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站位选择的研究

2019-12-04尹成杨晓飞

价值工程 2019年32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尹成 杨晓飞

Research on Station Selection of the Urban Transit Line 1 in Lianyungang

YIN Cheng  YANG Xiao-fei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站位选择属于线路规划部分,主要任务是确定线路车站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站间距的确认。站位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沿线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客流情况及地质地貌等特征。站位选择虽然不会非常明确车站的具体位置和建筑形式,但为将来车站具体位置及建筑形式的确定起到了确定范围的作用。

Abstract: Selecting the location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belongs to the part of line planning. The main task i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line stations and to confirm station spacing. Selection of station locations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assenger flow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along rail transit. Although the selection of station locations will not be very clear about the specific locations and building forms of the stations, it will play a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 specific locations and building forms of the stations in the future.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位选择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station;selection of station lo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2-0039-02

0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交通拥堵已经很常见。从世界各个城市的解决办法来看,发展公共交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其中轨道交通以其运力大、速度快、安全性高和舒适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各大城市的青睐。

连云港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连云港市2030年远期预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日均出行总量将达到855万人次。连云港将原有海州区和新浦区合并为海州区,作为主城区人口最多,交通压力巨大,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是连云区,人口相对稠密,连云区北部就是连云港港口,而新设立的赣榆区位于连云港主城区西北25公里处,三个区相对独立,相互之间距离很大,中间有大片空地和几处工业区,所以三个区之间以及与工业区之间有着巨大的出行需求,但缺乏大运量且快速的运输形式,因而建设轨道交通势在必行。

2018年8月,连云港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规划》根据连云港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连云港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建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优质、畅达、绿色和智能公交系统,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促进城市功能有机组织,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地位,畅行港城、畅享公交。

根据《规划》,连云港将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轻轨)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轨道交通1号线基本确定为连接海州主城区与连云区的交通干线,本文将从1号线车站站位选择进行探讨。

1  轨道交通站位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城市轨道交通站位的选择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线网规划

站位选择首先受到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的利用性质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倉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这八类。不同的土地性质也决定了这块土地上的人口流动规律。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体现出了极强的早晚高峰现象,并且居住用地人流量即使在非早晚高峰期也依然稳定并且巨大。商业用地客流表现较为稳定,但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会迎来客流高峰。一号线是连接海州主城区与连云区直至港口的交通主干,会经过繁华的商业区、密集的住宅区以及空旷的工业区。对于成熟的主城区,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和线网要求,对于工业区和空旷区,站位选择将吸引人流,能够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促成新的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改变城市格局。

1.2 站位选择要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最大化吸引乘客

乘客乘坐公共交通最看重的就是方便性,方便性包括去车站的方便性、车辆开行频率、换乘的方便性、目的地的直达性等,站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的就是去车站的方便性。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总行程时间包括从家里到车站时间,出发站候车时间,乘车时间以及下车站到目的地的时间这四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候车时间取决于其开行密度,其间隔一般为3-6分钟,候车时间不会太长。第三部分乘车时间主要受到站距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站距减小,运行速度慢,运行时间会增大,站距增大,运行的速度也越快,运行时间越短,但是不能一味增加站距,这样又会失去乘车的方便性,所以站距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运行时间,一方面要考虑乘坐的方便性和吸引客流的能力。同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间也受站距和站位的影响。目前乘客出发去车站的出行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或电动车、坐公交车、打的等。而主要出行方式依然以步行或骑车为主,所以车站离乘客的起点不能太远,如果步行超过15分钟以上,可能乘客便不会选择轨道交通,所以合理的站距才能既方便乘客乘车,吸引客流,同时能有效减少乘客的旅行时间。

1.3 站位选择要充分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与重要公共场所对接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服务于城市主要客运交通走廊,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在短期内快速疏散客流,因此必须与城市铁路枢纽、长途汽车客运站等建立无缝换乘。此外,站位选择要考虑与一些重要的公交站点和大型商业广场和公共设施的衔接。这些地方往往都会聚集着大量的人流,而且客流非常的稳定。甚至可以考虑将轨道交通的一些入口直接设置在一些公共场所内,以此达到乘客不用出大樓就能坐上轨道交通。

1.4 站位选择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和建设成本

轨道交通作为运量大速度快的一种交通方式,其本身对线路技术条件和施工技术要求都比较严格,特别是对曲线半径的要求比较高,有些老城区,虽然人口稠密,出行需求很旺盛,但是道路狭窄,周围建筑物陈旧,没有条件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更没有足够的地方建设站点。即使考虑架空建设线路和站点,也会导致周围建筑物处于轨道交通建筑红线内,最终结果是大规模的拆迁,原本建设一座车站的费用就远大于区间线路,再加上城市高昂的拆迁成本,进而建设成本会大大增加。

