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2019-12-06蒋秋燕

关键词: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曾 辉,蒋秋燕

(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抢救治疗,以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1]。在对患者实施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8.46±6.69)岁,男15例,女11例;观察组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69.35±6.71)岁,男16例,女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护理措施为:医院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要立即安排救护车去接诊;患者在进入医院后,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然后确定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抢救治疗。

观察组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护理,护理措施为:

①建立急救护理小组:医院应建立急救护理小组,以及时的应对抢救治疗工作;小组内的成员要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护理经验。

②院前抢救:医院在接到抢救电话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出诊,在救护车去往患者病发位置时,要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指导患者家属将患者处于平卧状态,不能轻易挪动患者,护理人员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现在的情况,以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在到达患者病发处后,要及时的给予患者吸氧,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与医院急诊室进行联系,将评估结果告知急诊室内的医护人员,以使急诊室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③入院的抢救治疗:患者进入医院后,要立即将患者送入急诊室,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诊断;给予患者建立下肢静脉通道,并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或者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导致此病产生[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导致患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抢救治疗[3]。

在抢救时,合理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护理,效果良好,通过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护理的开展,可以使急诊室对患者的病情具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做好抢救准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效果,值得被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病人来啦,快抢救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打的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