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运用分析
2019-12-05杨程
杨程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语文教学需要通过大量记忆才能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影响了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课堂提问”的运用促进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提问”拉近了语文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语文素质的形成。而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如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因此将“课堂提问”引入語文教学,通过分析这些“课堂提问”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与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大胆探索,进而通过探索形成自己的探究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文化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方式与内容较单一。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自认为把知识教授给了学生,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实际掌握的程度并不高,造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低下。其次,由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仅限于课本,教师只要求学生画出知识点并掌握考试重点即可,这时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与发掘,并与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学习的方式背道而驰。
2.课堂缺乏活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灌输教学为主,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其次,由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造成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坐着听,坐着看”的被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丢失了学习兴趣,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学生无法获得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造成他们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
3.提问过多且重复。
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复提问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学生对问题缺乏直观的认识,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提问过多时,将有限的教学时间耗费在问题的提问阶段,却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间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应用
1.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堂提问的基本步骤。
“课堂提问”能够对传统的课堂学习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扩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问题。教师在运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在学生观看相关素材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总结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步:独立探索。在进行课堂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将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分析、归纳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
第三步:协作学习。教师在运用“热点问题”开展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交流互动的方式,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加以积极的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中去,并随时纠正学生的失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四步:成果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成果的交流,例如进行成果汇报、交流学习、分享制作过程。通过丰富多样的交流,例如,辩论会、小型竞赛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第五步:反馈评价。在完成成果交流后,教师要及时的收集、归纳、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同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出合理的安排与计划。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积极、有效的评价。
2.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应用举例。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提问过于直接,应该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不断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做到“活问”、“曲问”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状,教师可以引入时事热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最后一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与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前期对人物形象与内容的掌握,教师着重对文章末尾的描写进行讨论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用全身的力量去写粉笔字,在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注重描写了韩麦尔先生的写字动作,这样描写带来了社么好处”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凸显了课文的层次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进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语文学习的特点为出发点,通过“课堂提问”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发展。其次,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要增强学生的语文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周彬. 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纪懿芯,林媚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51-54.
[3]白瑞敏,徐宝芳.语文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121-123.
[4]雷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5(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