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
2019-12-05施颖琦
施颖琦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上消化道早癌发病率也有明显的提升,该类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生于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层或下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极为重要[1]。目前多采取内镜疗法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常用术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等,为探究二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择取82例患者开展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开展实验,以抛硬币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内男女患者分别有22例和19例,年龄38~74岁,平均(50.3±2.1)岁;观察组内男女患者分别有25例和16例,年龄40~77岁,平均(51.5±2.2)岁,组间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告知患者手术当天需禁食禁饮,采取插管全身麻醉法,患者成侧卧位,在病灶附近0.5cm处使用氩气刀对剥离范围进行确定和标记,在黏膜下行肾上腺素甘油果糖混合液进行多点注射,对病灶抬举程度进行观察,沿着标志线通过HOOK刀在周围组织处进行切开直至达到患者黏膜下层,联合应用IT及Doul刀从口侧开始向肛侧进行病灶完整剥离,该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黏膜下注射。病灶剥离后使用氩气刀对创面进行喷注处理,观察创面无残留可结束手术。若患者创面面积较大,或合并固有肌层损伤需要通过钛夹处理创面。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禁食2~3d,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
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电子内径前需要安置透明套帽,放置完圈套器后,将透明套帽置于病灶侧持续吸引。套帽中吸入已经标记的组织后及收紧圈套器,进行组织推离,通过电切法将套住的组织切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见表1。
表1 组间围术期指标比较()
表1 组间围术期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1 65.23±6.25 55.25±3.65 5.86±1.25 7.82±2.23对照组 41 70.11±5.48 80.23±4.28 11.34±1.63 12.65±3.12 t 3.759 28.435 17.082 8.064 P<0.05 <0.05 <0.05 <0.05
2.2 组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相比(2.44% vs 14.6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4.88% vs 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上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和表现,且病变多发生在黏膜层处,因此通过手术疗法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2]。外科手术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其创伤性较大,且恢复慢,因此当前临床中更加倾向于内镜疗法[3]。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并发症风险更高[4]。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肿瘤病灶具有更理想的抑制效果,针对直径超过2cm的病灶剥离效果确切,还可有效避免病灶残留,预防术后复发。同时术中能够对病灶位置、范围等进行明确,可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术中出血和创面处理方式能够避免毛细血管损伤,钛夹方法可有效避免术后穿孔情况,因此该疗法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后,其围术期指标、术后复发和并发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该种疗法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综上,为上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