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2019-12-05马瑞黄成亮孟英刘猷红
马瑞 黄成亮 孟英 刘猷红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三江平原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积温跨度大,人均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在国家政策鼓励规模化种植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人均耕种面积进一步增加。由于无霜期短,为确保水稻安全成熟,播种和插秧的时间相对紧张。选择不同熟期品种,合理确定播期不仅可以缓解上述矛盾,而且对于不同熟期品种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发挥产量潜力,确保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1-2]。前人针对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地理位置、品种类型、栽培方式等差异,研究结果不尽相同[3-6]。一般认为,黑龙江省水稻气温稳定通过5 ℃即可播种[7]。本试验根据往年本地区播种时间,结合试验地点气温,确定试验播期范围。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熟期品种的生育期和产量差异,为不同熟期品种播期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以近年来黑龙江省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且适宜三江平原种植的5 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具体品种名称和类别见表1。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130°24'26″E,46°47'28″N);土壤类型属于黑土,有机质含量42.0 g/kg,碱解氮133.3 mg/kg,有效磷50.2 mg/kg,速效钾218.7 mg/kg,pH 值7.3。
试验设置3 个播期处理:Ⅰ,4月13日;Ⅱ,4月25日;Ⅲ,5月7 号。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3 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12 m2,共45 个小区,不同播期处理采用塑料挡板阻隔,防止窜肥。4 叶期进行人工插秧,插秧规格为30.0 cm×13.3 cm,每丛5 株。
表1 供试水稻品种及类型
施肥量:氮磷钾比例为2∶1∶1;纯N 225 kg/hm2,分基肥、蘖肥、穗肥施入,比例为4∶3∶3;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按基肥∶穗肥=1∶1 施入。水分管理及其他大田栽培措施均按高产栽培进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观测并记录各品种的出苗期、插秧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选取30 丛调查有效穗数。按平均有效穗数取样考种,每小区取5 丛,调查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选取小区中间位置5 m2测产,去除水分和杂质,折合实际产量。生育期内逐日温度监测采用江苏精创电器股份公司的GSP-6 温湿度记录仪,监测时间间隔为1 h;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来源于佳木斯市气象局。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使用Excel 2003 录入和整理,用DP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 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呈极显著缩短。本文将水稻生育期分为出苗—拔节、拔节—抽穗、抽穗—成熟3 个生育阶段。通过分析比较3 个阶段的生育进程,发现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出苗—拔节的生育天数明显缩短,而拔节—抽穗、抽穗—成熟两个生育阶段的天数相对稳定,即出苗—拔节期的生育天数减少导致整个生育期的缩短。具体表现为:播期每推迟12 d,三江6 号生育期缩短5~8 d,绥粳18 生育期缩短6~7 d,龙粳21 生育期缩短6~8 d,龙粳31 生育期缩短5~7 d,龙粳46 生育期缩短5~8 d。
表2 播期对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表3 不同播期间主要生育阶段的温光特征
2.2 不同播期内温度、光照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3 可知,播期推迟,抽穗前期生育天数平均缩短7~8 d,抽穗后期生育天数平均延长1~2 d,全生育期相应地缩短6~7 d。通过比较不同播期水稻抽穗前后的日均光照时数和日均温度变化,发现播期推迟,出苗至抽穗平均光照时数极显著降低,日均温度极显著升高,出苗至成熟变化相同。进一步对各品种水稻生育期与日均光照时数和日均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4)表明,生育期的长短与光照时数、抽穗前平均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日均气温、抽穗前日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抽穗后日均光照时数和抽穗后日均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抽穗前日均光照时数减少、日均温度增加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水稻作为喜温、短日照作物,不同播期处理改变了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温度、光照条件,进而导致生育期发生变化。
2.3 对不同熟期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从表5 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晚熟品种三江6 号产量呈下降趋势,播期Ⅰ产量最高,播期Ⅲ与播期Ⅰ和Ⅱ差异显著;中熟品种绥粳18 和龙粳21 产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播期Ⅱ产量最高;而早熟品种龙粳31 和龙粳46 产量呈升高趋势,播期Ⅲ最高,龙粳31播期Ⅰ与播期Ⅲ产量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说明,三江平原晚熟品种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中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推迟播种,以求达到更高产量。
表5 播期对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从不同播期各品种产量构成因子来看,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异度幅度较小,各播期间基本无显著差异。随播期的推迟,绥粳18 的有效穗数显著上升,其他品种各播期的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各品种穗粒数播期间变化不同,随播期推迟,三江6 号呈减少趋势,绥粳18和龙粳21 呈先增后减趋势,龙粳31 和龙粳46 呈增加趋势。
3 讨论与结论
3.1 关于播期推迟对生育期的影响
本试验中,随着播期的推迟,5 个主栽品种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相应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且主要体现在出苗—拔节阶段生育天数的缩短,这与姚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水稻是短日照喜温作物,温度和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尤其对生育前期的影响较大。前人对温度和光照对水稻抽穗的影响研究较多,认为提高抽穗前温度或降低光照时数,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抽穗期提前,生育期缩短[8-12]。播期不同改变了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光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播期抽穗前后的温光特征,发现播期推迟,各播期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显著升高,日均光照时数减少;抽穗前变化与之相同,抽穗后无明显变化。说明播期推迟,抽穗前日均温度提高,日均光照时数减少,促使营养生长期缩短,加速出苗至抽穗阶段的生育进程,进而缩短了全生育期。
3.2 关于不同播期水稻的产量表现
由于试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李秀芬等[13]研究表明,推迟播期对产量有负面影响,产量构成表现为籽粒充实度变差,空瘪粒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成臣等[14]研究认为,随着播期推迟,籼稻产量下降,粳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文浩等[4]研究表明,随着播栽期推迟,水稻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显著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产量表现不同。具体表现为:播期推迟,晚熟品种三江6 号产量逐渐降低,中熟品种绥粳18 和龙粳21 产量先升后降,早熟品种龙粳31 和龙粳46 播期Ⅱ和播期Ⅲ相近。从不同播期间产量构成因子来看,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这可能与不同熟期品种抽穗后温光条件变化不大,对籽粒灌浆影响较小有关;穗粒数变化与产量变化基本一致,有效穗数没有显著变化。在播期选择上,应根据品种熟期类型确定适当播期,晚熟品种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中早熟品种适当推迟播期,可以获得更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