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场景传播建构集体记忆

2019-12-05王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4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场景人民日报

【摘要】场景依托技术的革新,却又不只是技术的内容,更加强调情境和语境。场景传播本质上是在特定情境下个性化、精准化信息和服务的适配。即使在“网络平权”的时代,集体记忆依旧是可以被媒介建构的,主流媒体具有的话语权可以建立塑造民族认同感的集体记忆,通过话题式场景、情境式场景和氛围式场景建构具有延续性和深度的记忆。

【关键词】场景;场景传播;集体记忆;人民日报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2019SJA1569);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9LKT2062)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移动的客户端为媒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受众也得到更多的赋权。传播的需求促进了场景技术的发展,同样的,场景成为调整媒介叙述方式的理由。对于场景的研究成为研究界的热点,场景传播成为新媒介传播的主要方式。在现实中,场景技术或许还未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但是场景思维已经形成。主流媒介依托场景思维,利用一部分技术,进行场景传播,帮助受众理解媒体,形成集体记忆,产生社会认同感。话语与记忆的关系十分密切,场景传播为媒介赋能,使得媒介在个人记忆、群体认同和集体记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概念解析

1.1 场景

最早将“场景”这一概念运用到传播学领域的是科技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他们在深入了解场景科技的迅速发展之后,提出场景时代即将到来。两位作者认为,场景时代的到来依靠“五种原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着重强调因为科技的变化所以带来了场景时代,技术在场景中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关于场景的研究只是从技术出发停留在使用层面上,因此笔者将他们称之为“微观场景派”。

在中国传媒界,不少学者也曾就“场景”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胡正榮教授认为:“围绕个体存在的这一切就是场景。”彭兰教授用场景一词来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谭天教授将互联网的场景分为“虚拟场景”和“应用场景”,国内学者减少对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等等角度出发,试图构建出宏观的场景时代完整图景,因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宏观场景派”。

本文研究的场景是立足于“宏观场景派”,指的是一种人为构设且“被建立”的环境。场景在传播行为中被赋予意义,伴随着传播行为存在,当传播行为中止时,场景所包含的特定意义也会消失。所以场景传播的本质是特定情境下个性化、精准信息和服务的适配。

1.2 集体记忆

首次提出“集体记忆”这一概念的是涂尔干的弟子哈布瓦赫,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哈布瓦赫强调记忆的当下性,“往事”不是记忆,是往事之后经由社会框架重新建构的。马丁·泽尔欧德认为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学者们认为,大众媒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核心介质,也是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建构的集体记忆的连续叙事使之整合。大众媒介利用再现、遮蔽、凸显甚至是忘记的方式对集体记忆进行构建,在记忆的形成、传播和保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向积极的集体记忆提高民族认同感,维护权力的合法性和秩序性,有利于社会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时代已经过去,建构集体记忆也不再是大众媒介的特权。国内学者刘于思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对个体的赋权为集体记忆带来公民化书写的可能性。通过传播者和受众得到双方互动,在竞争和对话中形成的集体记忆内容更加丰富,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统性争议更少,更有利于在社会中延续下去。

2.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对于集体记忆的建构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建国70周年阅兵式的推送第一条始于9月24日,集中报道在10月7日之前,因此本文截取的是9月24日至10月7日的推送。9月24日至10月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共有272条推送,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运用话题式场景、情境式场景和氛围式场景来建构受众的集体记忆。这些场景的建构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在一定的时间点,媒介既会在纵向的时间线上帮助受众积累记忆,又会横向的平面上加深社会的集体记忆,同样,也有使用多种技术手段穿越时间、跨过事件,穿插式来建构媒介期待中的集体记忆。

2.1 话题式场景——集体记忆的横向建构

笔者整合了《人民日报》建国70周年阅兵式的272条推送,运用Python爬虫抓取关键词。遍历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文章的链接,获取到每一个网页中的数据,过滤掉无用的信息,调用相应的库函数对获取到的文本进行分词,最后统计每个词出现的频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删去新媒体编辑固定词汇,如“本期”、“好看”、“请点”等,删去代词、副词和副词,保留名词和形容词大类,即得出如下表所示的词频序列表。

在一定场景下高频出现的词汇和场景会形成锁链效应,提及某个词汇就会想起相应的场景,想起场景必然会提及与之相关的高频词汇,这就是媒介通过文字营造出来的话题式场景。在新闻报道中高频的词汇必将成为这一时期的话题,例如“中国”、“70”、“北京”、“阅兵”和“朱婷”等等。平时提及“阅兵”这只是一项仪式,仅仅是个词语。但是在建国70周年这个情境下,“阅兵”让人想起的是军人走过长安街的英姿,是高端装备国之大器的声势浩大,是一幕又一幕阅兵场上令人难忘的场景。“阅兵”成为建国70周年场景中的话题,阅兵不只是阅兵,这是国力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

伯纳德·科恩曾说过:“很多时候,媒介也许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不大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非常成功。”《人民日报》拥有技术优势、语言优势和信息优势,具有表达的“话语权”,在集体记忆的建构中具有主动权。媒介通过内容引导,构建话题式场景,打通集体记忆的横向建构,由点及面,使记忆更加深刻。

