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铜书,自成一派
2019-12-04肖旸
肖旸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样器物作为砚的替代品,盛行了百余年,但现在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书画界的大师,都识者甚少。这种器物,就是“铜墨盒”。
铜墨盒——盛装墨汁之器。砚台磨出的墨汁,风吹后容易干,而用铜墨盒来储存墨汁则能保湿且不易挥发,既可随时使用,又方便携带,以备书写之需。清代没有现成的瓶装墨汁供应于市,因此铜墨盒深受文人喜爱。
今天,我们要采访的就是擅于在铜墨盒上錾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氏刻铜”代表性传承人杜平老师。
“一画一笔犹胜书法,一刀一刻入铜三分。”这,说的就是铜墨盒上的錾刻艺术。
刻铜所涉及的题材包括绘画、书法等种种,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体,汇诗、书、画、印成一器。工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深则入木三分,浅则痕如发丝。过去,刻铜技艺使用领域广泛,包括手炉、烟具、鎮纸、印规等,但这些物品从未像铜墨盒那样,精雕细刻,千姿百态。
史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记载:京城专业制作墨盒的,首推万礼斋;而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光绪顺天府志》中说,陈寅生能在铜墨盒盖上刻芝麻粒大小的楷书;在二三寸见方的盒盖上,能刻一篇《兰亭序》。
杜氏刻铜,始创于杜星景先生。晚清时期,杜星景在北京学习刻铜技艺,正是师从刻铜大师陈寅生先生。
如今,杜氏刻铜工艺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在阜阳孕育、繁衍起来的艺术瑰宝,它在皖北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成为安徽最为精湛、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技艺之一。
杜平老师,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杜鸿年为中国著名版画家。自幼受到父亲熏陶的他,酷爱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在父亲的传授之下,杜平老师继承和发扬了刻铜这项渐次消匿的古老工艺。
一件出色的刻铜作品要经历画作草稿、雕刻、打磨、烤色、装框等工序。在铜面上以中、切、挑、铲等技法,刻出阴阳、虚实、飞白等效果,借以再现原作神韵。在纸上写字、画画,有修改或重来的余地,但在铜上雕刻,毫厘之差,都有可能浪费一件完好的铜器。
在铜板上作画题字,线条流畅;在铜板上描绘山水,如临其境。杜氏刻铜能够将刀变为笔,用阴文刻、阳文刻及双钩浅刻等造型手法,使山水人物、花鸟虫草、篆隶草楷等跃然于铜板之上,无异于鬼斧神工。
手工刻铜对从事者有极高的艺术修养要求,需要诗、书、画、刻等多个艺术领域的积累。杜平老师平日里的一大爱好就是作画,以水墨画为主,他的画描绘了壮阔的山河美景。
说起创作的素材,杜平老师告诉我们:他常常拿着手机,走到哪拍到哪,将所到之处、所见之物统统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素材保存。
一张小方桌,一个小木凳,一把小锤子,两把小刻刀,就是杜平老师刻铜的所有工具。他在这里敲敲打打,沉浸在刻铜的艺术世界中……
杜平老师重视作品的社会效益,常努力创作一些商业价值不高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他有着多年的军旅生涯和浓浓的军人情结,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特意创作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作品,来缅怀和铭记伟大的长征精神。2015年,杜平老师又耗时5个月,创作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型刻铜作品《民族魂》。
经过多年艰辛探索实践,杜平老师的刻铜作品打破传统局限,跳出文房用品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以刻铜语言为主的绘画形式。他的多件刻铜作品被日本、韩国、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收藏。
刻刀在手中游刃有余,錾刻出一条弥漫着金石味的工艺之路。对杜平老师而言,每一次敲打都是一次创作,都能带来一丝新的指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杜平老师一直致力于刻铜艺术的传播和传承。作为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杜平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刻铜艺术;在他的工作室,也常常能够看到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观摩和实习的身影。如今,杜平老师的弟子中,已经有两人被评为市级民间工艺大师。
他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专长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杜氏刻铜”这项流传百年的民间技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