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管理与利用

2019-12-06杨植元

智能城市 2019年22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文化遗产历史

杨植元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2)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广度和深度在逐步增加。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兴起,智慧管理在多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全球的数据信息得到了几何式的增长,数据内容更加多样化,同时数据信息呈现低价值密度、实时性等特点,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我国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加大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同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上也面临新的问题,比如,不能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利用率、信息融合性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率低等。基于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管理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开展时,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从多个角度和方向探讨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管理与利用的实际效果。

1 大数据概述

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有所区别,大数据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为人们提供价值较高的数据信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种类多样化,大数据包含的数据种类较多,在数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据总量和深度方面也更加广泛。二是数据规模呈现增加之势,当前数据容量已经超过10 TB,并且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三是数据可靠程度高,大数据在处理速度和能力上都较强,同时传输速度快、可靠性强,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小。四是处理能力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技术的有效应用,结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职业、年龄等特点,从而形成非结构化的数据,能够起到数据分析和预测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数据通过与云计算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体现超强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交互能力,具有动态化的管理特点。在新型计算模式下,通过对计算资料和合理配置,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特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历史文化遗产智慧管理和利用中,能够发挥其潜在价值,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的整体效果。

2 基于大数据视角理解历史文化遗产

从工作特点来看,大数据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关联度较大的信息,在有效的研究上,发掘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影响,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为人们提供参考。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创造过程不是孤立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文、宗教等存在较大的关系。基于大数据视角分析历史文化遗产相关问题时可以从某个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扩展,然后延伸到其他领域,从不同的学科研究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变化历程、相互因素之间的关系等,从而为人们还原历史文化的真实情况。大数据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管理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工具,在应用效果上更加多样化、系统化,能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大数据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与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智慧应用等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大数据和历史文化遗产与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智慧应用的关系

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管理与利用策略

3.1 构建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

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中,逐渐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通过构建历史文化遗产管理体系,能够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期稳定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管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实际工作开展时,首先开发和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对我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发布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和数据共享细则和标准,对大数据之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和数据共享进行审批,做好相关信息权限、资金、人员组织等统一管理和调配工作,同时对下级管理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省级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则主要负责落实全国的规划和标准,组织建设管理本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大数据项目,对市(县)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进行指导和数据审核。市(县)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负责完成本市县)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数据录入和执行上一级管理系统发布的指令。为了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发挥其实际作用,应构建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为项目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保障。

3.2 扩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

在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虽然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利用能够起到快速查询、高效存储以及辐射面广的作用,但是这毕竟作为一种手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需要融入生态环境、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提升整体管理效果。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同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在形态上相对多样化。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和形式决定了在管理和利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社会状况。在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和利用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广泛参与,这对于传承主体、传承途径和传承效果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时,要打破自然性传承和社会性传承的藩篱和局限,将单一、封闭的个体性传承和开放性的大众文化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3.3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数据的运行和维护

大数据在来源方面,主要应用基础数据,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能够实时更新,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实际效果。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录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分级,做好来源统计,同时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要明确标注数据信息的来源和时间,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提供系统管理平台。建立本级筛选、逐级审批制度,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审核,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在进行数据更新的过程中,应做好数据有效性的检查,提升数据的使用效果。优化数据管理工作,做好公共数据和内部数据的划分,按照要求设置使用权限。为确保数据来源、审核、更新和使用等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应做好设备软件、硬件、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维护工作,按照要求设置数据应急管理中心,整合信息网络优势资源,确保大数据平台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要构建历史文化遗产数据维护体系,从而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和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的整体效果。

3.4 提高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安全意识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突破了以往传统对行政区域的限制,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往往会带来网络风险。因此,在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监控中,要有数据安全防范意识。除了日常需加强对大数据平台运行情况的检测外,还要对内存数据、传输数据、交互数据以及正在运行的程序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对硬盘和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和备份,确保运行状态正常安全。对大数据平台的节点,适时配置安全措施,根据性质和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将问题进行化解,保障大数据主体平台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降低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在数据的共享、使用、运营等方面管理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要确保工作的开展满足大众需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效果,为管理和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群众的凝聚力。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支持,以多样化、丰富性的方式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大数据具有针对性、智能化的特点,在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和应用中必能提供更好的途径,赋予历史文化遗产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文化遗产历史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