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作家学一点叙述的技巧—跟着萧红学写作

2019-12-05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河灯呼兰河萧红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打破了传统的严丝合缝的结构章法,通过自由联想将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连缀起来,进行无边的伸展,成就了一种非情节化的散文风格。《呼兰河传》有大量的散文成分,它有情节弱化到几乎不能支撑的故事,它有作者太真实太温柔的情感,以至于擦掉了本就模糊的虚实界限。

《放河灯》节选自《呼兰河传》,本章节最大的特点是作家能将复杂的事情收诸笔端,娓娓道来,虽然线头很多,但丝毫不乱,靠的是作家高超的叙述技巧,故能捋顺事情原委,拈出重点,即便所写不多,也能让读者通过对放河灯的描写来了解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从而认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也许萧红的本意并不是想给人们讲述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而只不过是借着记忆中的故事来温暖自己。这也透出作者漂泊他乡看透世事的淡然。

读一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想一想我们自己的俗世生活,然后拿起笔来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吧!

名家经典

放河灯(节选自《呼兰河传》)

萧 红/文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

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

【交代放河灯的时间、地点及河灯的名字。写出呼兰河独特的民俗。】

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箫,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在河沿上打起场子来做道场。那乐器的声音离开河沿二里路就听到了。

【和尚、道士是主角,从穿着打扮和道具上可以看出来。】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小街大巷,那怕终年不出门的人,也要随着人群奔到河沿去。先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沿着河岸蹲满了人,可是从大街小巷往外出发的人仍是不绝,瞎子、瘸子都来看河灯(这里说错了,唯独瞎子是不来看河灯的),把街道跑得冒了烟了。

姑娘、媳妇,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出了大门,不用问,到哪里去。就都是看河灯去。

【看河灯的风俗深入人心,大家都去河岸看灯。“把街道跑得冒了烟了”语带夸张。】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非常忙迫,踢踢踏踏地向前跑。先跑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后跑到的,也就挤上去蹲在那里。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

【写七月的景物,烘托出看河灯前街道的热闹,突出街道的生气和人们的急迫。】

七月十五日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每个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情是件善举。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些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让冤魂怨鬼得以脱生,从侧面揭露了封建陋习。】

但是这其间也有一个矛盾,就是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喜欢,长到结婚的年龄,男女两家必要先对过生日时辰,才能够结亲。若是女家生在七月十五,这女子就很难出嫁,必须改了生日,欺骗男家。若是男家七月十五的生日,也不大好,不过若是财产丰富的,也就没有多大关系,嫁是可以嫁过去的,虽然就是一个恶鬼,有了钱大概怕也不怎样恶了。但在女子这方面可就万万不可,绝对的不可以;若是有钱的寡妇的独养女,又当别论,因为娶了这姑娘可以有一份财产在那里晃来晃去,就是娶了而带不过财产来,先说那一份妆奁也是少不了的。假说女子就是一个恶鬼的化身,但那也不要紧。

平常的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人们相信鬼是假的,有点不十分真。

【七月十五是个特殊的节日,这夜生的孩子就不招人待见,但家里有钱就可以逢凶化吉。真真假假间折射俗世心态。】

但是当河灯一放下来的时候,和尚为着庆祝鬼们更生,打着鼓,叮当地响;念着经,好像紧急符咒似的,表示着,这一工夫可是千金一刻,且莫匆匆地让过,诸位男鬼女鬼,赶快托着灯去投生吧。

念完了经,就吹笙管笛箫,那声音实在好听,远近皆闻。同时那河灯从上流拥拥挤挤,往下浮来了。浮得很慢,又镇静、又稳当,绝对的看不出来水里边会有鬼们来捉了它们去。

【打鼓,念经,吹笙管笛箫,放河灯前的准备工作匆忙且热闹,仪式感十足。】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河灯拥挤且稳当,金呼呼,亮通通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出了神”“一声不响”等词写出了大人陶醉的神情。】

一直闹到月亮来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齐了的时候,才算渐渐地从繁华的景况,走向了冷静的路去。

【从时间的推移看出放河灯盛况空前,由“繁华”走向“冷静”,这是事物的必然。】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在这过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在岸边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挂住了。还有每当河灯一流到了下流,就有些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到往下流去,就显出荒凉孤寂的样子来了。因为越流越少了。

