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研究
2019-12-04罗文春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中国国情的变化及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征,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习近平的精准扶贫论述经历了萌芽阶段、实践阶段及形成阶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反贫困理论,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了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精准扶贫论述的科学体系包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及精准退出。落实精准扶贫需要坚持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习近平精准扶贫的论述对新时代扶贫工作在理论研究、实践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提供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F031;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9-0027-06
消除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的阐述正是这一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因此,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渊源、科学体系及实施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有助于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习近平对精准扶贫论述的形成过程
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关系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思想、观念及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理论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解决我国新时代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而这一论述无疑与习近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密不可分①。从实践角度看,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的形成,不仅与他自身成长的经历相关,还与他长期担任地方主要领导时进行的实践探索相关。习近平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之后,多次强调脱贫攻坚的紧迫性,深入思考贫困演变规律、扶贫开发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我国脱贫攻坚所涉及的扶贫思路、扶贫主体、脱贫路径及脱贫保障体系等相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逻辑缜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2]。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可以理解为经历了萌芽、实践、形成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969—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在这期间,习近平与梁家河的村民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他对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抱有深厚的感情。这段经历使他切实了解到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农村群众的喜怒哀乐及农村贫困的问题等等,成为他长期关注贫困并不断探索贫困治理问题的实践根源。
(二)实践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习近平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担任过领导。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曾经走遍了全县200多个村子,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刀阔斧进行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带领全县人民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省和浙江省担任主要领导时,习近平始终将帮助落后地区、探索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有效模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调“因地制宜”与“自力更生”。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先后组织实施了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开展了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工作,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三)形成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扶贫、内源扶贫、科学扶贫等重要思想[3]。六年來,习近平基本走遍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六年来,新年国内首次考察均为扶贫调研。他多次主持或参加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会议,多次发表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逐步化解贫困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回答了扶贫开发实际工作中的“四个关键”、“五个一批”以及“六个精准”等重点与难点问题,标志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形成。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反贫困理论,同时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了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理论支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情弱者的思想、大同思想等。他在多次讲话中引用古人的忧民名句,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等。他在贫困地区调研时反复强调要有仁爱、关怀、感恩之心,要关注困难群众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培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情系百姓、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4]。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促进人的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反贫困理论蕴含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重要著作中,其核心内容为,一是将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二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贫困和剥削的手段;三是想要消除贫困,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5]。习近平指出,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6]。关于如何消除贫困,习近平指出,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坚持发展生产力。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特定的历史诉求和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扶贫工作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每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完成各自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都形成了体现时代特征的扶贫思想。他们的扶贫思想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前几代领导集体扶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认为,消除贫困的坚强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的主导力量是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7]。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发起“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使命。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为了摆脱当时贫困和发展落后的状态,出台了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战略,将中国的反贫困推上了一个快速的通道[8]。江泽民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阐明了贫困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江泽民认为,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民不富裕,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不可能实现。他提出,扶贫工作既要做到“他扶”与“自扶”相统一,还要做到“五个坚持”。①胡锦涛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全球视角,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出扶贫开发不仅是一项历史任务,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体系
