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元视角例谈器械体操类教材“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2019-12-06钱红斌沈伟忠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双杠学练纲要

钱红斌 沈伟忠

本次活动分别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限学内容器械体操类项目水平二《单杠:多种形式的悬垂活动方法》、水平二《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及水平三《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活动方法》进行单元设计,并从中各抽取1节课进行了课堂展示。笔者以3节展示课为例,基于项目特征,从多元的视角,谈谈“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一、从教材表现标准的视角看“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1.器械体操类教材的项目特征

器械体操属于封闭式技能,是利用规定的器械,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完成不同力度、速度、幅度、姿态和节奏的各种身体动作。悬垂、支撑是人克服自身体重,进行悬挂或支撑器械的一种活动方法,箱上前滚翻是助跑踏跳后在纵箱上完成的前滚翻动作。器械器材对增强人体上肢、肩带及躯干力量,增强关节灵活性,发展肌肉本体感觉,提高空间感和平衡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互帮互助等良好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

2.根据《纲要》中不同教材的表现标准设计不同的“方法”

悬垂、支撑、箱上前滚翻都属于器械体操类范畴,虽是同一类教材但教材内容和要求不同。悬垂、支撑作为人体基本活动方法,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水平二《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单元及单元中《双杠:支撑摆动的练习方法4》一课为例。《纲要》中关于“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技能的表现标准表述为:能在“看谁支撑花样多”等游戏中,分别做出3种以上支撑的动作,如,屈臂支撑、低单杠支撑和移动、双杠支撑及移动、支撑摆动后跳下至一定远度等,表现出身体姿态与动作的多样性、创造性,并能坚持较长的时间,展示一定的支撑力量与良好的肢体控制能力。从《纲要》的表现标准中可以看出,支撑练习对于水平二的学生来说,尽可能结合游戏,在游戏中学练,同时要表现出支撑练习的多样性、创造性,对于支撑摆动技术则没有具体描述。本次活动执教教师在教学目标、学练标准等的描述方面较精准,可操作性强,整堂课围绕直臂支撑、连续的直臂支撑成分腿坐(直腿)、屈腿弹腿压杠前摆下展开,重难点突出。但单元名称是《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实际单元内容为《双杠:支撑摆动的活动方法》。根据《纲要》中的表现标准,课的内容和练习形式显得比较单一,在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适当增加多种形式的支撑练习方法,可放在准备部分或作为“课课练”内容。考虑到双杠器材的数量及安全性等问题,可在地面上进行,如,各种形式的俯卧和仰卧支撑练习,直臂、屈臂、侧向的支撑练习,2人或多人的合作支撑练习,不同高度的垫上支撑练习,俯卧撑、立卧撑、爬行等,将静力性练习与动力性练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还可开展各种比赛,如,单侧支撑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推小車”游戏等。这样,不但丰富了课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从学生学练的视角看“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1.学练内容的设置应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学练标准的制订应具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学练内容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与练习的内容,学练标准是学习该学练内容所要达到的相应要求或标准[2]。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讨论较多的是《单杠:悬垂的练习方法6》一课,单一练习为“屈臂悬垂”,组合练习为“屈臂悬垂+单挂膝悬垂”。但在技能目标的制订中描述为“……能完成挂膝悬垂及摆动动作”,并能坚持一定时间……可以看到主要学练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另外,技能目标的描述中“并能坚持一定时间”,没有量化,不明确。“能完成单挂膝及摆动动作”,单挂膝和摆动是2个动作,2个层次,完成到什么程度?摆动到什么标准?均没有阐述清楚,缺少操作性和检测性,同样在学练标准中,如,针对屈臂悬垂这一学练内容,学练标准描述为:复习屈臂悬垂摆动,跳下屈膝缓冲,从右侧回。很显然这样的学练标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根据技能目标,单一练习建议改为单挂膝悬垂,这样才符合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并与教案中的重难点相符(重点:挂膝悬垂,难点:上杠成悬垂)。当然,相应的组合练习及学练标准也都要进行改进。

2.从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看器械体操类项目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方法”的设计要从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像箱上前滚翻这样难度相对较大的项目,更需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做好分组分层教学。在《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练习方法6》一课中,笔者从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身高、性别有差异,但教师除了对几名完成箱上前滚翻动作有困难的学生安排在软式跳箱上外,其他器材均按统一要求,没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别差异进行分组分层练习。由于本次活动上课学生身体素质及箱上前滚翻基础较好,因此学生虽然有差异,但都能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器械类体操的分组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水平三的学生在生理、心理及体能方面差异较大,男女生之间差异也在增大。因此建议在设计“方法”时,在跳箱的高度、远度上做适当的调整,同时可结合软式跳箱,给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较多的安全感,满足未能完成动作学生的练习需求。

三、从单元的视角看“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本次活动3个单元计划的设计,紧扣《纲要》理念,方法多,梯度性强,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凸显技术和体能的融合发展。在《纲要》中“多种形式的支撑与悬垂活动方法”内容是作为1个单元呈现的,共安排4~5个课时。授课团队在设计时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在呈现的单元计划中将支撑和悬垂分开设计,分别设计了7个课时和12个课时。有2点引起了笔者关注:将悬垂与支撑分开编写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容易造成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如将2个内容放在同一单元构建形成互补,丰富学练方法,增强学生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纲要》中“支撑跳跃简单技术及组合”单元也安排了4~5个课时,在《纲要》配套教师用书中“支撑跳跃简单技术及组合”没有单元参考的范例,但参照其中“单杠和双杠的简单技术及组合”分别安排18个课时。相对悬垂和支撑,箱上前滚翻的动作难度大、技术性强,《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活动方法》单元设计中缺少了技术维度的呈现,笔者认为如能呈现“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的完整单元更加合适,更有利于教师的看课和学习。

四、从场地器材的视角看“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器械体操的教学离不开器材,器材的匮乏一度成为制约器械体操教学的一个瓶颈,当然还受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本次活动中,展现在与会人员眼前的是将简易、实用、安全的器材引进体育课堂,尤其是软式跳箱等,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此也促进了体育教学中“方法”的改进。以《单杠:多种形式的悬垂活动方法》单元为例,学生除了在单杠上学练外,还可在肋木、云梯、双杠等器械上学练,教师在设计单元时可适当考虑器材的多样化,从而给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和感受。同样《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可在双杠上学练,也可在单杠、垫子、地面等器材上学练,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练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综上所述,器械体操作为《纲要》必学内容中的限学教材,有着其独特的锻炼价值和育人功能。授课团队在活动中的精彩展示,多方位地拓展了看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为看课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练方法,对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强.精准学练标准促进学习真实发生[J].中国学校体育,2019(3):12-13.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双杠学练纲要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如何让“危险”的单双杠项目焕发魅力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德国91岁老人双杠表演惊呆观众
翻双杠
双杠(小、中、大班)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