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乡土线索下的河南版画
2019-12-06余航
余航
摘要:从乡土文化线索出发,以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乡土版画的创作取向为重点,论述近十余年来河南乡土版画及风情版画走过的历程。河南版画在鲁迅先生所引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大氛围下开始起步。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地域性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受新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面貌。河南版画由此开始逐步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河南版画 地域性 乡土绘画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31—02
乡土绘画线索作为河南版画中最为明显和突出的特征,始终贯穿于河南版画的发展过程中。几千年来,乡土艺术特点普遍存在于河南地方艺术中。无论是戏剧、文学还是国画、油画和版画,河南乡土特色一直都是创作的重点素材。大多数艺术家在乡土绘画中保留了最为淳朴和真实的河南风貌。河南版画作为河南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乡土绘画的特点。
一、乡土绘画和传统书画的概况
乡土绘画和传统书画是河南美术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两部分。尤其是乡土绘画,占据了河南美术创作的重要位置。很多艺术家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描绘了广阔土地上河南人的精神生活和创造。乡土绘画和传统书画也逐渐成为河南人民的精神财富之一。
近十余年,涌现了以李伯安、丁中一、马国强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画家。李伯安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勤奋作画。在山水画领域,有谢瑞阶、龚柯、郑玉昆、郝石林、徐玉庆、乔溪岩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采用中西结合画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些艺术家基本以河南农村风景为主题,在创作中比较注重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花鸟画方面,王绣、薛尔纳、王克印、李春朴、刘德功等一批老中青画家以不相同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河南花鸟画的风貌。
乡土绘画与传统书画的特点是基本采用写实的手法,并且带有河南人的精神面貌。北方独有的韵味和兼容特点也是乡土绘画和传统书画的亮点。具体来说,乡土绘画和传统书画继承并且发扬了北方人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面貌。
二、代表人物陈天然、王威的版画
在河南版画创作队伍壮大的前期,浓厚的乡土气息紧紧围绕着创作主题,大多数乡土版画直接或间接取材于豫东农村的风光或者是农民劳作场面,受制作方面的制约,很多作品采用简便快捷的黑白木刻制作手法。
在河南版画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乡土线索作为十分重要的线索,一直保留到今天。对于多数艺术家来说,乡土线索紧密围绕和贯穿整个艺术生涯,其作品中质朴的生活和艺术气息常扑面而来。很多艺术家都是农民的儿女,乡土题材是他们长期坚守的选择。厚重的黄土地,朴实无华的耕作场景,真实的劳动场面,历经艺术家的选取和提炼,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创造。当艺术工作者的情感与这些生活场景合二为一的时候,故土的思绪就像乡土版画一样,让人记忆深刻,朴实无华的艺术特征成了一种美学概念。
乡土版画跟随河南乡土文化一路走来。乡土版画的代表性人物首推陈天然先生和王威先生。在两人的版画作品中,多次出现关于河南农村风景及人物的描绘。
陈天然先生出生于1926年,河南巩义人。从1955年创作《收工》开始,在陈天然先生的创作过程中,故乡与家园这两大要素成为其最主要的表达内容。其中很多作品中都多次描绘了天空、土地和牛群。在他的版画作品中,除了显而易见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外,还有一些手法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的倾向。在60年代以前,陈天然先生的许多作品中,营造氛围和烘托气氛是放在首要地位的。其中的人物只是用来点缀和陪衬。1970年以后,在取材方面,作者依旧使用河南农村场景,但是人物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如《琅琅书声》和《书店》这两幅作品。《琅琅书声》刻画了黄土地上拥有美好未来的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书店》则表现了劳动耕作之余,新一代农民的变化。这个时候,版画作品里的人物不再是简单的点缀,而是成为主题了。这一时期的改变,充分说明了作者艺术观念的更新。
70年代,作者淡化了现代文明的变革影响,利用家乡、土地、羊群等因素继续找回自我的精神归宿。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回归之旅。在同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中,画面多强调构成因素,所提炼出来的画面大多为块面化。很多作品失去了鲜明的主题,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感受放在画面的首要位置。陈天然先生于1984年创作了自己艺术生涯中最后一幅版画《安居乐业》。艺术家十分适当地將乡土线索与本我的艺术境界结合起来,看似普通常见的劳动场景因艺术家的创作而变得不普通。在后期的艺术创作中,故土风光被笼罩在安详与和谐的气氛当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完美,也流露出了对于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王威,1930年生于河南省杞县。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几十年,王威先生从未中断过版画创作。他的作品艺术特征比较鲜明,作品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反映乡土线索。
贴近生活、走进时代是贯穿在王威先生整个艺术生涯的创作特征。他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数作品是关于农村生活的描绘,部分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文明的建设。作者将普通农民的生活场景处理得十分耐人寻味和感人至深。根据画面情况,作者大多采用黑白木刻或套色木刻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作者将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场景的生活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版画作品,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三、乡土版画的创作取向和演进
乡土版画创作和都市版画创作的两大艺术观念组成了河南版画艺术创作中的两大亮点。随着版画艺术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乡土版画创作也逐步发生改变。乡土版画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把生活美变成艺术美,或者简单地把美好愿望融入画面中。乡土版画创作观念由以前的“宏观叙事”逐渐变为“微观叙事”,从理想化渐渐变为日常化,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平凡的生活。
河南版画中,有一部分创作理念及方式方法是从老一代艺术家那里传承而来的。随着时代的改革与发展,都市文化的兴起与普及,河南版画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精神。乡土线索与都市线索从一定程度上贯穿在河南版画创作的过程中,两大线索在一定时期也有不同的转变与交融。正是两种观念的冲突、交融以及共存,使河南版画忠实地记录下了黄土地上河南人的生活,成为一部活着的历史。
河南版画自新兴木刻运动逐渐开始起步和发展,在整个过程中,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河南版画在某一方面忠实地记录了多年来这一地域的真实面貌,反映了这片土地上广阔的社会历史进程。多数河南籍版画艺术家受老一辈影响,艺术语言和表达内容反映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这一特征在西方艺术思潮全球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消失,反而依然顽强存在,并且会继续保留下去。
参考文献:
[1]常平安.痴情的乡土歌手——谈陈天然版画[J].美术学刊.2010(4).
[2]周举.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版画艺术语言的演变与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3]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萌芽期创作评价[J].鲁迅研究月刊,1995(9).
[4]潘恺.现代版画艺术中的平面性探析[J].四川戏剧,2018(10).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