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洪培:要理性对待非洲猪瘟

2019-12-05

北方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抗病力养猪猪群

1 掌握烈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任何一种猪的烈性传染性疾病, 还是其他动物的烈性传染性疾病来到中国, 都有它固定的感染和发展规律, 非洲猪瘟可能会像当年的高致病蓝耳病一样, 今天已是一片蓝,未来的中国猪业可能一片非。

第一阶段:猖獗期→首次接触,强毒感染,应激反应,经验不足,恐惧、惊慌、无助→高死亡率,猖獗期可能维持3 年左右。

第二阶段:僵持期→思路改变,管理提升,动物抗病力增强,病毒毒力逐渐减弱,积累了一定经验,底气越来越足→部分存活下来。 僵持期可能维持3~5 年。

第三阶段: 和平期→管理进一步提升,方法越来越多,抗病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和健康管理→和平共处。 和平期可能维持很长时间甚至长期扎根下来。

2019~2020 年间, 非洲猪瘟正处于猖獗期→强化生物安全和保健措施,改变思路,加强管理,强化保健, 减少抗生素用量甚至杜绝抗生素保健, 提高猪群天然抗病力→等待僵持期与和平期的到来。

2 理性对待非洲猪瘟,崭新的养猪格局正在形成

非洲猪瘟时代, 是养猪业转变思路的时代,改变格局的时代,强化管理的时代,忽悠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非洲猪瘟,恐惧、惊慌是无济于补的,正视非洲猪瘟、理性对待、掌握特点、寻求有效方法,中国人一定能战胜非洲猪瘟。 短时间内消灭非洲猪瘟只是口号而已, 非洲猪瘟造成的生猪减少已超过存栏总量的30%,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预计2019 年底剩下不足3 成,全面扑杀是不现实的。 未来的生猪短缺将给国家菜篮子工程造成极大困难,所以未来3~5 年乃至未来10 年内生猪价格将呈持续稳步上涨趋势已经非常明了。 非洲猪瘟形势下新型养猪人才、 新型养猪企业乃至国家参与的新型养猪模式正在悄然孕育之中,中国崭新的养猪格局正在形成。

3 正确处理非洲猪瘟感染猪群

面对非洲猪瘟阳性猪场和非洲猪瘟后复养猪场, 对疑似非洲猪瘟猪只,包括其他传染病猪只,我们建议采用疑源隔离式清除,即: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猪只,立即隔离,检测确定非洲猪瘟阳性的、 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立即清除,无害化处理。

4 掌握非洲猪瘟传播特点

正确认识非洲猪瘟发病规律及传播特点, 才能打赢这场抗非阻击战。

4.1 空气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非洲猪瘟急性感染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形成高浓度的气溶胶,但病毒在气溶胶中的半衰期仅十几分钟, 气溶胶中的病毒在较短时间内即丧失感染性。 且气溶胶传播很缓慢,所以,非洲猪瘟不存在通过空气发生远距离扩散的可能。 因为附近非洲猪瘟,迅速淘汰、捕杀等吓死了多少养猪场。 提示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 附近有非洲猪瘟不会吹过来的, 只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和健康管理,放心养猪。

4.2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广泛组织嗜性

所有组织均带毒, 所有体液均能排毒,如唾液、呕吐物、呼出飞沫、粪便、尿液、血液、乳汁、精液等,因此病猪可瞬时向外排出大量病毒,环境病毒载量极高,主要通过人、物等接触病毒带回本场。 提示我们:非洲猪瘟主要是接触传染, 不要轻易去别人的猪场和不该去的公共场所。 必须的外出公务和会议等,回猪场前必须脱掉全部衣物彻底消毒清洗, 清洗身体并消毒后才能回到猪场。

4.3 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的各种物品中具有极强的存活能力

所有物品都可能长时间带毒成为传播载体, 在各种物资中长时间存在, 可通过附着于各种物资进行扩散,传播方式多样,难以阻断和净化。 提示我们:有效的消毒措施,虽然不能达到完全消灭病原, 但可以大幅度降低环境病毒载量。 所以,必须选择优秀的消毒剂, 全方位彻底消毒,千万马虎不得。 防非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不要相信忽悠,要相信科学,擦亮眼睛,睿智选择防非产品。

