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模式在葡萄牙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9-12-05秦慧婧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互动认知理念为出发点,通过单元任务的形式来实现语言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层次性和条理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交际能力。葡萄牙语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探究任务驱动模式在葡萄牙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小语种教学;应用;葡萄牙语;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而开展教学的一种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环境与学习内容相结合,通过学习意义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供课堂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
葡萄牙语教学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鼓励与引导学生主动的运用葡萄牙语进行交流与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实现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葡萄牙语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应用现状
1.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在葡萄牙语课程安排中,语言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语言口语与语言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相对较少。这样取法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课程安排,不仅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造成学习效果与质量较差的教学现象,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高校要结合现代教育改革思路,注重科学安排课程,增加口语与实践训练的课时占比。就我国目前教学环境而言,高校过分注重葡萄牙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成绩的提升,导致语言口语教学得不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极为不利。此外,虽然部分高校开展了口语学习,但是知识片面的进行模范以及跟读,其主要目标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知识,忽视语言口语教学。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我国高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优化,但是部分高校在开展葡萄牙语教学时仍然无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呈现单一化,虽然有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丰富了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有效的改变教学现状,如果教师无法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思维,坚持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动力,致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3.课堂教学主体不明确。我国教育改革明确的提出了要确立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要做好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但是,目前由于教师对于教改认识不足,无法转变教学观念,在葡萄牙语教学过程中仍主导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立,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情绪较低,课堂学习环境沉闷,学习效果较差。而且,传统的葡萄牙语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且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训练与应用,这些都是由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明确,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所造成的。
二、任务驱动模式在葡萄牙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改革教学思路。在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结合任务驱动模式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在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研究与了解时,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还要参照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情况等,从而为有效的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目标进行科学划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合理的调整教学任务。此外,由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开设较晚,同时学习第二外语学生也都起步较晚,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与技巧。学生往往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良好语言体系,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容易带入母语的惯性思维,为葡萄牙语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开展葡萄牙语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及时解决,可以有效的推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实现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全面的提升。
2.创新评估评价方式。葡萄牙语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时,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进行评估评价时,我摒弃传统的评估评价方式,以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性评估评价。任务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还是进行评估评价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要创新评估评价方式,拓展评估评价范围,完善评估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任务体现,检验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与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任务驱动模式的开展,还可以有效发挥其重要的教学作用。
3重新地位教师的角色。任务驱动模式在葡萄牙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要发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与探索的重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研究教学内容,引导与启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此外,在完成學习任务后,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知识体系,还要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所以,在运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角色,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结束语
葡萄牙语教学中科学的应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提升学习效果,可以有效的推动高校语言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全面提升。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简介:秦慧婧 (1992.3),性别:女 籍贯:陕西澄县,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葡萄牙语视听说,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