流到极远处去的,似乎那里的河水也发了黑。而且是流着流着地就少了一个。

河灯从上流过来的时候,虽然路上也有许多落伍的,也有许多淹灭了的,但始终没有觉得河灯是被鬼们托着走了的感觉。

【从上游流过来的河灯到下游就稀疏了,也有许多淹灭了的,“但始终没有觉得河灯是被鬼们托着走了的感觉”一句道出“我”真实的想法,突出放河灯的荒诞感。】

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从“满心欢喜”到“无由地来了空虚”,可见人们对放河灯也充满了怀疑。】

多半的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景况,就抬起身来离开了河沿回家去了。

于是不但河里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来。

这时再往远处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那灯就灭了一个。再看着看着,又灭了一个,还有两个一块灭的。于是就真像被鬼一个一个地托着走了。

打过了三更,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边一个灯也没有了。

【过了三更,河灯没有了,人也走完了,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河的南岸,尽是柳条丛,河的北岸就是呼兰河城。

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

【呼兰河小镇的人们都睡了,月亮还照着。寓意时间流逝,放灯结束,一切照旧。】

点评

萧红是很讲究叙述技巧的,那就是针对复杂的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与叙述技巧。节选部分《放河灯》内容并不复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让冤魂怨鬼得以脱生;第二,放河灯的习俗深入人心;第三,放河灯仪式感十足,和尚、道士都会参与其中;第四,观看放河灯的人们“始终没有觉得河灯是被鬼们托着走了的感觉”;第五,放河灯结束,人们回家睡觉,一切照旧。作家巧妙地将五个层次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体验与感受,从而发现呼兰河镇放河灯一事其实充满了荒诞感,从侧面表现了呼兰河镇人的封闭与麻木。

除了叙述具有层次外,萧红还擅长在叙述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有时借景抒情,有时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情感浓烈之时,则直抒胸臆。在叙述放河灯的过程中,我们还读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独特的韵味。萧红通过选择独特的节奏和韵味十足的语言,完成了从句子到句子,从段落到段落,直至整个篇章的结构安排,并表现出舒缓、忧郁的美感。如放河灯初始,节奏是舒缓的;但是随后节奏感明显加快,随着人们奔跑的脚步节奏感快了许多;打鼓,念经,吹笙管笛箫,这时的节奏快而繁密;到了午夜,河灯逐渐流到下游,稀疏了许多,这时段落多但句子少,与稀疏的夜景密切配合;过了三更,句子短、小,衬托出夜景的寥落。

萧红以其真诚的自我表达和突破传统创作模式的创新精神,自由地吟唱出对生命的感悟,体现出她对世事不同寻常的洞察,在散文化的优美意境中写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学生仿写

谷饶祭祀大典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六(3)班 林思祺/文

四月一日这天,谷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

【交代谷饶祭祀大典的时间和文化传统。】

祭祀活动隆重而繁琐。在这一天里,男女都各有分工。女人们准备果品,男人们准备贡品。果品的样式独特,象征意义也繁多。如红桃果,是祭祀时必不可少的果品,人们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红桃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取其“发”的好意头,而桃果造型,则象征福寿绵绵,制作红桃果反映出人们祈福祈寿的愿望。

【以制作红桃果为例,说明祭祀活动隆重而繁琐。侧面说明人们对祭祀大典的重视程度。】

贡品是由各种食材精制而成的吉祥物,细分为“海味”“山珍”“花鸟”等盆景装饰,其中以金龟、二十四孝故事及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斋菜贡品最为惹眼。贡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可谓巧夺天工。

【贡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展现谷饶地区独特的传统习俗。】

果品和贡品还只是前戏,重头戏是“迎锣鼓”大型街头表演。所谓街头表演,就是穿着艳丽服装的队列,直接走上街头表演。走在最前面的是扛着大旗的仪仗队,然后是英歌队、舞狮队、歌舞表演队、彩车队等,这些队列边走边表演,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前来观看。锣鼓声、欢笑声,响彻云霄。

【简单罗列“迎锣鼓”大型街头表演中的几种队列,渲染欢乐气氛,凸显地方特色。】

此刻每家每户都在紧张而忙碌地筹备着晚上正式的祭典活动。人们在等一个吉时,届时将有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介绍紧张忙碌的人们都怀着同样的目的,一笔带过,过渡自然。】

