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2019-12-05宋文杰肖兰喜张昊曲同磊

中国应急救援 2019年6期
关键词:救援队山东省救援

宋文杰 肖兰喜 张昊 曲同磊

2018年,我国组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数超过20万人,社会救援力量也超过10万人,地震救援属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性强,需要专业化的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和培训,以提高救援队伍专业水平和实战经验,各级救援队伍的专业培训和训练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现状

目前,山东省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队伍力量体系。山东省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外,还组建了19个省级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中心,市、县政府建立地震、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业救援队伍100多支,企业建设专兼职救援队伍近1500支,全省专兼职救援人员达到近6万人,初步构建了具有山东特色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山东省正在深化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总体规划,除现有的19支省级救援中心外,还将围绕地震、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领域,再成立12支省级专业救援中心,总数达到31个。

近年来,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志愿者队伍在汶川、玉树、九寨沟等地震的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县依托消防部门普遍组建了灾害应急救援队,地震救援能力得到强化。现阶段地震救援依靠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力量等救援队伍。目前,地震救援队伍存在救援能力不足,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队伍发展不够平衡,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制不顺畅,缺少专业的训练基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救援队伍的长远发展。

2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培训

山东省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近年来已组织开展了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和培训,社会救援力量也在积极参与培训,山东省的专业应急救援队正分批次安排队员参加国家或者省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基地的培训,或者利用各自原有训练场地和基础设施开展简单训练,但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培训。无论是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还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接受正规、系统、全面的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安排少数骨干力量到数量较少的国家级、省级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参训,绝大多数救援队员不能参加培训。不能满足全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需求,尤其是随着各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员的更新,培训需求越来越大。

地震应急救援的训练和培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需要长期坚持和日常化的工作,无论从人员的覆盖面、培训时间、培训频次上都应该有严格的要求。从参加前期培训的队员来看,参加过专业培训的队员,到地震救援现场的工作救援成果是非常明显的。

3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反应能力,加强对地震灾害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的训练和培训,2012年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批复立项,建设成了集地震搜救技能训练、地震现场工作训练、地震应急救护和地震专业知识普及为一体的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该基地于2017年投入使用,为培养专业地震救援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1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全貌

3.1 基地总体情况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位于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技园内,主要包括地震救援综合训练楼、地震救援倾斜楼、综合训练废墟、单兵训练场、拓展训练场、体能训练场、应急车辆及物资储备库、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农村民居示范工程等建(构)筑物及配套训练场地,能够面向专业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第一响应人等,提供地震搜救技能训练、地震现场工作演练、地震应急救护实操和地震应急现场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基地现有教官20余人,训练装备3000余件套,授课采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现有理论教室、技能教室、桌面推演室、图书阅览室、体能训练室、分组讨论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30余处。目前基地已承担了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省、市地震专业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第一响应人,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和安全员等培训任务20余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

3.2 教学训练功能实现

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目的,训练基地按照功能分为理论教学区、体能训练区、技能教学区、实操训练区、后勤保障区五大模块。

理论教学以地震应急救援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安全管理、心理行为、应急管理、应急指挥等课堂式教学为主,科学设置、合理布局的各类教研室、硬件设施为理论教学提供了保障。

体能训练主要针对学员的力量训练、柔韧度训练、弹性训练,耐力训练等开展,设有室内训练场和室外训练场。

图2 山东省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部分训练设施

技能教学主要针对学员的现场救援技能,可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员搬运、绳结基础、支撑支护、心理行为练习等基础性训练。

