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19-12-04张文彬

考试周刊 2019年81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在福建新高考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特点,并以高考为引领,做好基础知识巩固、课堂教法增效、实验方式优化等工作,是高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福建省自2018年起启动高等院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在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在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并逐步形成分类考试与综合评价并重,兼顾多元录取的新型考试招生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不但要打好学科基础,也要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实现思维的突破,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这些则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从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方面给予配合。

一、 基础知识是出发点

从知识构建的视角分析,知识的生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延续的状态,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此状态中的表现,不必急于使学生了解所有的知识生成结果,若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或者知识点相对复杂,则需要给其提供反复论证和不断推敲的机会。特别是教师要在教学时充分尊重知识生成的一般规律以及新高考制度的模式特征,利用更加合理的策略对基础知识进行讲授。比如当进行高考化学首轮复习时,要格外关注基础知识内容,与学生一道梳理知识网络,通过表格、图形等形式,让学生产生一目了然的观感,像在复习碱金属特点知识时,即可以要求学生全面思考锂、钠、钾、铷、铯等元素的符号、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明确它们与水反应程度越来越强烈、除钾以外单质密度逐渐增加等特点。通过这种对基础知识的充分关注的做法,引导学生牢固把握高考所需的必要知识点,这是新高考制度下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 课堂增效是突破口

在基础把握前提下,高中化学教师还需要全面关注课堂成效,突出减负高质的教学特色,也就是在新高考制度之下,教师应当随时思考这样的问题:化学学科是否重要,又该如何体现出这种重要性?答案是化学学科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又不能独立存在于其他学科之外,要注意各学科的定位特点,并以语、数、外为核心,做出关于如何构建减负高质课堂的思考。据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避免过多占用课外时间巩固课内内容。有些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独立完成少量的作业,便不用再额外进行练习,同样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另外我们注意到:在新高考制度之下,化学高考势必会有所改革,特别是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表现,因此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研究型学习指导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实验中,使自我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在教学Cu和浓H2SO4反应的实验时,便可以首先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任务的定义是研究型学习,即要求各小组分别设计较具可行性的实验探究计划,可如下图所示:

要求学生在实验时,选择细铜丝、CCl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浓H2SO4、NaOH溶液等药品,把铜丝卷为螺旋状,其中一头浸入到浓H2SO4溶液里,另一头露出于液面之外,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形式,展开更为高效的相互分工合作式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如实记录。例如组内可记录到:若是在加热之前,液体不会出现任何现象变化,而保持持续加热,则液体之内的铜丝变黑,液体有气泡出现,继而有黑色细小颗粒由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溶液。学生会自然产生疑问: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另外还有学生会发现:实验时把溶液里面的黑色细小颗粒物质利用稀硫酸与蒸馏水水洗的办法处理完毕,再干燥后置于氧气流中加热,待其冷却后可发现最后的重量降低了……这样的结果被学生观察并记录到,同时可伴随相关的问题:上图之中,A试管上方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在加热时A试管里面产生了很多白色烟雾,并最初伴有淡黄色固体析出,当加热持续一段时间后,淡黄色物质消失不见,整个过程如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考虑到课堂增效的必要性,实验教学应当避免向课外延伸,而尽可能在课内即全部完成,因此需要教师将课堂的有限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达到高质与减负的要求,以便适应新高考制度对于高中生各学科的均衡要求。

三、 以针对实验提高适应能力

新高考制度强调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应当据此增加实验的分量,且针对实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与考试的适应能力。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其学习化学的初始动机也往往与情感兴趣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高中化学教学在使学生关注实验、从实验中提取适应能力的养成方法时,同样应当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和应用,力争使短暂的兴趣能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举例来讲,当接触到化学电源类探究活动时,会涉及氢氧燃料电池制作方法内容,有个别教师会片面地认为氢氧燃料不易于讲解,而且实验准备工作比较烦琐,因此会采取直接在黑板上讲解实验的方式进行处理,且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多做一些练习题。实际上并不然,学生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比较期盼这个实验的,同时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也有相当多的疑问,如燃料电池所做的是燃烧反应吗?氢气同氧气在不点燃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反应吗?该装置会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并伴有电能释放吗?如果能够把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极大地提升化学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思维和能力,充分感受到氢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同氧气进行反应时,未必一定要通过点燃的渠道。同时,学生也将意识到:燃料电池属于一种特殊的原电池,如同锌铜原电池里面锌腐蚀速率加快那样,能够提升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能向电能转化,而不是像燃烧时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这样的实验认知形式,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对于能量转换的认知范围。

四、 以学科交流锻炼灵活思维

新高考制度对于学科交流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应当顺应新高考制度的要求,关注学科渗透和学科交流,让学生的灵活思维得到锻炼。传统观念下,学生总是将心思集中于某一门功课范围之内,致使科目间的成绩出现明显差异,而在新高考制度之下,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变得无比紧密,每一门学科的独特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将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及应试表现。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渗透学科交流理念,以便锻炼大家的灵活思维,使学生将化学置于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关联视域之内。举例来讲,当接触到选修部分的晶胞结构内容时,便可以同数学学科之中的立体几何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机会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内容,并在遇到新式问题时不至于慌了手脚。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要求,从基础知识提供、课堂增效方法以及实验教学优化几个角度,帮助学生迎战人生中重要的竞争——高考。

参考文献:

[1]李素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9).

[2]张伟,王金海.导课艺术案例分析——谈高中化学课导入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9):25-27.

[3]徐渊彬.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考一轮复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9):49-50.

[4]杜淑贤.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氨”的教学设计为例[J].化學教学,2018(9).

作者简介:

张文彬,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