牙的惊人发展》、丹麦学者玛丽安娜·雅各布森(Marianne Jakobsen)的《以艺术合作为跨洲桥梁,把中西文化带入未来的音乐世界》、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塞拉多(Francesco Serratore)的《米兰华人社区音乐活动中鼓词的缺失:代沟还是“跨国别身份”》等发言让我们看到这些学者如何克服语言障碍、打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隔阂,通过博物馆、音乐机构、民间组织等媒介保护、传播着中国音乐文化。

可以看到,在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侧重于传统音乐与其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联系,而国外学者更多从宏观上关注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交流、融合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文化环境中的演变和被接受。“局内人”与“局外人”从不同视角在“磬”会议中交流分享,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并思考传统音乐的当下和未来,这也是“磬”会议创办的主旨之一。

(三)聚焦新作品,展望新趋势

本届研讨会中,关于中国音乐新作品和新趋势的论文共48篇,占到了所有会议论文的42%,作者以国内学者为主,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包括当代作曲家及其作品、当代音乐审美与接受、传统与现代结合、表演团体研究等。

张岳的《序列音乐技术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与实践》、郑艳的《理性与感性的交叠:贾国平民族室内乐〈清风静响〉之过程与姿态研究》等多篇论文从作曲技法上探讨了当代作曲家的审美选择。宋杨的《以音绘形——西方理性序列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感性意境的碰撞火花》、张晓东的《历史视域下的当代竹笛室内乐“新音响”》等论文以具体作品分析了当代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作曲家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和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姚亚平的《价值观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途径。他试图从价值观角度沟通公共社会与现代音乐之间的鸿沟,向公共社会描绘当代作曲家的群像和文化使命。他认为中国作家工作的意义在于,他们注定要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寻找自己文化的可能性,并努力做出国际化贡献。

可以說,国内学者对当代音乐作品作曲技法、审美构建、价值观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并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为这些作品的传播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此外,备受关注的音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是本届会议的一大亮点。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内首创了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在音乐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绩喜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邹佳默的《谈人工智能作曲技术中的深度学习方法》介绍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她认为,人工智能作曲的最终目的不是彻底摆脱人的情感,更不是为了取代作曲家。虽然诸多实验还在进行当中,但是对于人工智能作曲的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本届研讨会作为一场中国音乐研究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全面而集中的从学术理论层面展现了当下中国音乐的最新研究成果。新视角、新史料、新观点的出现进一步启发、拓展了传统史学问题的研究视域;对传统音乐多视角、多层次的深入挖掘,为传统音乐“因乐制宜”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参考;对当代中国音乐新作品、新趋势的关注,传递出中国音乐的“新声音”。

二、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扶持青年学者成长

作为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参会学者学术身份、文化背景、年龄的多样化,以保证会议的开放性、多元性。参会学者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既有高校的教师、学生,也有文化机构的研究者和表演者。参会者年龄段横跨23岁到70岁,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其中年轻学者表现亮眼。为了鼓励、扶持更多的年轻学者,研讨会特意安排多位90后的年轻学者参与发言、讨论,并设立国际青年音乐学术论坛来展现中国音乐研究的新生力量。

在青年学者论坛中,中国台湾东海大学梁正一助理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生艾苇婷(Avital Rom),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滕贝格大学讲师杜咏霏,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弗朗西斯科·塞拉多,中央音乐学院姚晨副教授、《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等九位学者参与了论坛讨论。在讨论中,参会者们首先对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组委会的筹备表达了感谢,之后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和生活背景,以作曲家、媒体工作者、教育者、研究者的身份表达了对中国音乐研究的特点、音乐传播、跨学科交流等问题的看法。作为东西方音乐得以交流、融合的基础,“音乐传播”话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张萌指出作为不同身份的学者,在研究中应主动变换姿态,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突出个性的同时亦能将个性整合于共性之中。杜咏霏认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时间、空间上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磬”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平台,“碰撞”中更重要的是“融合”。

为了更好地展示参会者的研究成果,在闭幕式上,会议主办方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所长贾国平决定,将经会议评审组评审后的论文收录成册,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出版。这一决定体现了会议旨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间交流互动的初衷,同时,对于无法参会的海内外研究者而言,也可借此了解当下国际学界对中国音乐研究的最新动态。