“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自此,学术界开始关注精准扶贫思想及其相关研究。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精准识别
贫困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贫困人口。而过去贫困治理并不是以贫困人口为目标的人口瞄准,却是以县和村为目标的区域性瞄准[9]。若想达到贫困治理的最终目的,必须将真正贫困的人口识别出来。因此,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只有将扶贫瞄准目标下沉精准到农户,才能实现习近平提出的“真扶贫,扶真贫”。然而,扶贫瞄准目标越下沉,目标范围就越大,识别难度也越大。对此,习近平指出,“要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①因此,要识别贫困人口,必须通过走村入户等调查方式,将真正贫困的人口确定出来。
(二)精准帮扶
在识别出贫困人口之后,找出导致其贫困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精准的帮扶策略,方可确保帮扶效果。因此,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习近平指出,精准帮扶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②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有的缺乏资金、有的缺乏技能、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灾致贫等等。想要高效地发挥有限扶贫资源的使用率,只有找到了真正的“贫根”,并结合贫困人口的需求才能进行精准的帮扶。首先,根据致贫原因,结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实际,设计相应的帮扶对策。其次,考虑贫困人口需求制定帮扶策略,同样的致贫原因,貧困人口的脱贫需求却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想提高技术来获得更高的收入,有的可能想通过解决资金缺口来提高收入。
(三)精准管理
与过去粗放式扶贫管理不一样,精准扶贫对扶贫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针对新时代扶贫开发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③因此,精准管理则是精准扶贫的保障。精准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体制。目前,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其关键的原因在于坚持政府主导,这也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突出特征。从微观层面来看,必须建立自下而上的精准扶贫体制。精准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方面是,运用信息网络系统,了解、观测贫困人口的状况,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管理,使相关部门通过对比分析贫困人口的关键指标,及时将已成功脱贫的贫困人口调出扶贫管理信息系统;针对那些存在发展能力欠缺或贫困状况没有好转甚至贫困程度发生恶化的贫困户,要及时调整帮扶政策,以确保不浪费扶贫资源。另一个方面是,上级扶贫部门能够通过及时了解下级扶贫部门的工作状态以及扶贫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而精准地评估扶贫开发工作的绩效。根据扶贫管理信息系统所反映的扶贫开发工作绩效状况,对扶贫干部采取正向和负向激励,从而调动扶贫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或对扶贫干部的扶贫工作给予一定的压力[10]。
(四)精准退出
通过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精准扶贫的目标,因此,精准退出是精准扶贫的目的。处于贫困状态的县、乡、村庄、家庭及贫困人口,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扶贫之后达到退出标准的退出贫困。新增扶贫资源将被用于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的地区、家庭及人口,使稀缺增量扶贫资源在存量贫困对象之间发挥边际效用最大化。从而使现有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到2020年按照现行贫困标准全部退出贫困[11]。
四、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施路径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它是一种新型的扶贫开发战略,主要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所凸显的新特征、面临的新问题。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在于创新实施路径,而创新实施路径的工作重心在于综合施力,形成多元化的扶贫支持动力[12]。
(一)坚持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开创一体化扶贫格局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明确“扶持谁”、还要明确“谁来扶”。针对解决贫困应该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工作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党和政府在整个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在于中央和地方之间能否有效协同合作,进而开创一体化的扶贫格局。习近平主张加强并深化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建设。他要求坚持地方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从村乡县市省五级书记分级负责、协同一体化扶贫格局。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思想政治方面,科学的思想理念是人行动的重要指南。第二,扶贫工作分工方面,要充分明确中央和地方的工作任务,不断细化各级、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制定扶贫工作的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扶贫政策,规划并评估重大扶贫开发项目等;省级党委和政府应致力于具体谋划工作,定目标、选项目、投资金及检查敦促等;作为基层的市县党委和政府应切实做好从扶贫项目启动到扶贫项目完成等具体环节的组织、实施及推进工作。
(二)坚持政府与社会相结合,构建多元化扶贫体系
目前,中国的贫困状况,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程度,都已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范围,若想完全摆脱贫困的现状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方力量,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因而,应坚持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凝聚起强大的扶贫合力,构建多元化扶贫体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一方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体系,首先必须坚持党和政府在扶贫工作全过程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不动摇,倘若没有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就会丧失了凝聚功能,很难将社会各个方面的扶贫力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扶贫体系,很可能造成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局面,扶贫力量的协同效应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只有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充分整合所有资源,尽快构建并推广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各方力量为辅助的多元化扶贫体系,才能有效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脱贫主体内生动力
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重视整合与凝聚外在力量,还要注意激发和形成内在力量。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发挥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这便要求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首先,坚持扶志。与物质贫乏相比,精神上的贫困更加可怕。需要从思想上帮助扶贫对象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脱贫主体致富的积极性。因此,习近平曾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①外在的资源若想发挥真正的减贫作用,就必须解决扶贫对象的思想贫困问题,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仍然有一些贫困户、贫困区抱着坐、等、靠、要的思想,争当贫困户、贫困区,没有将精力放在依靠生产发展来实现脱贫。鉴于此,习近平所强调的“扶志”原则需要进一步坚持。其次,坚持扶智。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升其自我发展的能力。2015年,习近平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使贫困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明确规定,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对新时代扶贫实践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反贫困理论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扶贫思想理论,针对新时代脱贫攻坚需要与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总结,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思想[14]。