实操训练区是基地的重要场所,是学员在基地训练的主战场,主要包括单兵训练场、综合训练废墟、狭小空间训练通道、训练倾斜楼、综合训练楼、高空心理行为训练场等。单兵训练场占地约2000m2,主要功能包括训练学员在垂直、竖向、斜向三个方向的单兵破拆和切割能力;开阔空间条件下学员练习顶升、支撑、移除等操作技术和管道内破拆及伤员的转运技术三个方面。综合废墟区域占地约1000m2,能够模拟四层建筑物倒塌情境下的建筑废墟,结构完整,附属全长300余米的多种口径地上、地下狭小空间通道。同时倒塌废墟部分可根据训练需求现场搭建各种地震倒塌模式和场景,用于不同类型和各种地震灾害场景下的适应性训练,其主要功能是场景模拟训练,模拟城市建筑物倒塌环境下的救援场景,可以实现现场评估训练、搜索训练、营救训练、医疗处置及伤员转运训练等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能力训练。狭小空间训练通道,是由综合训练废墟底部以及废墟与训练倾斜楼联通的狭小空间组成,该训练通道中间预留较为宽阔的运输通道和体验通道,两侧设置狭窄的狭小空间训练通道。设有三角形、圆形、六边形、正方形等通行形状,可用于训练搜索、伤员搬运、支撑、心理行为练习等狭小空间救援科目以及中小学生研学、拓展训练。训练倾斜楼共三层,局部半地下室,倾斜角度为19度,建筑面积约300m2。倾斜楼主要用于模拟半倒塌建筑内的适应性训练,主要科目设置有搜索、破拆、支撑、伤员搬运等非水平状态下的救援训练。综合训练楼为四层,半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是训练场景的综合练习场所,建筑面积约1200m2,主要操作训练科目有多口径竖向通道训练、垂直破拆、水平破拆、支撑加固、三脚架救援、拉梯救援、室内高空救援、斜向高空救援、速降训练、搜索行动、多情景绳索系统等救援行动训练。

高空心理行为训练场占地约3000m2,用于提高救援能力和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体能和技能训练,设有高空、中空和场地拓展训练项目。主要训练科目包含竖井救援、绳桥搭建、平衡练习、心理行为练习等33个科目。

后勤保障区由救援车辆及物资训练装备库、学员生活区、行动基地搭建区等组成。其中救援车辆及物资训练装备库为单层错阶布置,总面积约1200m2,物资训练装备库储存包括搜索、救援、防护、保障等国内外各种救援物资3000余件套。学员生活区可满足50人住宿和100人就餐需求。行动基地搭建区主要用于地震救援行动基地建设训练、综合考核与演练、分级测评等教学。

3.3 特色教学

山东基地总结了地震现场救援的特点,在借鉴新加坡民防学院、国家基地、兰州基地等国内外知名训练基地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的训练经验,在绳索救援、狭小空间救援、地震基础知识教学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

3.3.1 绳索救援

图3 特色教学(狭小空间救援、绳索救援、地震基础知识教学)

基地有专业的绳索教官团队,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基地的综合性训练楼、综合训练废墟、高空心理行为训练场、技能训练教室等均设置了绳索科目,设有初、中、高级教学课程。

3.3.2 狭小空间救援

狭小空间救援难度大、存在的次生灾害危险系数大,涉及救援技术更加精确,对救援的指挥、现场管理、组织实施、医疗救护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基地在设置科目时充分考虑多种情境下的狭小空间救援,并针对每种救援情景设计了不同的救援方案,近几年的教学案例中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认同,并在实际救援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3.3.3 地震基础知识教学

基地依据地震监测中心台、防震减灾科普馆、农村民居示范建筑、地震应急救援桌面推演实验室等教学资源,让培训学员认识和学习地震发生的机理、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御、地震自救互救、地震应急管理等知识。通过地震观测山洞、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实物、建筑物结构、动感影院、球幕影院、VR体验室、模拟地震平台、地震废墟、地震救援虚拟仿真等体验和教学项目,使学员在体验和互动中,掌握地震基础知识,为现场救援提供技术保障。

3.4社会公共服务

基地始终贯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思想,牢记习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重要训词精神,致力于地震救援技术研究,结合救援案例分析,让救援队员掌握救援的程序、方法,具备在救援现场实施科学救援的能力。按照科学的训练课程,在应急救援新形势下,为专业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地震现场工作队、政府应急管理人员、地震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志愿者队伍、单位的安全员等提供教学和训练服务。

4 几点思考

一是无论是专业救援队还是志愿者救援队,对培训的需求非常大,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应急救援准备、震时应急响应、震后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约束;保障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的培训、训练、演练等常态化、日常化;引导志愿者队加强培训训练,逐步专业化。

二是目前我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国家级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有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北京)、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训练基地(兰州)两家,省级正在运行的训练基地目前有山东、新疆等基地,正在建设的有四川、浙江等训练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的人才、装备、设施等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训练服务,全面发挥其社会价值,为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作用。

三是如何发挥好各基地优势的同时,训练基地教学的标准化,课程体系的标准化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需要不断地的加大人才培养和投入,致力于地震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城市建筑物倒塌搜救场景设计、地震应急救援课程体系研发、地震救援装备研发,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实施科学救援的专业队员。

猜你喜欢

救援队山东省救援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紧急救援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3D打印大救援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山东省即墨市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