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服沙魔

2019-12-06王有德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灵武市白芨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王有德的老家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幼年的王有德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窑洞,黄沙一次又一次爬上窗台,最后逼着全村人搬离故土。从那时起,制服沙魔的念头就深深种在了王有德心里。

1985年,王有德担任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彼时的白芨滩林场风沙肆虐,沙逼人退。

王有德开始了和沙漠的斗争。夏天,他带领职工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上搭建的帐篷里。冬天,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全场职工日夜吃住在水渠边。凭着这股“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干劲,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将治沙造林的速度由过去的每年3000亩提高到现在的每年2万~3万亩,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是前40年的总和,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生命不息,防沙不止

在祖国的西北,让沙漠变绿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在宁夏灵武市,已经65岁的王有德与同伴们一起用40年的时间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这道屏障不仅成功阻挡了毛乌素沙漠的侵蚀,更是让沙漠从黄河东侧后退了20公里,这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也是治沙人永不放弃的奋斗成果。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他割舍不了已经从事了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荒灘作为新的“战场”,以高于常规治沙造林成本几倍的投入,治理修复荒滩面积6000余亩,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千余亩的绿色屏障。

“生命不息,防沙不止。”这是王有德给自己订下的人生信条。

猜你喜欢

毛乌素沙漠灵武市白芨
毛乌素沙漠边缘定边县长城林场林业资源分析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陕北·绿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风积地貌区道路工程勘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