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童谣现代图像转化的价值思考

2019-12-05梁英

艺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

梁英

【摘要】民间童谣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儿童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下对童谣进行从本文到图像的形象化转化,从民间文化和艺术设计的研究视角,研究适应读图时代的阅读需求的童谣表达方式,挖掘童谣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创作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图像化童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童谣;图像转化 ;教育

童谣是以教育启迪为目的,以方言为基础,反映人们的认知、理解、想象的口传文化。民间童谣基于本土文化丰厚的底蕴和积淀,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律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我国民间流传有大量的方言童谣,在早期是重要的儿童教育资源,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补充。

一、童谣的特点

民间童谣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这里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活社区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其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它的题材内容与当时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童谣的发生与传播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常以清新活泼、风趣幽默、朴实直白的形式见长,往往张口即来,比现代儿歌更具生活气息、劳动情趣。童谣在语言形式上更加单纯、浅显、形象,它以方言为基础,与儿童说话发音习惯接近,多用短句,讲究韵律,易于记忆和交流,是一种极富感知體验性的伴唱语言,是民间教育的“妈妈语”,常见于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二、童谣的发展现状

童谣是最适合儿童学习和交流的形式,郭沫若认为童谣是不乏真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周作人在《绍兴儿童童话启》开篇即提出,欲采集儿歌童谣录为一篇,以存越国土风之特色。可见他们对童谣文化价值的肯定。当下民间方言童谣缺失了它生存的土壤——方言语境,生存的时空发生转变,文化的不自信,传承活动组织单一、盲目等因素,使童谣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

南怀瑾曾说,一个民族的发展重在文化的传承,如果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忘掉了,就会沦为万劫不复。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外国童谣绘本占据大部分市场,本土原创作品相对薄弱和匮乏,中华文化应有的地位随之弱化,中国儿童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强国,这必须从儿童抓起,从生活中抓起,从民族的根上抓起。杨柳青先生曾致力于传统资源的图画书转化,用现代观念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改编,用当代儿童观对传统民间童谣素材进行现代化解读,这是彰显本土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对童谣从文本到图像转换的研究,还存在着力量薄弱、图画与文化没有深度关联等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传承传统文化,紧紧把握童谣图像的发展契机,对图像阅读空间进行延展性思考,这不仅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推广,更是世界文化的补充。

三、民间童谣图像转化的价值

随着大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一切视觉表达方式都渗透到生活之中,图像的叙事表达功能成为当今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把民间艺术中的视觉图画形象与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让经典的视觉图像符号贯穿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民俗民间文化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用图像阅读的方式打开民间童谣。

(一)图像转化,传承方式适销对路

文化中也有弱肉强食的现象,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多样化的民间文化生态被破坏殆尽,文化逐渐走向同质化。外来强势文化的侵蚀下,英文童谣因迎合了家长的功利化需求而受到重视,而方言童谣在普通话的语境下,意义理解上产生错位,使童谣逐渐趋于式微,甚至消亡。因此,发觉、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童谣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教育的责任。

我们必须寻找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和适应现在文化生活大环境的内容,改变传统童谣口耳相传的模式。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符号更直观的意义表达,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更弹性的语意解读和更广泛的想象空间,能以更大的艺术包容感染受众。对民间童谣进行现代化的图像转化,并不是简单地介绍民间美术和民间文化,而是应用民间美术丰富的图像符号,把本土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图画中,对传统民间童谣进行改编,使新童谣以更加亲近儿童、亲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从而达到保存本土文化的目的,给儿童留下一个“可以回味的中国”,使民间童谣的传承和发展适销对路。

(二)文化理解,视觉认知优势凸显

童谣具有基础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双重功能,低龄幼儿学习认知困难,通过图像帮助儿童理解童谣的文化内涵,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图画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在儿童教育中具有视觉认知优势,儿童从识色、看物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图像:从棉被上的花纹、衣裙上的图案,到书籍杂志中的图像、社区街道中随处可见的指示牌等等,儿童的视觉素质培养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图像转化将成为口传童谣的一种有效传播方式,它能使儿童对童谣中的事物瞬间把握,并整体生成意象,民间童谣呈现出直观式的视觉效果,实现文本意义的形象化传达。通过图像阅读,能帮助儿童提升图像识读能力,进而在图像识读的基础上,理解图像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在关注核心素养、强调图像识读能力的今天,是一次文化的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形象和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对童谣进行转化,用本土文化的形式语言进行视觉刺激,凸显出视觉认知优势,形成传统文化与图画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将民间艺术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质和魅力,导向儿童的心灵,促进对本土文化理解、传承。

(三)开发地方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童谣与儿童具有一致的教育契机,对民间童谣进行转化,让一些具有本土民间文化的新题材、内容、材料、方法补充到幼儿教育和美术教育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本土文化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资源较为薄弱的偏远农村地区是一大补充,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多的可学习和玩耍的学习材料,使得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儿童同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感受艺术的惠泽。

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因地制宜的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也要求教师能熟悉本地童谣内容和本土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活化童谣文化。这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而且可以拓展教育的内涵,有效地激发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接地气的学习方式,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实现教育公平。

(四)视听通感阅读,链接乡土感情

丰子恺曾说,各种艺术形式都有通似性,而绘画与文学的通似状态尤为微妙。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童谣是妈妈在哄孩子睡觉、和孩子游戲的重要媒介,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对童谣进行图像转化,不仅能通过听觉感知,还能通过视觉来接受,视听同时发挥作用时,儿童能更好地体会和领悟童谣的情感。

2019年5月,一曲以常德童谣改编的歌曲《马马嘟嘟骑》唱响大江南北,给人家乡的亲情和家人的温暖,可见民间童谣在人们心里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存的空间。童谣是孩子学习的母语资源,运用图像转化口传童谣,建立起视听通感阅读体系,使儿童不仅从生活中感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多元识读能力,同时也赋予童谣真实的情感体验。这种微妙的感受能帮助儿童建立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实现心灵上的共鸣,获得快乐的阅读体验。这些可贵感受将成为神奇的情感纽带,进而在生活中深度认知母语与母语文化,自觉地传承和守护地方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和艺术形式。

结语

我们希望依托童谣这一传统形式,从民间文化和艺术设计的视角对童谣进行从本文到图像的形象化转化,将视觉图像符号与本土文化内涵相结合,对童谣进行“有情有艺”的转化,以儿童为本位寻找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创作出能打动儿童的原创童谣图像,为儿童提供一种亲近母语文化的学习契机,为文化生命的成长奠定基础,呈现了一个图像画的文化世界。

参考文献:

[1]胡丽娜.传统文化的图画书转化——基于故事童谣类图书创作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7(6).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郭雯霞,徐小洁,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3]何梦瑶.新世纪以来我国图画书创作本土化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邢晓静.中国儿童绘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