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子说:理性思考,感性书写

2019-12-06隋永刚胡晓玉

青春期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行草书体研习

文/隋永刚 胡晓玉

《书法作品1》

在几案前挥洒自如的书家张子说,勤习书法、笔耕不辍有40多年之久。自1970年始进行楷、行、隶等多种书体的学习与创作,20世纪90年代起广泛研习有关书道、书理及其相关的诸家论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长期以来,张子说形成了气韵浑然、谋篇舒适、法度自如、独具一格的书写风格。

《书法作品2》

性情成就潇洒意境

草书是中国线条艺术的最高体现。书写中,浑厚遒劲的线条、流畅婉转的形质、抑扬顿挫的节奏常让人遐思万千。张子说尤擅行草,行草虽也以动势和变化见长,但不是一味飞动,更注重动静相和而不失其正。品张子说的行草艺术,意融字间而韵随墨流,正是在章法之中给人以清逸潇洒之感。

行草重抒情,书家择行草书体,往往是基于笔墨随个人性情的选择。张子说个性率直爽朗,其手中利落果决的运笔也是其性情的写照。经过多年的挥写,他认为草书并未使他更为急性,流畅连贯的创作抚平了性情中急躁的成分,使得他能够“理性地想问题,感性地写草书”。不论是书于小幅的扇面,或是大幅的卷轴,其笔墨结构错落有致,字形变化富有音律感,笔势连贯且气势如虹。字里行间能见张子说情绪之洒脱,也有内敛的灵动。都说字如其人,由字感人,书家自身的动静之格跃然纸上。

顺应时代的行草风范

20世纪70年代,特殊的社会环境曾使得张子说将草书作为情感宣泄,而当下,张子说坚持行草更是顺应时代之为。草书绵延几千年,充分彰显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但相对于其他书体,狂草的飞肆与大众审美之间存有相当的距离,欣赏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张子说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应为大众而书,故而选择受众更广、相对平和的行草作为书体。

《气若幽兰》

《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道酬勤》

在节奏快、竞争强、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不再是庸庸正正、四平八稳,人们渴求在艺术中进行心灵的深呼吸,向往轻松与潇洒。狂草过于张扬,楷书重在板正而实用,张子说认为只有行草的意境才能与人们的心境更加契合。在对传统的研习中,张子说学习米芾,致力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在侧倾的体势中欲扬先抑,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还研习于右任由隶、碑到草的技法,使得用笔含蓄储势而仪态万千,逐渐形成了大众喜闻乐见、承于师古又不拘泥于古的艺术风貌。

《书法作品3》

《舍得》

源于修养的隽永文气

张子说笔下经营的字里行间,有情如洪涛、气象万千的情感气度,但更多的是典雅与诗性留有余音。艺术家今之造化,源于旧时的修为与学养。张子说从小便爱好曲艺、文学,后来工作之余勤读王力的《诗词格律》并探究诗词创作,长期以来曾在《京郊日报》和《北京晚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并多次在区、市、全国性文学征文和原创文艺节目展演活动中获奖。年近七旬的张子说表示,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在诗词和曲艺方面的学习已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此刻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的人格涵养。在多年的创作与工作生涯中,张子说为自己定下立论,即“三不三正”:于人不争名,于事不争利,于情不争厚非;做正人、干正事、立正念。在这样的修为之中,张子说的书写既饱含源于修养的隽永文气,也体现了做人做事的明朗正气。

猜你喜欢

行草书体研习
陈海良《古人诗》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书法作品
踏莎行草忆饶公
泰拳的研习方法及身体的生物适应性研究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2016年中国校园足球教练员赴英留学研习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