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700年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700周年系列党课之三

2019-12-05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研究室干部陈小强

党课参考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制度

〉〉〉〉〉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研究室干部 陈小强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70年来深刻的社会变革,体会和领悟70年以来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的来之不易。

现代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实现现代化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在上世纪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建设现代化国家是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社会制度、转型升级、矛盾转化等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社会变革是巨大的、深刻的。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018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先进社会制度战胜腐朽没落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强国,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便应运而生。

(一)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变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先后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开始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100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虽然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曲折,但这些都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

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制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随着实践的发展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特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们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文明的成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70年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深刻变革的制度保障。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中国经济曾经创造了连续数十年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不断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30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过去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现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是永远强大不起来的。1954年,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经济技术基础薄弱、部门行业残缺不全的情况下,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进程。经过近30年筚路蓝缕的工业化建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长春一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从此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二)改革开放40年,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工业飞速发展,生产能力日益增强,逐步迈向中高端。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钢材产量11.1亿吨,增长8503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电子信息产业应运而生,并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到18.0亿台和3.1亿台。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成为支撑我国安全的重要基础。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制造大国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工业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不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等实现产业升级、脱胎换骨。如水泥行业2012年底前基本淘汰了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基本全覆盖。截至2017年,中国拥有1715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其中日产万吨的生产线有13条。煤炭行业1997年就开始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2017年,大型煤矿企业的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6%,掘进机械化程度提高到54%。钢铁行业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冶炼、轧制设备,钢材品种质量提升实现巨大突破,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达到100%。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从主要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电解铝技术输出国外的转变,落后的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已经全部淘汰,中厚板高端航空铝材已用于大飞机和军工等领域,高铁用铝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动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也助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全面铺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着党和政府一段时期以来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深刻地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的重大判断。

(一)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

1899年,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善于抓住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尽快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方面,我们党经历过曲折,最终认识到,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研判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正是因为正确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才能更加科学地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顺利地推进了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推动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意味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引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2013年至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一些科技领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领跑者”。但不容忽视的是,新的发展阶段里,人民群众既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急剧转型,社会流动加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辩证地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既折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发展成就,也直接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科学理论,积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人民立场,立足工作岗位,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担当有为的党员干部。

讨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哪些社会变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猜你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某些单位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