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
2019-12-04黄俊生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适应时代的课题之一,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借助图像、声音等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投入进去,刺激其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加入信息技术元素,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性和逻辑性的激发。而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善于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教学应用
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 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快速,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产品,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增添色彩、音效与动画等,以此能够让原先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便于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调动,此外还可以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知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最终实现小学數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二)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教学资源,组织课上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利用这些素材制作课件或微视频,上传至学校网络平台,或者是课上播放视频,就能够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创建教学情境,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合作探究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及有效信息的传递。
(三) 有效加强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让数学教学不再受静态教学的限制,能够有效增添动态教学,动态教学的增加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数学学习当中,还能够让数学教师动态掌握课堂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师生互动的方式得到明显的增多,数学教师能够利用一些信息技术辅助工具与平台来与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沟通交流,举例说能够利用电子书包、多媒体与电子白板等工具,使得数学教师在任何时刻都能够查询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
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在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将他们带入熟悉的情境,弱化新知识带来的生疏和恐惧,使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迅速融入课堂,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创设教学情境变得更加方便,图片、视频、音频等合理运用可以直接让出现在学生脑中的观念上的东西通过屏幕直观地显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习“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在一问一答中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最后将圆形的东西定格在时钟上,在PPT上同时展示出时钟和圆的形状,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时钟进行圆心和半径的教学,引导学生将二者联系起来。如此不仅简化了教学过程,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
(二)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涉及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图像等重难点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给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造成了阻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图片、录音、影视等合而为一的多媒体课件,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清晰而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静化动、化抽象为具体,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在播放动画或视频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放大、缩小、快进、慢放、渐变、旋转等功能,降低数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节教学中,推导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重难点,为了顺利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展示圆柱体的空间立体图形,将其旋转,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体上下底面是圆形,圆柱的侧面是四边形,从而推导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难点准确、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化静化动,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三) 利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依赖板书、教案开展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概念、习题书写等,甚至还要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教学容量不足。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提前进行课件制作,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并结合教学重点,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扩充课堂容量,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例如,在进行“面积单位”教学时,针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概念,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某一县城拥有2214平方千米的土地,某一小镇拥有120平方千米的土地等,学生在形象的图片展示中,不仅深化了这些概念,也了解了自己的家乡面积,还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对于整个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让电教真正服务于一线课堂教学实践,为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出实际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军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方略[J].新课程(上),2019,484(6):121.
[2]张龙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运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634(27):292.
[3]杨杰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8,511(8):23.
作者简介:
黄俊生,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富源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