三、聆听传统与现代的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的研究不只是理论、文字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活态的音乐声响的呈现。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之根,是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当代中国作曲家创作灵感的不竭之源。作为东道主,中央音乐学院在会议期间精心安排了三场民族器乐音乐会来展示中国当代作曲家汲取传统音乐元素创作的新作品。

三场音乐会无论是作曲家、表演者还是曲目选择上都体现了“高水平、高质量、高规格”,因此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听众,三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一座难求。音乐会所演曲目包括谭盾、秦文琛、贾国平、郝维亚、李博禅等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重奏作品、民族器乐独奏作品以及室内乐新作品,这些作曲家或是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的中国乐坛领军人物,或是才华横溢、备受瞩目的青年翘楚,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最高水平。在曲目选择上,主办方精选了既能充分体现作曲家创作个性,又能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作品,并尽可能多的呈现民族器乐的多种可能性。音乐会的演奏家们亦是“星光熠熠”,兰维薇、尹飞、戴一生等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师生与包揽国内各项大奖的圣风室内乐团、艺境室内乐团、进击打击乐团等乐团一起为海内外学者演绎了一场场民族器乐的盛宴。除此之外,主办方还为参会者们提供了表演舞台,许多会议上研究、介绍的音乐作品也都在音乐会上一一展现,包括国外作曲家创作的民乐作品、福建南音、经典古琴曲、侗族大歌等,体现了音乐会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三场音乐会中,中外作曲家通过古老的民族器乐表达对“中国音乐”的认知,传统经典曲目与当代新声音各有其美又美美与共,或是清丽婉转,或是激越雄壮,让每一位观众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领略中国音乐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无穷可能性。

“磬”会议创始人高文厚先生曾在开幕式上说:“在中国举办会议,就像回家一样。”对中国音乐的追溯,要回到它的原生环境中。为了让研究者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主办方组织了北京和山西吕梁传统音乐采风活动。山西吕梁艺术学校作为本届研讨会的协办单位,为学者们呈现了最具山西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展演。具有千年历史的山西宫家吹打、晋剧、孝义碗碗腔、木偶、皮影戏、山西民歌等民间音乐精彩绝妙,年轻的表演者们让我们看到传统音乐未来传承的希望。在北京的采风活动中,学者们参观了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的老唱片修复与数字化项目,在百年老唱片中聆听了周璇、梅兰芳等人珍贵的历史声音。在天坛神乐署、北京智化寺,学者们欣赏了神乐署表演的古代雅乐,观摩了智化寺僧人们传承百年的笙管乐,海外学者对中国古老而丰富的音乐文化赞叹不已。

结  语

会议中,鉴于中國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在增进中外跨文化理解、推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促进中国音乐国际传播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央音乐学院决定聘请该基金会五位成员——该基金会主任高文厚先生(Frank Kouwenhoven)、英国伦敦大学钟思第教授(Stephen Jones)、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皮卡尔教授(Francois Picard)、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海伦教授(Helen Rees)、德国海德堡大学梅嘉乐教授(Barbara Mittler)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外籍委员。曾经,中国音乐对西方而言是古老而神秘的存在,西方学者对中国音乐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对东方古国的“想象”中,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及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入,“西方文化中心论”逐渐被挑战、瓦解,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磬》杂志的创办和“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说明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关注中国音乐的发展。正如会议组委会委员李淑琴教授所说,参会学者们打破学科界限,跨专业研究特点明显,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关注度明显增长。

“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的举办,让海内外学者得以全面、近距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无尽魅力,也让中国音乐的当代研究和创作获得了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我们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中国音乐的多样解读,这些观点的碰撞引人关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对中国音乐的解读必然基于它所生长、演变的历史环境中,而非一种“历史想象”。我们期待中国音乐与不同文化之间更多的“对比和碰撞”,正如高文厚先生所说,对比和冲突有更积极的含义,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无论碰撞还是交汇,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探究它们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白佳欢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作曲家研讨会学者
小小作曲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学者介绍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