4.4 野猪和蜱虫是非洲猪瘟自然疫源繁殖传播媒介

已经证实病毒在野猪、 蜱虫体内繁殖增殖并传播,污染环境,并在环境中持续循环,难以清除。 提示我们:非洲猪瘟形势下,清除猪场和周围虫害特别是蜱虫, 是防非战斗中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

4.5 非洲猪瘟口腔感染几率非常大

病毒经口腔黏膜感染→进入扁桃体→胸腺组织→淋巴组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繁殖增殖→血液。 口腔黏膜的损坏会增加非洲猪瘟感染机率。 提示我们:尽量使用粉料湿拌料, 减少颗粒料和粗劣饲料对口腔黏膜组织的损害, 同时加强饮水消毒措施。

4.6 非洲猪瘟病毒抵抗力

4.6.1 非洲猪瘟病毒耐低温→喜冷怕热,气温越低越活跃,气温越高越安静。 提示我们:夏天到了,非洲猪瘟传播会逐步减慢, 所以放心养猪, 不要惊慌失措。 但夏天是双刃剑,虫害会增多,感染机会加大,所以在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同时, 必须清除环境虫害。

4.6.2 非洲猪瘟病毒怕热: 实验证实, 加热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血液,56℃70 分钟或60℃20 分钟可灭活病毒。 根据这一原理,各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 通过85℃至少5 分钟,个别企业提出10 分钟熟化饲料以灭活病毒, 虽然目前还没有详细数据证明可以完全杀灭非洲猪瘟病毒, 但熟化能降低饲料中病毒载量是肯定的。 提示我们:有条件的尽量喂熟食,同时适量增加维生素用量。

4.6.3 非洲猪瘟病毒喜冷怕热给我们带来的思考:非洲猪瘟2018 年8 月来到中国,9 个月时间内气温一直眷顾着非洲猪瘟病毒, 适宜病毒生长繁殖传播, 第一阶段猖獗期的传播过程已经完成, 中国大陆已无净土。 第一阶段猖獗高峰期会在什么时段出现? 病毒特性告诉我们:高温天气将至,不会在夏天出现;天气转凉后病毒活跃程度会大幅度加强。 所以笔者预言:今天还活着的猪场,还在试图扩张养殖规模的猪场,不转变思路,墨守成规,老套的自欺欺人的抗生素保健, 忽视生物制衡法则, 仅仅依靠自认为严密的而具有若干漏洞的生物安全措施, 绝大多数猪场, 躲得过元旦, 躲不过春节。

4.7 非洲猪瘟感染潜伏期

非洲猪瘟潜伏期一般为3~19天,急性型一般3~4 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规定的潜伏期为15 天。 潜伏期有轻微减食和体温上升表现, 往往不易被发现。 提示我们:平常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8 非洲猪瘟临床分型

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最急性型无症状死亡, 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 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非洲猪瘟定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 警示我们:有资格的专业人员, 面对非洲猪瘟必须上报当地行业主管部门。

4.9 非洲猪瘟潜伏期及临床分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为什么潜伏期为3~19 天,为什么急性型一般3~4 天, 传染性疾病共有的发病规律是: 健康度高的猪群→抗病力强→潜伏期长→多为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发病率和死亡率10%~90%不等; 健康度差的猪群→抗病力差→潜伏期短→多为最急性型或急性型,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

4.9.1 非洲猪瘟形势下的养猪危机:常年乱用滥用抗生素保健,思路不清晰、管理混乱、营养不平衡、健康度差的猪群→其潜伏期短→多为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00%→无药可防,无药可治,根本没有机会。

4.9.2 非洲猪瘟形势下的养猪机遇: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健康度高的猪群→抗病力强→潜伏期长→多为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10%~90%不等→我们的机遇来了→健康养殖→强化天然抗病能力→把急性型变为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与非共舞→生物制衡。

猜你喜欢

抗病力养猪猪群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禽抗病力的作用和应用
养猪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长丰鲫试验
两个不同品种肉兔TLR4基因多态性研究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四种鲤鱼对柱形病抗病能力的差异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