(一)对新时代精准扶贫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标与方法,指导精准扶贫战略顺利实施,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宽、有助于研究領域的拓展、有助于研究成果的丰富。
1.拓宽了研究视野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拓宽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理论研究的视野,学者们基于不同专业视角对精准扶贫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关成果。例如,论文《大数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应用及实践创新》(信息化视角)、《教育精准扶贫:时代循迹、对象确认与主要对策》(教育视角)、《我国农村基层医疗精准扶贫路径探讨》(医疗视角)、《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体育视角)、《乡村善治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政治效应与路径选择》(乡村治理视角)。
2.拓展了研究领域
随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关于精准扶贫理论研究的领域,从最初的农业经济和金融领域迅速拓展至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哲学、工业经济、旅游等。其中,农业经济领域所占比重最大,为69.10%,金融领域所占比重为7.73%,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占比1.81%。①
3.丰富了研究成果
从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之后,有关精准扶贫的论文数量骤增。以中国知网(CNKI)检索为例,截至2019年6月20日,以“精准扶贫”作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共计19 787篇,其中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上的论文有2 758篇。统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情况发现,2014—2018年“精准扶贫”相关项目分别立项1项、9项、55项、75项、36项,立项共计176项。②有关研究内容方面,学术界深受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启发,学者们相继以金融、产业、生态移民、教育、旅游等视角进行了精准扶贫研究,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二)对新时代精准扶贫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积极行动,创设出许多特色鲜明的精准扶贫模式。如广东省2014年创造出“双到”模式(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陕西省2014年启动实施“三五”模式(划分“五种类型”,实施“五大工程”,建立“五项机制”),贵州省从2015年开始以“四看”做为识别贫困户的标准(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弱、看家中有无读书郎),甘肃省从2016年开展实施“六精准”和“1+17”扶贫模式。这些精准扶贫模式既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同时为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给出了参考。
从全国层面来看,2013—2018年,贫困人口减少8186多万,易地扶贫搬迁111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1.7%。③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在地方层面,根据2015年对广西、云南、湖北、内蒙古、贵州、陕西等地的调查研究,从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被调查村的农户收入提高了28%以上,农民自主创业收入和产业扶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了10%,农户可行能力得到充分提升,被调查村实际脱贫时间比预期脱贫时间提前了近2年⑤。
(三)对新时代精准扶贫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既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保证,又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并在全国各地落地实施,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全过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了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
2013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该文件第一次载入“精准扶贫”,同时提出六大工作机制。⑥据统计,2014—2018年国家分别出台精准扶贫相关政策8项、3项、46项、20项、11项,⑦各地方政府也相应颁布了扶贫的具体措施。这些扶贫政策对精准扶贫的工作布局、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均作了详尽的规定,为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雷明.论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 黄承伟.习近平思想论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
[3] 习近平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2).
[4]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J].人民论坛,2017,(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欧健,刘晓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扶贫思想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12).
[7]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李小云,等.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3,(7).
[10] 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6,(5).
[11] 洪名勇,洪霓.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10).
[12] 李先伦,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7,(3).
[13]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14] 潘慧,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思想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4).
Research view of Xi Jinpings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mportant discussion
LUO Wen-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discussion on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Xi Jinpings discussion on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budding stage,the practical stage and the forming stage,inherits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expands the Marxism and its anti-poverty theory,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ought of the leading collectiv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nd on this basis merges through,and forms the logical rigorous theoretical system.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cludes precision identification,precision help,precision management and precision withdrawal.To carry out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government and society,support ambition and wisdom.Xi Jinpings discussion on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practice an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Xi Jinping;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discussion and research
[責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9-09-1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项目(14JKI075);陕西科技大学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资金支持
作者简介:罗文春(1982-),女,陕西宝鸡人,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讲师,博士,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研究。
①习近平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