从以上几个选择站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看,轨道交通站位的选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客流是最重要的一个,客流的集散特征、动态变化对轨道交通站位选择都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高峰小时客流量是站位选择的基本依据。

2  连云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站位选择

根据以上原则和影响因素,本文将连云港轨道交通1号线预设置车站32座。起始站考虑到车站的定位以及车辆段的设置,必须有足够大的平面空间进行布置,并且要求起始站位于连云港火车站以西,故起始站站位选择于临洪西路与人民路路口西北角,命名临洪西路站。第二站为1.5公里外的连云港站,站位选择可至于连云港站东侧,靠近汽车总站方向,为连云港站东。由于连云港汽车总站离连云港站较近,故不设车站。第三站,沈圩站。沈圩桥南侧有大型农贸市场和人才市场,北侧有地下桥穿过陇海线,此处车站能够顾及陇海线铁路南北两侧客流。第四站为第一人民医院站,并且医院旁有民主路文化街,此处客流量大而且稳定。第五站为龙海步行街站,虽然此站离上一站比较近,但步行街周围人流量巨大。同样第六站市民广场站,此站距离上一站不远,但此站紧邻商业中心苏宁广场,并且可以与海连中路上的BRT进行换乘。第七站苏欣快客站,与长途汽车站无缝衔接,吸引长途旅行乘客市内周转客流。第八站开始沿朝阳路往东布线。第八站为东盛名都广场站,此站靠近法院、检察院,北面是以家得福超市为主的购物中心,南面过一个红绿灯是利群时代商业中心以及连云港市苍梧小学、中学,并且此处小区密集,常驻人口众多,周围商业设施齐全。第九站为市政府站,此站紧邻连云港市政府、歌舞剧院、美术馆、安监、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房管局等一系列机关事业单位,可谓连云港的行政中心。第十站开始沿花果山大道往北布线,第十站为科创城站,此站不仅毗邻市科技创业城,而且紧靠海通公交公司和长深高速苍梧出口。第十一站为星海湖公园站,此站靠近星海湖和恒大名都,并且直通凌洲路上的万达广场。第十二站,市消防支队站,此站东侧为消防支队,西侧为几个人口密集的小区和连云港实验学校。第十三站为中等专业学校站,本站西面是中等专业学校,再往西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海院区。第十四站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站,本站西北角为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西南角为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东北角为第七一六研究所,并且沿圣湖路往东便是花果山风景区入口。第十五站,市体育馆站。本站西北角为市体育馆,西南角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东北角为花果山酒店,西南角为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且周围还有其他几所高校。第十六站,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站。此站不仅靠近高校,而且是花果山大道与港城大道交汇处,此处可以换乘快速公交BRT。第十七站,猴嘴站。此站靠近猴嘴街道办和连云港台北医院,周围是猴嘴街道的主要居住区。第十八站,昌圩湖花园站,此站位于花果山大道与昌圩湖路交叉口处。第十九站,东方大道站,周围有绿地璀璨天城、同科汇丰小镇、金辉优步花园等小区,并且是花果山大道与东方大道两条主干道交汇处。第二十站,工业展览中心站。第二十一站,开发区管委会站。此站选在花果山大道与黄海大道交汇处。第二十二站,盐池西路站,此站靠近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第二十三站,大港路站。第二十四站,金海大道西延段。第二十五站,金海大道与汇海路交叉口。第二十六站,金海大道与新光路路口。第二十七站,保利海上五月花西。第二十八站,连云区人民法院,此站位于金海路与西墅路交叉口西北角,海滨大道与西墅路交叉口西南。第二十九站,北固山庄站,此站周围小区众多。第三十站,国展中心。车站位置选择在国展中心南门国展路上。此站周围还有在海一方公园,周围商业设施发达,属于连云区商业中心。第三十一站,国际客运站,车站站位选择在海滨大道与陈陶路交叉口东南角,周围小区密集。第三十二站,墟沟站,即轨道交通一号线终点站,可换乘市郊铁路。

3  结语

以上站位在充分考虑客流及城市中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选择,希望对于连云港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位选择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出。

参考文献:

[1]杨丽媛.城市地铁站点选址方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10.

[2]任杨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地铁10号线武侯祠站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7,10,1.

[3]王周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与思考——以连云港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J].设计咨询,2019,05.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19LKT2090)。

作者简介:尹成(1989-),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车站一角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
车站联锁仿真系统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