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下,新加坡如何应对工程人才紧缺

2019-12-05林直明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科新加坡领域

林直明

在过去的50年中,工程技术和本土创新技术的进步使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快速崛起为第一世界国家。但是随着工业4.0的到来,人们对理工科领域(即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领域)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新加坡需要更加认真地研究如何继续培养理工科领域的人才,以促进国家发展。

最近,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3M公司对1000名新加坡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只有9%~18%的人愿意从事理工科领域的工作,与之相对的,则有30%的人喜欢做生意。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摘要》显示,从2016~2017年,工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从4283名缓慢增长至4475名,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超过25%。然而,当前最难填补的十大空缺职位中有四个与工程专业相关。

万宝盛华集团2018年人才短缺调查显示,56%的新加坡雇主面临招聘困境,尤其是在工程和IT行业,而这两个行业恰好属于十大最难招聘行业。

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可能是IT和工程行业人才的软实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受到其他行业的青睐,所以在考虑到新兴行业更灵活的工作安排、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和职业前景后,许多人最终选择了工程行业以外的工作。

为何这个现象在新加坡会被高度关注?它会带来什么影响?

2019年6月18日,在新加坡科学馆举行的“未来工程展”开幕式上,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发表讲话时强调了工程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工程“是新加坡发展和转型的基石。随着新加坡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工程将会更重要。”

一周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发言中称,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是要利用科技来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而推行该计划的关键条件就是,新加坡需要具备强大的工程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几个例子: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在用水、交通和能源领域创建高效率的城市系统;而诸如智能灯柱之类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能将检测到的行人流量、车辆流量以及空气中细微颗粒水平的数据反馈给城市规划者,帮助其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对紧急情况做出实时响应;同样,对智能电网进行编程能检测电能使用规律,从而将富余的电能智能引导到需求量大的区域。

如果没有工程师,这些“智慧国家”的解决方案将无法实现。若新加坡年轻人对工程或其它理工科领域的职业兴味索然,工程人才将会出现短缺,而新加坡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该如何做呢?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工程行业重要性的认识,令其通过实践学习尽早接触理工科知识,鼓励他们由依赖数字化的“数字原住民”成长为大胆的问题解决者。

为了推动这一转变,教育机构及行业必须打破年轻人的固有思维——理工科领域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现在,仍有许多年轻人觉得,理工科领域的从业人员都是那些穿着白大褂,埋头苦读,且在科学和数学领域表现出色的“书呆子”科学家。

当前,教育机构和行业应该让年轻人明白:工程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是人们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去塑造和改变生活的行业。仍有许多令人振奋的挑战在等待着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希望他们突破自我,为新加坡作出卓越的贡献。

此外,新加坡教育行业和政府可以通过招聘会、设立奖学金、举办全国性竞赛活动以及不断创新实习项目、工程项目和培训,来提高年轻人对工程行业的认识。教育机构和企业应积极宣传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工程专业毕业生和工程业内人士的事例。

符雪瑩是一位优秀的环境工程师,当她在丹华水利环境技术公司任职时,曾接手许多大型疏浚和填海建设项目,如新加坡实马高垃圾填埋场项目,并负责环境监测和项目管理工作。梁伯纳博士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工科领域的热情始于他在中学时代参加了科学馆的Questa Card计划,该计划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项目调查。另外,他还领导过许多技术和数字服务企业,最近正擔任空客集团旗下商用无人机公司Aerial Asia的负责人,负责该公司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及无人机交付项目。他们这些事迹,能对年轻一代从事工程或其他理工科职业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可以确定的是,部分教育机构已经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增强学生对工程学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采用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和学习。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大专学生可以学习机器人使用、机械操作和设计思维等新内容。另外,学生还能专门研究物联网、机器人、城市基础设施和数据工程数字化的课题。

新加坡科学馆也不甘落后,通过举办竞赛、3D建模和产品设计操作研讨会让学生在学习理工科知识的同时,还能进行有效的协同操作,从而让志趣相投的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彼此成长。最新举办的新加坡未来工程展能让人体验一次工程人员的工作,参与者可以穿上工程人员工作时的鞋子,亲身感受他们如何日复一日地探索,创造工程奇迹,这样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理工科职业的热情。

如今,工程技术不仅发挥着功能性作用,还是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创造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新加坡继续作为智慧城市向前发展时,这就需要突破创新界限来克服众多挑战,并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热情的未来工程师。

·来源:《今日在线》

·编译:罗婕

猜你喜欢

理工科新加坡领域
不理
新加坡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有关理工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