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04谢芳陈莎莎

价值工程 2019年32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谢芳 陈莎莎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XIE Fang  CHEN Sha-sha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且愈发复杂,因此必须采用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手段来保障工程开展顺利与质量达标。根据现代研究,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工程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本文为了了解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将结合这三个部分展开分析,主要阐述各部分的管理方式与注意事项。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complex, so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targeted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and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ccording to modern research,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namely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fund management, and site safe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se three parts to explain th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each part.

关键词:项目管理;土木工程;应用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civil engineer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2-0087-02

0  引言

项目管理是指对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管理的方式,而土木工程作为管理目标,其复杂性、专业性使得项目管理不可单一,必须全面开展。而根据普遍案例来看,现代很多土木工程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认知存在缺陷,并不能开展全方位项目管理,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有必要对项目管理应用进行分析。

1  项目管理中的工程質量管理

1.1 管理方式

土木工程的质量是工程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管理,而在管理方式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设立质量指标、监管、管理制度。下文将对三者进行分析。

1.1.1 设立质量指标

因为不同土木工程的建设方向不同,所以在质量指标上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介于这一点必须先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由此可得质量指标,根据质量指标可以对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果不满足指标则代表工程当前质量不佳,否则相反。关于质量指标设立要求,必须保障指标体系完善,且各指标标准值合理,否则将会加大施工难度与管理难度。例如某土木工程当中,围绕设计图纸分析得到了工程结构强度、抗震性、规模等一级指标,后针对各一级指标进行分析细化得到了众多二级指标;在指标标准上严格依照国家规定来进行设置即可。

1.1.2 监管

在质量指标无误的条件下,为了尽可能保障施工满足指标要求,在质量管理当中应当采用监理模式来进行监管。监理模式是通过监理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定期监查、管理来保障工程质量的管理手段,即监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现场进行监查,监查中如果发现某施工结构不满足质量指标标准,则需要指出,并要求施工人员重建。由此可见,通过监理模式可以排除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的部分,有利于工程质量。

1.1.3 管理制度

除了通过监管模式来保障工程质量以外,工程企业还需要设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主要由质量指标与处罚制度组成,其中质量指标内容见上文,而处罚制度是对应质量指标,对造成质量问题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的机制,即通过监理发现某施工结构存在质量问题,相应对该结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该项制度是保障质量管理实效性的关键因素,起到约束施工行为,激发施工质量自检行为的作用。

1.2 注意事项

土木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注意两大事项,即强化监管力度、技术交底工作。

1.2.1 强化监管力度

监理模式的应用如果单纯通过人工来执行,会因为人工能力上的缺陷而出现较大漏洞,即监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因此当其不在现场时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就可能被忽略。就这一点,建议工程企业在现场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等来辅助人工监管,由此提升监管力度。

1.2.2 技术交底工作

监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来确认质量指标,而要使监理人员了解当前施工阶段的质量指标,就必须通过技术交底工作来实现。技术交底工作当中,必须将各施工阶段的设计要求、形式等完整交于监理人员,由此监理人员才能对照技术报告来进行监管。

2  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

2.1 管理方式

资金管理涉及到土木工程的成本应用与投入,良好的资金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工程节省成本,且保障成本应用安全,可见其重要性。关于资金管理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成本应用方案、内部审计管理。

2.1.1 成本应用方案

现代土木工程结构较大,因此在施工方案上一般会分为多个阶段,而各个阶段的工程量、所需资源均由差异,因此要保障成本应用合理,需要先通过预算统计各个阶段的实际工程量与资源应用需求,后根据统计结果,结合市场单价与工程量进行计算,可得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本预算额,依照预算额进行成本注入,可以保障成本应用合理性。

2.1.2 内部审计管理

因为成本投入、应用必须经过项目负责人、采购部门等岗位人工,所以考虑到经手人工可能出现一些威胁成本安全的行为(例如人工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虚报工程量来提高成本投入,投入后多余的部分就落入“自己的口袋”),必须采用内部审计管理来防止此类行为的出现。内部审计管理主要强调“痕迹化”原则与资金运作数据,即在审计条件下,任何资金的用途、经手人员、应用情况等都必须留下“痕迹”,当发生不规范行为后可以溯源找到源头,保障资金安全;为了避免虚报数据的现象,审计管理必须对实际数据进行核实,如果两者存在差异,则款项无法通过审批,由此也起到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