2.2 情境式场景——集体记忆的沉浸式建构

在每日推送之中,打造情境式场景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阅兵式推送的基础项目。下图整理了微信公众号中9月24日至10月7日推出的14个情境式场景,即包含形成电影角色、生成民族照片、模拟升旗手等等。情境式场景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现实与虚拟,通过反复叙述时间线上重要的影像、符号和地理等要素,将过去和现在串联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使集体记忆更加连贯,延续性得到保证。

实际上这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但这只是社会中一小部分人的记忆,通过AI技术或者将真实场景虚拟化、动画化,让这些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接触到的真实的场景,被更多数大众看到并参与其中。这些情景式场景既满足了公众“参与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交的需要,让公众真正地沉浸于集体记忆之中。于媒介而言起到了传播扩散的作用,于公众而言达到了参与和社交的需要,于社会中的集体而言,集体记忆被加入新的要素,记忆点更加丰富。

2.3 氛围式场景——集体记忆的穿插式建构

《人民日报》不仅在于为场景设置锁链式话题,打造即时体验的情境式场景,还在于营造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氛围式场景,以此来建构塑造民族认同感的集体记忆。《人民日报》善于利用“时间的语言”,通过建国70周年的阅兵式图片、视频的对比,让时间来说话,让受众感悟时间的变化以及国家的进步。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满足了回忆往昔的心理需求,与其同时为生在新中国之后的人构建了过去的图景,连接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通过时间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记忆点更有说服力,形成的集体记忆也就更加稳定。《人民日报》在推送中还善用“空间的语言”。经过各种视频剪辑,无论是步行方阵的高燃混剪,阅兵式花车大揭秘还是放飞的鸽子,一个阅兵式的报道有非常多的报道维度和切入角度,多种方式渲染建国70周年的氛围,基于阅兵式却不只是阅兵式。

无论是“時间的语言”还是用“空间的语言”,《人民日报》都在试图营造场景中的氛围,让受众自己相信国家的进步,祖国的强盛都是客观存在的场景,塑造社会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媒介建构的氛围式场景试图告诉受众:阅兵式是这样的!阅兵式不只是这样。跨越空间的限制,穿插式建构集体记忆让记忆更加深入人心,难以忘怀。

3. 场景盛行对于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

3.1 场景盛行聚焦集体记忆的关注点

大众媒介有专属的集体记忆范本,可以利用选择性的报道将某些事物重点呈现,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集体记忆。其具体路径就是利用文字营造话题式场景,将事件聚焦到媒介“设计”的关键词,让场景与关键词形成锁链效应,二者不可分割。场景使连接更为便捷,实时在线和移动客户端交互保证媒介最大化的诉说可能性。在这种极大的诉说可能性的背景之下,受众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聚焦,集体记忆就会被“设置”。场景盛行帮助媒介塑造记忆更为便捷,在占有话语权的优势下聚焦集体记忆的关注点,社会认同感便会产生。

3.2 场景盛行增加集体记忆的纵深感

场景塑造的情境式场景创造了情感连接。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再现了画面,达到“亲眼所见”的效果,但是不能创造人与现实之间的情感连接。但是场景不同,场景既可以让受众看到过去,还能参与其中,参与就会产生“与我有关”之感,情感连接就会被建立。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没有完全到来,场景思维已经先行,将过去呈现在受众的眼前,甚至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创造了“过去”和“现在”的情感连接,为记忆增加了纵深感。这种纵深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满足受众社交欲望,迎合媒介的诉说需求。情感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当情感确定,就会对社会产生认同感,当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人认可这种情感,这就上升为国家精神的一部分。

3.3 场景盛行凸显集体记忆的时代性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争夺的是场景,是无数个场景组合成了集体的记忆。新媒体为受众赋能,即使媒体有话语权的优势,也不能决定集体记忆的最终模样。这是一个社交的时代,受众与媒介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与其是说“传播”,不如说是“交流”。场景的盛行就体验了这一时代性,媒介依托这一技术和思维,目的是为了创造双方更好沟通的环境。受众通过场景接纳媒提供的记忆点,同样出于自身的表达欲求,反过来为媒介提供参与的感受,在参与之中,二者的沟通交流被完成。

4. 小结

场景的盛行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而且是移动互联网的客观需求推动的。场景是沟通的背景,就其自身而言也是有价值的数据和内容。场景传播将特定的场景、人的行为和传播内容集合在一起,使得传播更有意义,记忆也更加深刻。毫无疑问的是,场景的盛行促进了集体记忆的建构,场景让过去与现在的连接更加便捷,增加记忆的纵横感和深度。当然,前文也提到了集体记忆不是媒介的“一家之言”,在这里要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网络平权”,但是主流媒体的话语优势依旧存在,现在又有场景技术加持,所以场景传播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媒介建构集体记忆,媒介以场景赋予记忆意义,保证了集体记忆对于受众的一般适配性。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赵乾坤、周宝曜译.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2]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和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05).

[3] 喻国明,梁爽. 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J]. 当代传播,2017(01).

[4]刘磊,陈红,温潇. 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J]. 当代传播,2016(05).

[5]周海燕. 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9).

[6]刘磊,陈红,温潇. 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J]. 当代传播,2016(05).

作者简介:王妍,西南政法大学2019级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场景人民日报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