天色才刚刚暗下来,前去大坑祭祀的人就已经络绎不绝了。

街道上尘土飞扬,挤满了行色匆匆的人们。平时在街上很少见的人都出来了,夜幕刚刚降临时,人们就沿着街道,组队奔去大坑。

【略写人们奔赴祭祀大典路途中的情景,“尘土飞扬”和“行色匆匆”说明人多。】

男丁提灯笼,女人拿贡品,三三两两组队。出了家门,不说去哪,别人也知道是奔大坑去的。

【约定俗成,早已习惯,这就是习俗的力量。】

夜晚渐渐地拉开了帘幕。夜是寂静的,却被人群的热闹和紧张给打破了。这个夜晚比往常的夜晚要热闹上好几倍。人群熙熙攘攘,一路有说有笑,像是哪里在搞演出似的,都跑去凑热闹。

远远地看见大坑那里热闹非凡,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大大的香烛也点燃了,远望一片灯火辉煌。早来的人抢占先机,占领了祭祀的好地点,后到的也勉强挤了进来,道路被挤得水泄不通。车子根本无法前行。

【热闹的大坑,阻塞的交通,足以说明前来参加祭祀大典的人之多,香火之盛。】

若问谷饶为什么选在四月一日举行如此盛大的祭祀仪式,那可就话长了。据说,宋末元军入侵时,文天祥率将士反抗元军,在当时岗东境内的小北山与元军血战数月,最终战败。当地老百姓收埋阵亡将士尸骨入墓,有的只是衣冠冢。以后每至清明,当地百姓自发地上山祭奠阵亡将士。再后来,朱元璋为了追念宋末抗元将士,下旨追封文天祥为元帅,并组织谷饶百姓轮值祭祀,60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于是,祭祀这一传统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在谷饶,凡有男丁的家庭,必然参与祭祀轮值活动。

【插入谷饶历史,简介祭祀大典的缘起,说明谷饶地区的民众具有很浓的家国情怀。】

因为父亲是谷饶人,必然要按照习俗参与轮值,而2018年恰恰轮到我们家。据说距上次轮值已间隔六十年。为此,父亲准备了大半年,从烟、酒、茶到果品、点心,以及各种祭器等,父亲花费了不少钱,光酒类一项就需要二十多万。但是父亲认为这是值得的,毕竟这是拥有男丁家庭的光荣。

【参与轮值,这是有男丁家庭的光荣,说明谷饶地区重男丁的风俗习惯。】

吉时一到,每家每户都开始祭拜。人们安静下来了。在红红的灯火中,在摇曳的烛光里,我看见一张张虔诚的脸,走来,祭拜,然后走过去。直到夜深时分,人们才慢慢散去。

回望大坑,依旧笼罩在红光中,夜风吹动了红灯笼,也吹动了我小小的心。

【虔诚祭拜,安静走开。祭祀大典在寂静中结束,却蕴含极大的能量。“小小的心”应该能感受到祭祀大典带给人的巨大的力量。】

点评

林思祺的《谷饶祭祀大典》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以时间为序展开,选择祭祀大典中最重要的事件依次展开,如写祭祀前的准备、“迎锣鼓”大型街头表演、紧张准备的人们以及举行祭祀大典的情景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二、叙事讲究技巧,有主有次,主次分明,繁而不乱,过渡自然;三、插入历史故事,讲清祭祀大典的缘由,彰显谷饶地区民众的爱国情怀;四、语言表达简洁、流畅,虽有渲染环境气氛,但也简洁明了,如对“迎锣鼓”大型街头表演的描写,三言两语即渲染出热闹的节日气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五、重个人体验与感受,寥寥几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也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总评

《放河灯》部分集中凸显了萧红在创作上的几个特点:一、善于抓住典型事件来表现呼兰河小镇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二、围绕主题展开,叙述有条理,重点突出;三、语言具有散文化倾向,充满了节奏感和独特的韵味,耐人寻味。正因为作家拥有高超的叙述技巧,看似着墨不多,亦能让读者在不多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社会风气与人情冷暖,从而切身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们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

林思祺在研习萧红作品的基础上,借鉴作家的叙述技巧,围绕主题展开,同时也有个人的创造性表达,虽然写的是谷饶地区人们的祭祀大典活动,但是小作者凸显的是谷饶人民的文化传统及家国情怀,表现了谷饶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与巨大力量。

猜你喜欢

河灯呼兰河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河中灯,灯上愿
中元节放河灯
梦游呼兰河(组诗)
这是天上的街市,还是银河的天灯?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呼兰河传》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