2.2 注意事项

在内部审计管理当中,主要需注意两大事项,即审计部门内控管理制度、市场单价的波动。

2.2.1 审计部门内控管理制度

在很多传统土木工程当中,工程企业会将资金的安全与合理管理权,完全交给审计部门,这一条件下,经常出现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相互“勾结”,而蒙蔽投资人的现象,这一问题在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必须得到治理,而治理方式即为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是针对审计人员工作行为、素质等进行管理的制度,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或业主来执行,使审计人员工作得到约束,避免以上问题发生。

2.2.2 市场单价的波动

市场单价波动是工程资金预算中的动态性因素,具有不可控属性,因此如果只取固定单价来进行成本预算,可能会因为波动而导致成本预算与实际投入不符,影响资金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可靠性。在这一点上,建议工程企业对市场单价先进行历史、预测分析,得到成本预算的泛值,最后通过与投资人或业主的沟通,确认最终成本,之后无论单价是否波动,都以该成本为标准,多出部门将化作企业利益、缺损部门将由工程企业承担。

3  项目管理中的现场安全管理

3.1 管理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使周边施工人员或者设备受到损伤,相应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安全原则条件下,必须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安全隐患分析、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安全隐患预防。

3.1.1 安全隐患分析

为了避免安全管理存在盲目性,在管理措施落实之前,需要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工作,即通过现场勘察获得施工现场地质、水文等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再结合勘察结果来判断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可以给安全措施落实提供方向,避免盲目性。

3.1.2 安全等级评估

因为在任何管理条件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都不可能100%安全,所以一味加大安全管理措施实际上是“无用功”,在这一条件下,就需要进行安全等级评估,判断各安全管理措施的必要性。结合安全隐患分析结果,通过安全等级评估方法可以得出现场安全等级,再对现场各类安全隐患继续评估,得出各安全隐患的安全等级,如果现场安全等級较低,则不能进行施工,必须先进行治理;如果现场安全等级较高,则可以进行施工,但要对某等级较高的安全隐患进行防护管理;如果某安全隐患等级较高,则必须采用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手段;如果某安全隐患等级较低,则可以采用统一性安全防护手段。

3.1.3 安全隐患预防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降低各安全隐患爆发的概率,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安全隐患预防工作,即安全设施安装、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等。①安全设施安装:结合安全等级评估结果与安全隐患分析结果,对安全隐患所在地安装相应的安全措施即可;②人员安全意识培养:因为很多安全措施的功效必须建立在人员安全意识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所以要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培养建议采用先进的“VR”技术来开展,借助该项技术可使人员在虚拟环境中切身体会安全隐患的重大威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3.2 注意事项

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两大事项,即阶段性管理模式应用、强制性管理措施应用。

3.2.1 阶段性管理模式应用

因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受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安全隐患,直接依照施工前的安全管理模式,无法对新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防护,所以建议工程企业采用阶段性管理模式来执行安全管理。阶段性管理模式是指将工程分为多个阶段,以每个阶段的起始节点作为分划界限,在触及每个节点的起始点时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安全等级评估、安全隐患预防,可以保障安全管理的针对性,起到预防新出现安全隐患的作用。

3.2.2 强制性管理措施应用

考虑到人工安全意识问题,虽然通过培养可以对此进行提升,但人始终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依旧可能出现危险自身安全的行为,在这一点上就需要采用强制性管理措施来防止此类现象。强制性管理措施种类繁多,但基本架构为:首先在现场入口设立监督岗位,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完整的安全护具才能进入现场,其次如果因施工需求,需要进入危险环境时,必须以小组形式来进行施工。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阐述了项目管理三个部分的管理方式及注意事项。结合分析内容可见,土木工程始终存在安全威胁,可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同时管理必须实现全覆盖,不能出现漏洞。

参考文献:

[1]傅涛.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

[2]韩丽伟.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

[3]陆建平.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4]邱金兰.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

作者简介:谢芳(199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