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识谱

2019-12-04丁丽琳

北方音乐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识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丁丽琳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不断的被推行,小学音乐识谱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关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识谱教学的概念展开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增强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而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当前阶段,开设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更加优秀的审美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乐谱作为音乐的重要部分,对构成音乐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感知音乐,与音乐作品之间进行深入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乐谱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音乐产生更深的了解,也能拥有更多的音乐知识,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通过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中传递给学生识谱方面的知识,递进式的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曲谱的识谱方法,逐步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实现向更深层次的音乐领域发展。

一、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现状

(一)未能对识谱教学的真正意义产生正确认识

当前阶段,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全面革新了其以往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学校纷纷在校园内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针,在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使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识谱教学的意义产生了偏差。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认为,识谱教学和技能训练是同一种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会直接省略识谱教学环节,直接进入歌词的教唱。

(二)识谱教学方法产生偏差

目前,在小学识谱教学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过于侧重视唱练习和读谱训练,甚至部分教师将整节音乐课堂教学时间都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这两部分的练习。在此情况下,学生只能浅表地掌握其中的知识,未能真正了解到识谱教学的内涵和精髓。当前,教师在进行识谱教学时,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单方面乐谱知识的灌输,学生很难感受到识谱学习的乐趣,也就难以积极地投入到识谱学习中,更无益于识谱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教学步骤

(一)要有意识地识谱唱谱

有意识地识谱唱谱,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练习,近几年观摩过的音乐教学公开课,教师都有落实识谱唱谱的环节,但较多的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是无效练习,没有获得实质性的音准概念。要带上音高记忆去识谱唱谱,七个音的音准练习要先学会听,反复聆听,记忆音高再唱。可以先从标准音la开始,我常做这样的练习,先唱la,让生记住音高,然后再跟另一个音结合起来练习,例如mi la、re la 、sol la等。接下来,老师唱其他音,学生接la的音,这样反复不断地练习,学生对la的音高就有个记忆,其他音的练习可以以此类推。要让自己的音准更好,通过反复聆听演唱体会音高之间的距离,巩固记忆音高位置。音乐没有捷径,只有反复不断练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半个学期的音乐课当中较好地掌握七个音的音高,这就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中唱到,识字你要先学A B C,唱歌你要先学do re mi,识谱唱谱是学习音乐的第一步。

(二)心中有节奏地划拍

画旋律线在识谱唱谱中的运用,学生一定要养成划拍唱谱的好习惯。我国著名的视唱练耳教育家赵方幸先生特别重视划拍的重要性:“音乐是听觉艺术,节奏是表现音乐形象的基本手段,有了稳定的拍率才有衡量节奏的标准。”有的学生觉得这划拍太容易了,不就是拿着手指头一上一下,然而,一眼望去,有的学生手上划的拍跟嘴上唱的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多简单的节奏都要用手划拍子,使自己的演唱有个稳定的速度。划拍与音是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有恒定拍,不要忽快忽慢、上下不均匀,这些都会影响节奏,破坏音乐形象。在划拍熟悉的基础上,心中带着有节奏的拍率画旋律线唱谱,这样更有助于声音的连贯,让音乐线条更为流畅。

(三)带上气息与情感

每个音都是跳动的小精灵,这要让我们去挖掘每个音的情感,当然,情感跟气息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有感情的唱谱,那种看似很深奥的歌唱气息理论就可以在学生投入的情感当中迎刃而解。我常常告诉学生,要想听众倾听你的演唱,首先自己要倾情演唱,要把音符唱到心里去,同样的音可以做不同情感的演唱,欢快愉悦的、优美舒缓的、悲伤绵长的、骄傲自豪的等。通过不同的情绪体验,给唱好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一首歌曲是谱和词的有机结合,以情带词,歌曲的魅力就展现出来了,这才是音乐能陶冶情操的真谛。

(四)学会配合识谱

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音乐教课书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很多教师觉得这书本上的合唱歌曲唯有合唱团才可以学好的,在音乐课堂中,学生是很难驾驭的,所以往往只教唱高声部,低声部直接略过,这是不可取的。全体学生要在音乐课堂中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例如,小学三年级歌曲《贝壳之歌》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我先让全体学生唱低声部的谱,再让全体学生唱高声部的谱,然后再进行二声部教学识谱唱谱。可以师生合作,组组合作、同桌合作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抗干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学生会慢慢的把困难解决了,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这样的上课模式,渐渐的让学生喜欢上识谱唱谱。音乐教育要均衡,要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良好识谱唱谱习惯要靠老师引导,循序渐进地学会配合识谱,而不是校合唱团员才有的学习资格。美好的音乐没有捷径。

(五)辅助声势教学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将英国人约翰·柯尔文首创的“手势”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当中(简称为柯达伊手势法)。小学音乐教师将七种唱名使用七种不一样的手势表现出来,进而实现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柯达伊手势法的意义形成真正的认识,随即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些手势相对应的唱名进行记忆,使以往枯燥单一的识谱教学变得生动趣味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识谱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结合唱名高音和手势的记忆,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编创唱名,进一步增强识谱教学的趣味性。与此同时,趣味的儿歌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记住唱名和手势。手势法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培养学生较强的音准能力。

当前教师对识谱教学的认识度以及所运用的教學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合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乐学习水平。小学音乐作为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学科,有效的教学活动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在有效的音乐识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以及有效性课堂建立的要求[M].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

[2]黄燕云.小学音乐教学之中情境创设的作用以及对比研究[D].教育科学研究,2009.

[3]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识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识谱教学研究
浅谈两种国外教学法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