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努力打造对外军事培训教学国际品牌

2019-12-05李跃辉

国防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军军事培训

李跃辉

内容提要:对外军事培训,作为国家对外培训的重要内容,必须着眼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努力打造培训教学国际品牌,不断提升对外军事培训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一要深化细化外训教学目标,二要牢固树立“三个理念”,三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四要健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习主席强调指出,对外培训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厚植国际人脉资源。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我国对外培训明确了根本方向。对外军事培训作为国家对外培训的重要内容,必须认真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着眼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深化培训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培训教学国际品牌,不断提升对外军事培训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深化细化外训教学目标

我军对外军事培训作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知华友华力量,为各国军事人员提供国际军事教育。担负对外军事培训任务的相关院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将这一培训目标细化为两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外军学员知华友华情结;二是提高外军学员战略领导能力。教学筹划设计、教学组织实施要紧紧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展开。培养外军学员知华友华情结,就是按照知道、了解、理解、认同这样的认知过程,通过讲座、互动交流、参观见学等形式,让学员在耳濡目染和身临其境中了解中国、观察中国、感悟中国,最终实现理解中国、认同中国、对华友好的目标。提高学员战略领导能力,重点应提高三种能力。一是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涵基础上,对本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筹划及执行能力;二是在有效借鉴中国特色经验基础上,对本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能力;三是在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理论基础上,对本国国家防务行动指挥控制能力。

二、牢固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以我为主理念。以培养知华友华力量为根本,在适应国际军事任职教育特点规律、借鉴国际惯例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突出中国特色,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与服务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紧密结合起来,寓于外训教学全过程。二是质量至上理念。把教学质量摆在核心地位,把提高外军学员战略领导能力,作为实现培养知华友华力量目标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全面提升外训教学质量,打造外训教学品牌,提高对外培训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三是融合发展理念。教宣融合,利用外训教学平台,积极宣传中国核心价值理念和重大政策主张。教研融合,充分运用外军学员资源,通过预设课题、研讨议题、论文题目,在外军学员中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获取有价值的成果,更好促进教学。内外训融合,在现阶段无法全面实现中外合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中外互动形式。军地融合,既要广泛运筹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外训教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又要通过组织外军学员现地教学和参观考察,为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中国方案开辟宣传窗口,打造合作平台。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一是推动多种形式的中外互动交流。建立中外小型对口交流机制,引导学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分享各自学识、经验、阅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推动外军学员走上内训讲台机制化,让外军讲外军,使内训教研人员和中方学员不出国门就能放眼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中外学员共同开展桌面推演和战略模拟对抗演习,为“外军演外军”“面对外军研究外军”创造良好条件,使中方学员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中,拓宽国际视野,提高战略能力。二是倡导“三段渐进”式教学法。即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课前阅读、课堂精讲、深入互动”的教学方法,广泛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员论坛、国际研讨会等形式,让学员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在研讨思考、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达到共同分享教学成果、促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是探索同变量多视角比较研究教研法。即以教学为平台、以科研为目的、以案例研究为载体,以学员为研究主体,不设任何理论框架,引导各方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推动学员由被动接受理论向主动创新理论转变。比如,可围绕国际或地区某一热点、焦点问题等具体事件,组织学员对事件的开局、控局、收局等方面展开立体研究,全方位锻炼提高学员在管控危机、扼制战争等方面的理论创新能力。四是拓展参观考察教学形式。了解中国是各国军官来华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向外军学员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外训教学中,应拓展参观考察形式内容,可组织学员赴上海、南昌、井冈山、延安、西安等革命圣地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诞生之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参观考察,让外军学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了解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引导他们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发挥更多正能量。

四、健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联合备课试讲机制。建立外训责任教授、译员与授课教员的联合备课机制,以及由外军学员参加的外训课联合试讲机制,提升外训授课质量效果。二是完善责任教授制。外训责任教授要定期通报所教班次和学员特点,与学院教学部门共同研究设计课题内容框架结构,提示把握问题和注意事项,课后还应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学员意见建议,并提出改进对策措施。三是健全外训教学督导机制。建立外训教学督导专家队伍。督导专家要全程跟班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发挥好“观察员”作用;及时总结教学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不足,为改进外训教学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发挥好“调研员”作用;与译员一起,及时将课堂教学效果、学员的反映反馈给教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发挥好“辅导员”作用。

猜你喜欢

外军军事培训
外军军事体育训练“专”化特点及启示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外军油料供应保障现状分析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教员任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