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思政探索
2019-12-06袁吉
摘 要: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因此,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搞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恰当植入思政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人成才。
關键词: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必须从教育的“育人”本质要求出发,站在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而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2]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成果。[3-4]本文以《工程机械管理》课程中“起重机操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例,探索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问题。
2 教学内容及特点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是工程施工中数量、种类最多的特种设备。因此,对起重机操作人员也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具体教学内容详见下表。
职业道德
禁止作业中离岗,注意力集中,禁止闲谈,遵守规程指令,身体不适精神不佳禁止操作,严禁酗酒及酒后作业。
3 思政教育切入点分析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有较好的切入点,选择切入点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进行。切入点选择恰当将会使思政教育过度自然不突兀、内容具体不空洞、润物无声易接受。本文以“起重机操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教学为例,详细分析了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切入点选择和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进行了详细分析。
(1)在课程引入环节。需要依次引入起重机、起重机操作人员及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在引入环节中应选择具有震撼效果的案例,本环节向后以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的一段话介绍该工程建设所用的起重量为12000吨的振华30起重船引入起重机,再用大国工匠龙卫国的先进事迹引入起重机操作人员,最终引入起重机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通过引入的案例使学生了解起重机械的背景,同时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2)对于起重机操作人员应具备的身体条件方面,学生对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容易产生误解(误认为这些要求是一种歧视)。我校学生就业单位大都是铁路单位,对色盲和色弱有明确的要求,部分同学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歧视。本环节借助一些反面案例使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到这种要求是对职工、职工家庭、用人单位及社会高度负责的一种做法,而不是歧视。
(3)知识技能要求。该部分内容比较好懂,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热情。介绍铁路行业中利用知识技能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职工代表,激励学生在校勤学知识苦练技能。
(4)审核认证。学生错误地认为毕业后,就再也不用学习、考试了。可实际上现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学习注定被淘汰,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结合讲授内容鼓励学生在校多学习,考取技能证,走上岗位还要更加勤学。
(5)职业道德。介绍一些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作业案例,通过其危害性使学生明白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职业道德是永远不可突破的底线。在工作中恪守安全操作规程就是一种职业道德,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行为。要求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恪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
4 结语
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内容特点和学生思政教育薄弱点,寻找恰当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内容嵌入教学内容,将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因为思政教育有了具体载体,辅以真实案例,学生喜闻乐见,效果较好,完成了教学内容,也达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E%E7%A8%8 B%E6%80%9D%E6%94%BF/22421661.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毕玉江.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J].大学教育,2019(09):131-133.
[4]左海青,赵红军,朱玉茹.“一核心、二融合、三平台、四结合”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9(04):1-3+6.
作者简介:袁吉(1976-),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工程机械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